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l.在以下理論學派中,按照政治趨向從“右翼”(保守)到“左翼”(激進)的順序排列第一位的是( A )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義學派
C.正統多元論學派 D.激進學派
2.資方為協調與員工的關系而在制定決策之前,先征求員工的意見或態度,但不需要征得員工或其代表同意的決策程序。此種雇員參與形式是( C )
A.工人董事 B.工作理事會
C.共同磋商 D.質量圈
3.把通過集體談判為會員謀求經濟利益作為唯一目標的組織是( C )
A.福利工會 B.政治工會
C.工聯工會 D.行業協會
4.根據我國《工會法》的相關規定,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工會要履行其基本職責,應首先突出( C )
A.教育職能 B.建設職能
C.維護職能 D.參與職能
5.具有專業化、職位階梯、忠誠感等特征的管理模式是( B )
A.獨裁/剝削型模式 B.權威/寬容型模式
C.權威/合作型模式 D.自主/合作型模式
6.認為目標管理是綜合以工作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方法,實現工作和人完美結合的學派是( A )
A.經驗主義學派 B.經理角色學派
C.權變理論學派 D.激進學派
7.在20世紀60年代末,彈性工作時間制度率先發展起來的國家是( B )
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8.“禁止令”是指( C )
A.勞資雙方以對話、協商、談判的形式簽訂協議
B.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謀侵犯他人權益,或損害社會的行為
C.雇主擁有的禁止某些工會運動的法定權力,包括罷工和聯合行動
D.勞資雙方共同簽訂的,禁止以個人名義參加工會及其活動
9.下列屬于早期工業化時代勞動關系特點的是( C )
A.政府規范勞資關系 B.集體談判制度的建立
C.政府不干預勞資關系 D.勞動關系的法制化
10.我國《勞動法》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的產假不少于( D )
A.1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11.2004年《集體合同規定》明確規定,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書面向( B )
A.調解委員會提出協調處理申請
B.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
C.仲裁委員會提出起訴
D.人民法院提出起訴
12.2006年1月,某文化用品公司與1993年出生的張某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該勞動合同應被確認為是( B )
A.有效的 B.無效的
C.合法的 D.平等的
13.集體談判技巧中的4P原則不包括( D )
A.政策 B.預測
C.陳述 D.控制
14.管理者意識到員工的某些需求是法律認可的,從而提供合理的報酬與就業條件。這種管理模式是( B )
A.剝削型模式 B.寬容型模式
C.合作型模式 D.自主型模式
l5.勞動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經雙方協商一致,對合同條款進行的修改、補充或廢止,叫做( C )
A.勞動合同解除 B.勞動合同終止
C.勞動合同變更 D.勞動合同履行
16.在我國,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可以書面委托本單位以外的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托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 A )
A.1/3 B.1/2
C.2/3 D.3/4
17.協調處理集體爭議,應當自受理協調處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協調處理工作。期滿未結束的,可以適當延長協調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 D )
A.90日 B.60日
C.30日 D.15日
18.在市場經濟國家傳統的工會保障制度中,只雇傭工會會員的企業類型是( A )
A.封閉式企業 B.工會制企業
C.代理制企業 D.開放式企業
19.工會是雇員的團體,并且是有一定數量以上雇員的聯合。不少國家把擁有最小限度會員人數作為成立工會的法定條件,如法國規定成立工會的人數至少是( D )
A.80人 B.60人
C.40人 D.20人
20.虹光機械廠職工代表根據洪澇災害嚴重破壞生產設施,無法完成生產任務的情況,依法對尚未履行的集體協議進行修改和補充,這種法律行為叫做集體協議的( A )
A.變更 B.終止
C.簽訂 D.廢止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在工資的法律保障中,工資支付的原則主要有( ABCE )P177-178
A.協商同意 B.平等付酬
C.緊急支付 D.同工不同酬
E.依法支付
22.在獨裁/剝削管理模式中管理方對待工會采取的手段有( ABCD )P100-101
A.技術變革
B.靈活的就業安排
C.在集體談判中采取強硬立場和破壞罷工
D.停工和遷廠
E.互相協作共同訂立集體協議
23.臺灣學者黃越欽在其《勞動法新論》中,將勞動關系的主要調整模式歸納為四類,它們分別是( ABCD )P52-56
A.斗爭模式 B.多元放任模式
C.協約自治模式 D.統合模式
E.經營者模式
24.下列關于我國工會組織體系的敘述,正確的有( ABC )P147-148
A.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3-5年
B.基層工會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工會委員會委員人選,應該由會員自下而上提名
C.一個地方的工會都在本地區的一個工會組織內
D.各級地主工會組織是由上級工會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的
E.各級地方總工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25.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的發展趨勢有( ABCD )P82-84
A.勞動關系主體利益明晰化
B.勞動關系形成的合同化
C.勞動關系運行的市場化
D.勞動關系規范的法制化
E.勞動關系運行的行政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6.雇員團體 P10
27.雇主組織 P89
28.勞資合作 P117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簡述我國法律規定的女工保護標準的主要內容。P192-194
30.簡要評價勞動過程理論。P94
31.什么是勞動合同履行,其條件有哪些?P222-223
32.簡述工會的組織原則及其體現。P150
33.市場經濟國家集體協議的主要條款有哪些?P349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4.試述我國集體談判的進程。P278
35.試述集體協議的意義。P327-328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8分)
36.某棉紡集團現有職工3246人,先后與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2002年9月5日,棉紡集團與工會簽訂集體合同,并于9月29日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該集體合同規定:“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養老、工傷、生育、失業等保險費。工會有權監督,并向職工定期公開。”棉紡集團每月從職工工資中按規定扣除了個人應繳的社會保險費,卻沒有及時上繳職工已繳給企業部分和企業應繳部分的社會保險費。截至2004年3月底,企業累計欠繳社會保險費5219828.71元,其中養老保險費4955140.34元、工傷保險費132397.22元、生育保險費28421.39元、失業保險費103869.76元。2004年4月,棉紡集團工會委員會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棉紡集團補繳拖欠的社會保險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此案后依法組成仲裁庭,經審理后認為,本案屬于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申訴人要求補繳社會保險費的請求應予以支持,遂裁決棉紡集團公司依法補繳拖欠職工的社會保險費5219828.71元。
問:(1)發生集體爭議應如何處理?
(2)本案中仲裁庭做出的裁決是否正確,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