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自學考試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史料記載,早在我國春秋之初就對人的心理衛生問題有所論述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 )
A.管仲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2.中國古代心理衛生思想的理論基礎是( )
A.形神一體論 B.養心之道
C.健身之術 D.整體恒動論
3.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沖動、欲望或趨向同時出現時產生的矛盾心理狀態是( )
A.心理沖突 B.挫折
C.心理防御機制 D.心理應激
4.心理健康的人對自我較為滿意,經常保持積極的心態,這是( )
A.認知能力發展正常 B.意志健康
C.人際關系和諧 D.情緒健康
5.學校心理輔導要指導和幫助學生對其自己的認識比較接近現實,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即具有正確的( )
A.自我調控 B.自我安慰
C.自我觀念 D.自我適應
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學校輔導人員的特殊職業道德要求的是( )
A.全心全意為中小學生及來訪者服務 B.尊重中小學生及來訪者
C.健全的人格 D.保持適當的人際距離
7.輔導人員對來訪者所表達的內容再向其作全部或部分的復述,這是( )
A.摘要 B.重復
C.詢問 D.重讀
8.在對一個早戀的同學做輔導時,輔導人員談到了自己在上中學時的類似經歷,這種做法屬于( )
A.影響性摘要 B.解釋
C.自我開放 D.指導
9.調查方法中最親切、最深入的方式,適合于收集與人有關的態度、意見、觀點、事實等方面資料的方法是( )
A.觀察法 B.談話法
C.問卷法 D.測驗法
lO.學績測驗屬于( )
A.能力測驗 B.人格測驗
C.教育測驗 D.職業測驗
11.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是( )
A.威氏兒童智力量表 B.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C.比納智力測驗 D.威氏成人智力量表
12.早期行為主義者認為存在于人的行為學習中唯一的決定因素是( )
A.欲望驅力作用 B.動機作用
C.情感作用 D.強化作用
l3.個人中心法認為( )
A.輔導關系勝于輔導技巧 B.輔導技巧勝于輔導關系
C.二者同等重要 D.二者均不重要
14.上課時有的學生總愛做點怪異的動作以引起老師的注意,老師故意對此不予理睬,其做法是( )
A.負強化 B.正強化
C.懲罰 D.冷處理
l5.初中生注意持續的時間一般保持在( )
A.20分鐘左右 B.40分鐘左右
C.50分鐘左右 D.60分鐘左右
l6.以感知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表象為主要內容的記憶方法是( )
A.歌訣記憶法 B.形象記憶法
C.聯想記憶法 D.情感記憶法
17.小學生中座位臨近、回家同路的同學開始建立起伙伴關系,這一特點表現在小學生群體形成的( )
A.獨立期 B.水平分化期
C.垂直分化期 D.部分集團形成期
18.有些人情緒高度不穩定,極易產生興奮和沖動,辦事處世魯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順便大打出手,不計后果,這屬于( )
A.癔癥型人格障礙 B.攻擊型人格障礙
C.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D.強迫型人格障礙
19.性沖動的輔導要點之一是( )
A.由心理醫師做精神分析 B.創設兩性交往的環境
C.服用一定的激素藥物 D.培養對異性美的欣賞能力
20.下列精神疾患中屬于精神病的是( )
A.神經癥 B.人格障礙
C.精神分裂癥 D.精神發育遲滯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就封閉型問卷來說,一般可以分為( )
A.是否式 B.選擇式
C.排列式 D.填充式
E.尺度式
22.下列屬于社會性獎勵的是( )
A.代幣 B.微笑
C.擁抱 D.音樂
E.自由時間
23.小學生觀察力發展的特點表現為( )
A.觀察的目的性較差 B.觀察缺乏精確性
C.觀察缺乏順序性 D.觀察缺乏深刻性
E.觀察的自覺性增強
24.初中生自我意識增強的主要表現有( )
A.開始對人的內部世界、心理品質產生興趣
B.開始要求了解別人和自己的個性特點
C.開始把自己當成“成年人”
D.開始獨立地選擇學習的榜樣
E.開始能自覺地評價自己
25.交往的原則包括( )
A.平等原則 B.尊重原則
C.真誠原則 D.互助互利原則
E.信用原則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在西方,心理衛生思想可以從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找到。希波克拉底提出的“_________學說”對后世影響頗大。
27.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_________都臻于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
28.觀察者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目的,自然加入到被觀察者群體中進行的觀察是_________觀察。
29.兩難問題法在教育內容方面,適用于中小學生的個性塑造和_________。
30.適應性認知問題的具體表現有:過分概括化、_________和極端化。
31.由于過去的思維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它往往使人用比較固定的方式去認識或做出反應,這被稱為_________。
32.一些學生總感覺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別人,什么都比別人差,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這是不良個性心理問題中_________的表現。
33.中學階段友誼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親密性和矛盾性。
34.青春期以生理的迅速發育和_________為特征。
35.強迫癥的原因很復雜,一般地說與患者的強迫_________和一些社會因素有關。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6.應激
37.小組輔導
