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在實施正統多元論學派政策的國家中,最為典型的國家是 ( A )P43
A.德國 B.英國
C.日本 D.美國
2.在20世紀上半葉出現的標志著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從社會保險制度向綜合性社會保障制度轉變的法律是( B )P69
A.《產業復興法》 B.《社會保障法》
C.《瓦格納法》 D.《企業主和工人法》
3.世界產業工會誕生于( A )P67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瑞士
4.管理者充分考慮雇員福利,實施各種計劃以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培養員工對企業的獻身精神,這種管理模式是(D )P99
A.寬容型 B.權威型
C.自主型 D.合作型
5.關注組織的政治運作,假定企業的利潤通過最小成本榨取工人的最大產出獲得,此理論是( C )P93
A.權變理論 B.新古典經濟理論
C.勞動過程理論 D.利益相關理論
6.由雇員民主選舉一定數量的員工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代表員工參與決策、監督的制度是( C )P114
A.共同磋商 B.質量圈
C.工人董事 D.工作理事會
7.通過集體談判方式,代表雇員維護其在工作場所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的組織是( B )P129
A.監事會 B.工會
C.職工代表大會 D.董事會
8.我國《工會法》規定,可設專職工會主席的企事業單位,其工會職工人數應達到( D )P152
A.50人 B.100人
C.150人 D.200人
9.我國《勞動法》規定,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支付其工資報酬應不低于原工資的( B )P189
A.100% B.150%
C.200% D.300%
10.一家電子廠有20名工程師,平均日工資為80元/人。由于經常趕貨,該廠總是讓工程師們在休息日上班,從來就不補休。半年來,這種情況累計每人平均10天。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該電子廠應補發工程師們這半年來的工資至少為( B )P189
A.16000元 B.32000元
C.48000元 D.96000元
11.1900年首先制定獨立的《勞動合同法》的國家是( D )P213
A.意大利 B.德國
C.法國 D.比利時
l2.根據我國《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無效勞動合同的確認機構是( A )P226
A.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 B.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勞動保障部門
C.人民法院或檢察院 D.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檢察院
13.在協商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控制協商的過程并使其逐漸靠近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同時又能夠有效協調內部成員之間的分工以形成默契配合。這種協商技巧的原則是( D )P281
A.雙贏原則 B.4P原則
C.3P原則 D.2C原則
l4.在我國,針對解除參加工會和從事工會工作的人員的勞動關系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其處罰方式可以是: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并責令給予賠償,其賠償標準為本人年收入的( A )P155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l5.不要求工人加入工會,成為工會會員,但必須向工會支付一定的費用,其金額相當于會員的會費,以作為對工會服務的回報。實施這樣的工會保障制度的企業是( C )P363
A.封閉式企業 B.工會制企業
C.代理制企業 D.開放式企業
16.某企業工會主席因車禍去世,工會新選舉了小王當工會主席。小王根據職工的反映,看了一年前與公司簽訂的為期兩年的集體勞動合同,覺得有很多條款不合理,本著為職工服務的精神,小王要求公司重新簽署職工更愿意接受的勞動合同。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小王提出重新簽署集體勞動合同的要求應在( C )P372
A.合同期滿前一年 B.合同期滿前半年
C.合同期滿前三個月內 D.合同期滿后一月內
17.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處理的基本格局和制度是( C )P375
A.集體談判制度 B.勞動爭議調解
C.三方協商機制 D.勞動爭議仲裁
18.在我國,企業內部設立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 D )P418
A.當地社區的所有勞動爭議 B.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的勞動爭議
C.2—3個企業的勞動爭議 D.本企業的勞動爭議
19.在我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接到調解申請后,應當征詢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對方當事
人不愿調解的,應做好記錄,以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通知的時間應在( A )P421
A.3日之內 B.5日之內
C.7日之內 D.10日之內
20.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勞動關系發展中,對其絕對有利的一方是( B )P458
A.勞動者 B.資方
C.政府 D.工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正統多元論學派對勞動關系理論主要研究了( ACD )P42
A.勞動法律 B.市場力量
C.工會 D.集體談判制度
E.企業對員工的管理策略
2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國企業與勞動者將逐漸形成一種新型的勞動關系,主要體現為( ABCD )P83
A.主體明晰 B.地位對等
C.平等競爭 D.利益多元
E.統包統配
23.以下屬于雇員參與和參加管理的主要形式有( ABCDE )P110-116
A.質量圈 B.員工持股計劃
C.共同磋商 D.工人董事
E.工作理事會
24.工會的民主職能具體體現在( ABCDE )P137
A.當管理方違反集體協議確立的就業條件或濫用職權時,工會可以為會員提供準法律代表
B.工會代表雇員與雇主進行集體談判
C.工會有助于確保雇員在工作過程中獲得自由
D.工會組織的職權指向是自下而上
E.工會作為一個民主機構,有自己的章程、代表大會及領導選舉制度,從而保證雇員享有各種民主權利
25.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下列各項不作為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的有( ABC )P182
A.加班加點工資
B.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C.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勞動保險、福利待遇
D.獎金
E.銷售提成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6.勞動 P6
27.勞資合作 P117
28.雇主組織 P89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簡要回答斯坎隆計劃、拉克計劃與集體收益分享計劃的共同特征。 P120
30.簡要回答工會的職能分類。 P140
31.簡要回答政府在勞動關系中的5P角色。 P166-167
32.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簡要回答勞動合同約定條款的主要內容。 P231-234
33.簡要回答集體協議訂立的原則。P369
五、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4.試述我國法律對誠信談判責任的規定。P298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35.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李某與某印刷廠于2000年9月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約定李某從事排字工作。2001年6月,該廠領導因李某排字差錯率高,多次與李某協商調換工作,李某表示不同意。不久,該廠改為電腦打字,考慮到李某不適宜從事此項工作,廠領導多次與李某協商將其調至裝訂車間工作,均被李某拒絕。廠領導無奈,經研究決定,書面通知李某于2001年8月31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李某不服,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1)該印刷廠可以與李某解除勞動合同嗎?為什么?
(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如何裁決本案?
36.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蘇某是某企業的勞動合同制工人,從事送貨工作。由于長期以來在外面送貨常常誤餐,蘇某便要求企業給予一定的誤餐補助。用人單位認為蘇某的要求屬無理要求,以“不服從分配,不勝任工作”為由,于1996年8月要求他在3個月內調離企業,并從1996年9月開始停發了蘇某的工資。蘇某不服用人單位的處理決定,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撤銷用人單位的處理決定,并補發其工資。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此案后,在法定期限內將應訴通知書交給了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拒絕進行答辯,答辯期之后沒有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1996年10月開庭審理此案,并向爭議當事人雙方發出了出庭通知書。用人單位在開庭半個小時后到達,并在庭審期間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
(1)勞動仲裁委員會可對此案做出裁決嗎?其法律依據是什么?判決結果是什么?
(2)從勞動爭議的角度看,該案例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