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教育管理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44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管理是一個大的專業門類,教育管理所屬的類應為( )
A.公共事業管理 B.工程管理
C.行政管理 D.社會管理
2.運用科學理論,直接指導教育管理活動,以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這一特點體現了管理
的( )
A.民主化 B.科學化
C.相對集權化 D.效率化
3.從總體上看,教育體制是( )
A.制度的總稱 B.組織的根本制度
C.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 D.教育機構與教育規范的結合體或統一體
4.無論是以最早提出教育管理問題為標志,還是以單獨的教育管理論著出版為標志,教育
管理學大體產生于( )
A.18世紀末 B.19世紀初
C.19世紀末 D.20世紀初
5.系統論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的,系統內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約的關系,即系統具有( )
A.層次性 B.集合性
C.相關性 D.穩定性
6.20世紀中期以后,很多國家開始調整教育管理的職能,集權制國家松動集權模式的做
法是( )
A.法國于1968年頒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導法案》,將國家管理教育的部分職能交
給學校
B.日本于1947年頒布了《教育基本法》
C.英國較早成立了皇家督學團
D.美國于1979年成立了中央一級的教育部
7.要完成從傳統的監督型職能向“指導——監督”型職能轉變,第一,要強化立法職能,
第二,要強化( )
A.經營職能 B.監督職能
C.計劃職能 D.指導服務職能
8.按照教育行政人員的工作實績和貢獻進行賞罰,是教育人事行政的( )
A.論功行賞原則 B.因事擇人原則
C.任人唯賢原則 D.合理流動原則
9.建立在權力和責任基礎上由上級對下級下達必須遵照執行的任務、要求和命令的方法是
( )
A.組織調度的方法 B.法治的方法
C.預測規劃的方法 D.協調激勵的方法
10.曾對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我國歷史上的人才選用制度是( )
A.貢舉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
11.教育法規具有很強的階級性,這是教育法規最根本的( )
A.表現形式 B.本質特征
C.精神實質 D.制定依據
12.教育政策的構成要素包括( )
A.政策對象、政策目標
B.政策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手段
C.政策的對象、目標、手段三位一體
D.政策的中心、原則、步驟三位一體
13.對教材內容預測時,既要對未來教材可能容納大量新知識的先進性做充分的分析,又要遵循學生掌握知識的客觀規律,不可對教材內容的變化做過分超前的估計。這一要求體現了預測的( )
A.延續性原理 B.相關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D.差異性原理
14.用圖解方式進行規劃的方法是( )
A.數學規劃法 B.系統動力學方法
C.計劃評審技術 D.計算機模型技術
15.整個教育體制得以構成和運行的基礎,也是教育管理體制直接運作的對象是( )
A.學校教育體制 B.學校財政體制
C.學校教學體制 D.學校領導體制
16.從層次而言,教育行政組織內部和學校內部的組織機構規范、各種工作規范和人的規
范都屬于( )
A.宏觀規范 B.中觀規范
C.微觀規范 D.基礎規范
17.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仍屬稀有資源,教育資源的配置必須考慮( )
A.國家財力 B.個人受益
C.效率問題 D.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18.學校教學管理的核心內容是( )
A.教師教的管理 B.教學過程管理
C.學生學的管理 D.教學質量管理
19.將管理職能系統化,提出著名的管理過程的七個步驟,也稱POSDCRB過程論的管理
學者是( )
A.法約爾 B.厄威克
C.泰勒 D.古利克
20.對小學生要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對中學生要進行合格公民教育;對大學生要進行人生
觀和價值觀教育,這體現了學校德育的( )
A.活動豐富化 B.內容靈活化
C.內容序列化 D.形式多樣化
21.管理活動中的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根本區別在于( )
A.組織規范 B.組織目標
C.組織輿論 D.組織凝聚力
22.學校管理過程中執行環節的中心是( )
A.指揮 B.組織
C.信息 D.激勵
23.教育行政部門的橫向溝通,一般以商榷和協調為主,不帶有命令色彩而具有相互支持
的性質,所以一般采用( )
A.星形溝通 B.樹形溝通
C.輪形溝通 D.個別溝通
24.有效教育決策的基礎是( )
A.各種信息 B.有關事實
C.決策方案 D.分析方法
25.教育決策中所有的時候都“一錘定音”,這違反了教育決策原則中的( )
A.唯實原則 B.開放原則
C.反饋原則 D.動態原則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學生質量評價
27.回歸預測法
28.權變性原則
29.教育行政領導藝術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0.簡述教育管理原則與教育管理原理的關系。
31.簡述人事行政中貫徹合理流動原則的要求。
32.教育督導實施階段的具體工作有哪些?
33.簡述管理目標的含義。
34.簡述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要注意的問題。
35.簡述教育領導班子結構的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6.試述教育預測相關性的原理。并回答,如果要為某地區未來義務教育規模做一個預測,需要分析哪些影響義務教育發展的人口指標?
37.結合效益原理并聯系實際,論述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效益。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3分)
38.某市第三中學是一所老完全中學,學校在師資、生源、辦學條件等方面大體處于中等狀況。努力把學校辦出水平,辦出特色,是歷屆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愿望。為此校長提出繪制一幅學校的辦學藍圖,以集中大家的智慧,規劃各階段各方面的工作,協同大家的行動。
校領導班子決定從調查研究入手,前后用了三年時間,通過日常工作,分別接觸,小型座談,專題研究等方法,從總體上弄清了學校的校情、優勢與不足。最后在學習、討論、廣泛聽取意見和認真進行實踐、試驗的基礎上,學校領導根據校情和大家的意見及幾年來的辦學實踐經驗,審慎地提出了“五有一和諧”的辦學目標或藍圖。為從理論上加以論證,學校還邀請專家教授對其辦學目標或藍圖及措施進行科學的論證。
經過五年的實踐和廣泛的討論、論證,學校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正式討論通過了學校的辦學目標或藍圖,提出“爭取用五年左右時間,把三中辦成有堅定正確的辦學方向,有良好的校風,有結構合理素質較好的教師隊伍,有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德、智、體、美、勞五育和諧發展,具備特色的完全中學。”在這一辦學目標的指導下,學校又制定了德、智、體、美、勞和政、教、后各個方面各個部門以及各個階段的工作規劃和具體措施。
全校師生員工在辦學目標的指引下,不斷努力,各方面取得顯著成績。教學質量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思想教育、勞動技術教育、課外活動、體育項目等方面的工作受到省里表揚;教育教學、總務工作管理多次受到市區的表揚;學校多年連續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初步形成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工作格局。
問題:(1)結合上面案例分析說明目標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功能。
(2)你認為某市三中的做法對學校管理者有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