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國家中,勞動關系理論模式最為典型的是 ( A )P39
A.美國 B.加拿大
C.愛爾蘭 D.英國
2.在西方近現代社會中,被稱為“工業心理學之父”的學者是 ( C )P69
A.約翰·莫爾斯 B.弗雷德里·泰勒
C.雨果·芒斯特博格 D.埃爾頓·梅奧
3.世界上第一部工會法產生于 ( B )P67
A.法國 B.英國
C.美國 D.瑞士
4.雇主協會的主要工作是 ( A )P89
A.與工會協商勞資關系 B.負責勞工政策
C.參與勞動立法 D.參與行政管理與仲裁
5.主要關注管理過程的技術方面,為解釋企業職權結構以及雇主的勞動關系政策與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的雇主角色理論是 ( D )P93
A.新古典經濟理論 B.勞動過程理論
C.決策過程理論 D.權變管理理論
6.斯坎隆計劃支持者認為該計劃最突出的特征是 ( C )P123
A.組織目標化 B.員工目標化
C.有效的員工參與 D.有效的組織參與
7.由工人組成的旨在維護并改善其工作條件的連續性組織是 ( B )P129
A.監事會 B.工會
C.職工代表大會 D.董事會
8.按2001年修訂后的《工會法》的要求,企業每年應撥付給工會的會費金額是 ( D )P157
A.企業銷售總額的2% B.企業總利潤的2%
C.高管人員工資總額的2% D.職工工資總額的2%
9.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從事生產或工作稱為 ( A )P188
A.加班 B.超負荷工作
C.加點 D.彈性工作
10.某私營企業,有100名員工,平均日工資為40元/人,在勞動節期間要求員工加班,而且按每天工資的100%支付工資報酬,員工們不服,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本案中,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私營業主應向員工支付勞動節期間加班的工資報酬至少為 ( D )P189
A.9600元 B.19200元
C.24000元 D.36000元
1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確認和形成勞動關系的基本制度是 ( B )P207
A.勞動立法 B.勞動合同制度
C.集體協商談判 D.集體協議制度
12.以下不能即行終止勞動合同的是 ( D )P242
A.勞動合同期限屆滿 B.用人單位依法破產
C.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條件 D.勞動者因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13.“野貓罷工”又稱 ( C )P301
A.工會罷工 B.示威罷工
C.非工會罷工 D.巡回罷工
14.某食品廠以企業利潤減少為由,拒絕與工會進行“集體協商”,該廠這一做法違背的法律條款出自 ( A )P290
A.《工會法》 B.《勞動法》
C.《合同法》 D.《集體合同法》
15.雇主優先雇傭工會會員,若無工會會員則可招用非工會會員,但要求他們必須在規定時間里成為工會會員,實施這種工會保障制度的企業是 ( B )P363
A.封閉式企業 B.工會制企業
C.代理制企業 D.開放式企業
16.某私營企業沒有工會組織,在簽訂集體合同時,廠方應該 ( A )P339
A.與職工民主推舉的代表簽訂 B.與高層管理干部簽訂
C.與技術骨干簽訂 D.與監事會簽訂
17.三方協商機制的具體形式是 ( C )P376
A.各種類型的談判、協商或研討
B.各種類型的談判、調解或信息交流
C.各種類型的談判、協商或信息交流
D.各種類型的研討、協商或信息交流
18.在勞動爭議雙方自我協商失敗的情況下,由第三者或中間人介入,互遞信息,傳達意思,促成和解的方法是 ( B )P416
A.協商 B.斡旋
C.仲裁 D.審判
19.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我國的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 ( D )P427
A.30天 B.40天
C.50天 D.60天
20.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歐洲被稱為“社會合作伙伴”的是 ( D )P460
A.政府與勞動者 B.政府與工會
C.工會與勞動者 D.工會與資方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下列實施“協約自治模式”的代表性國家有 ( ABD )P57
A.德國 B.意大利
C.英國 D.法國
E.美國
2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勞動關系形成的合同化表現為 ( AD )P83
A.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勞動關系的建立以勞動合同的方式來實現
B.政府與勞動者簽訂集體合同
C.政府與用人單位以合同方式規范利益
D.由工會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勞動關系的一些標準或其他事項簽訂集體合同
E.國家與用人單位簽訂的集體合同
23.關于決策過程理論,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 ABC )P95
A.假定管理方是理性人
B.認為管理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管理人員爭權奪勢的博弈過程
C.認為管理方的理性行為具有很大局限性
D.關注企業生產投入的成本
E.強調組織內部的職權結構
24.工會的社會民主職能主要體現在 ( ABC )P139
A.社會工會
B.工會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C.工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D.工會積極參與宏觀經濟調控
E.工會積極參與市場監管活動
25.確定最低工資應考慮的因素有 ( ABCDE )P183
A.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B.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C.勞動生產率
D.就業狀況
E.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6.勞動關系主體 P8
27.質量圈 P111
28.職業工會 P130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簡要回答雇主組織從事的主要活動及作用。P90-91
30.簡要回答工會組織結構的概念。P146
31.簡要回答我國勞動立法的主要表現形式。P175-176
32.簡要回答勞動合同履行的條件。P223
33.簡要回答確定集體協議范圍的規則。P347-348
五、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4.結合我國相關法律和《集體合同規定》,分析說明集體協商的程序和要求。P280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35.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2005年,職工葉某原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并與企業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2006年的一天,葉某以收入偏低為由,口頭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企業未予答復。過了10天,葉某就被一家合資企業招用,又與該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葉某走后,原企業生產受到影響,要求葉某回廠上班。同時,與葉某所在的合資企業聯系,希望讓葉某回廠,但合資企業以已簽訂勞動合同為由,不予放人。
(1)葉某與原企業的勞動合同是否已經解除?說明理由。(5分)
(2)合資企業在本案中是否應承擔責任?(3分)
36.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劉某系某市汽運公司司機。自1994年8月起,經常以請病假為由不上班,在社會上開出租車。1995年2月12日,公司要求劉某提供醫院開具的病假證明,劉某交不出來,且又無故曠工26天。1995年3月15日公司以劉某無正當理由經常曠工已超過15天為由將其除名,除名通知書于3月17日正式送達劉某。劉某接到除名通知書后,向公司領導提出自己能夠出具證明自己確實有病的假條,并承認錯誤,要求公司撤銷除名決定,但同時又不按時上班。后遭公司拒絕后,劉某又多次找上級有關部門和他人從中協調,均無結果。1995年6月26日劉某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
(1)勞動仲裁委員會會受理此案嗎?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的依據是什么?(5分)
(2)從勞動爭議處理的角度來看,本案例有何啟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