38.職業心理測驗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9.簡述適應性輔導的特點。
40.簡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
41.簡述角色互換的含義、適用對象。
42.簡述增強學習信心的常用方法。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7分)
43.(本題l2分)試論述在心理輔導的鞏固與結束階段應完成的基本任務。
44.(本題15分)試結合中小學生的實例論述抑郁的表現及調適方法。
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試題答案
(課程代碼:0046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A 2.D 3.A 4.D 5.C 6.C 7.B 8.C 9.B 10.C
11.C 12.D 13.A 14.D 15.B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BCDE 22.BC 23.ABCD 24.ABCDE 25.ABCDE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體液 27.社會適應 28.完全參與 29.品德形成 30.絕對化要求 31.思維定勢 32.自卑 33.穩定性 34.心理的急劇變化 35.人格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6.應激是由應激源引起的,伴有軀體機能和心理活動改變的一種身心緊張狀態。適度的應激對人有益,過強過久的應激會影響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造成疾病。
37.小組輔導又稱為團體輔導,是輔導人員面對一組學生所展開的輔導活動。輔導人員所提供的幫助、指導是針對小組成員的共性問題或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的。小組成員人數在四五人至十一二人,一個小組通常活動多次。
38.職業心理測驗是對學生將要從事職業的興趣、能力、個性、職業活動成功的心理素質等進行的測定和評判。它能幫助中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地進行職業定向,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可以幫助輔導員正確指導學生的職業選擇。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9.(1)輔導對象是身心發展正常,但帶有一定的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
(2)著重處理的問題是學生的正常需要和其現實狀況之間的矛盾沖突。
(3)強調教育的原則,重視輔導對象理性的作用。
(4)側重于學習指導、交往指導、生活指導、升學就業指導等方面。
(5)伴隨學生學校生涯的整個過程,指導他們完成各個年齡段的自我發展任務。
40.(1)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結構,是人格中的一個永存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本我遵循的是快樂原則。
(2)自我是通過與現實外在環境的接觸,通過后天的學習由本我發展而來的,它奉行的是現實原則。
(3)超我是代表良心道德力量的人格結構部分,它遵循的是理想原則。
41.角色互換就是讓學生先后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別體驗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學會不同角色應有不同的社會言行,每個人的言行應符合他所承擔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多人互相配合。適用對象為中小學各年級學生。
42.(1)正確看待考試成績。成績不好時,關鍵在于能否迎接這一挑戰,保持必勝的信念,發奮努力去改變現狀。
(2)善于發掘自己的長處。當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的時候,更應該發掘自己的其他特長,以找到恢復自信的機會。
(3)給自己以積極的暗示。消極的自我暗示會陷入到惡性循環中,這時應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來激勵自己,重新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7分)
43.鞏固與結束階段的工作主要是鞏固效果和追蹤調查兩項任務。
(1)鞏固效果。具體工作有以下幾項:
①輔導人員應向來訪者指出其已經取得的成績與進步,說明已基本達到既定的輔導目標。
②輔導人員需與來訪者一同就其心理問題和輔導過程作一個回顧總結。重新審視來訪者心理問題的前因后果,以及據此確定的輔導目標、輔導方法、輔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進展等。
③指導來訪者鞏固已有的進步,將獲得的經驗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逐步穩定、內化來訪者的觀念、行為方式和能力,使之能獨立有效地適應環境。
(2)追蹤調查。追蹤調查應在輔導基本結束后的數月至一年間進行。
可采用以下方式:①填寫信息反饋表。②約請來訪者定期前來面談。③訪問他人。向了解來訪者學習、生活等情況的人了解情況。經過追蹤調查,如發現效果顯著,可結束心理輔導過程;如有效果或效果不大,則應繼續輔導過程。
44.(1)表現:少言寡語,孤獨沉默,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對一切事物都缺乏興趣和參與的動力,對未來感到迷惘,失去信心。一點細小的過失都會帶來無盡的煩惱和懊悔,總是過分自責。遇事總往壞處想,認為自己是不幸的人。對別人,又總覺得處處比自己強。這種人看上去精神萎靡,表情冷漠,常訴說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和睡眠不佳,嚴重者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
(2)調適抑郁的方法:①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②學會達觀。 ③淡泊名利。 ④助人為樂。 ⑤建立心理防御機制。 ⑥體育療法。 ⑦儀表保持整潔,增強自信心。
(3)結合中小學生的實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