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認為其他學派提出的“和諧的勞動關系”只是一種假象的學派是( D )P46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義學派
C.正統多元論學派 D.激進學派
2.管理時代勞動關系的主要特點是( B )P68
A.政府不干預勞資關系 B.政府立法規范勞動關系
C.國家干預開始制度化、法制化 D.勞動關系實現了制度化、法制化
3.權變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P73
A.弗雷德里克·泰勒和哈羅德·孔茨 B.亨利·明茨伯格和喬蘭
C.約翰·莫爾斯和杰伊·洛西 D.埃爾頓·梅奧和羅特利斯伯格
4.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又稱為( B )P103
A.自主/剝削管理模式 B.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C.權威/合作管理模式 D.權威/寬容管理模式
5.從事相關工作的志愿人員組成的小組,在訓練有素的領導者領導下定時聚會討論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被稱為( D )P111
A.工作理事會 B.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C.工人董事 D.質量圈
6.拉克計劃與斯坎隆計劃相比較,在雇員參與程度上( B )P124
A.二者一樣 B.前者不及后者
C.前者超過后者 D.無法比較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根據工會運動從19世紀至20世紀的發展歷程,對工會組織進行分類的是( D )P129
A.職業工會 B.行業工會
C.總工會 D.政治工會
8.在2000年,我國某企業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積極與雇主組織談判,加大勞動關系協調力度,解決勞資糾紛,提高雇員的工資水平。這突出了工會的( A )
A.維護職能 B.建設職能 P143
C.參與職能 D.教育職能
9.我國《勞動法》規定,我國的標準工作目為每日工作( C )P185
A.4小時 B.6小時
C.8小時 D.10小時
10.2005年時,某材料加工廠,為了保證準時交貨,要求企業職工延長工作時間10小時。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該企業支付的工資報酬應不低于勞動者工資的( B )
A.100% B.150% P189
C.200% D.300%
11.以下不屬于勞動合同特征的是( D )P208
A.主體的特定性 B.主體意志的限制性
C.合同履行中的隸屬性 D.勞動合同的目的是勞動成果的實現
12.韋布夫婦認為集體談判主要體現為一種( A )P256
A.經濟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決策功能
13.某企業在集體談判過程中,勞資雙方承認雇員有權通過工會代表參與工作場所規章的制定,強調工會和企業間的相互依賴關系,認為雇傭雙方應通過集體談判聯合起來,使沖突制度化,用共同的利益協調存在的分歧。該企業的這種行為,體現了集體談判的( C )
A.經濟功能 B.政府作用 P257
C.決策功能 D.市場功能
14.在市場經濟國家,主張“既不要求工人必須參加工會,也不要求其繳納一定的費用”的傳統的工會保障制度類型是( D )P363
A.封閉式企業 B.工會制企業
C.代理制企業 D.開放式企業
15.因訂立集體協議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當事人依法對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集體協議進行修改和補充稱作( B )P370
A.集體協議的訂立 B.集體協議的變更
C.集體協議的終止 D.集體協議的延長
16.政府在三方協商中除維護國家利益、組織、平衡協調與服務等作用外,還包括( A )
A.監督作用 B.控制作用 P393-395
C.引導作用 D.分配作用
17.根據我國協調勞動關系的具體情況,三方會議應遵循的工作原則是:合法、公正、及時原則,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則,兼顧國家、企業、職工的利益原則和( A )
A.平等協商原則 B.獨立自主原則 P403
C.全面履行原則 D.民主集體原則
18.在勞動爭議處理方法中,屬于緊急調整方法的是( C )P417
A.協商 B.仲裁
C.政府在必要時采取強制仲裁 D.斡旋和調解
19.如果李某與某鋼鐵廠的勞動爭議進入了仲裁環節,那么他們將經歷的仲裁步驟包括
( C )P430
A.調解、立案、裁決和結案 B.調解、仲裁和結案
C.立案、裁決和結案 D.調解、立案和結案
20.20世紀30年代以前,英國規定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謀侵犯他人權益或損害社會的行為,稱為( B )P458
A.協作 B.共謀
C.黃狗協議 D.伙伴關系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在勞動關系理論中,體現正統多元論學派特征的是( AD )P36-37
A.關注均衡效率和公平的問題
B.以管理政策與實踐為研究領域
C.增加政府干預和增強勞動法改革
D.以工會、勞動法和集體談判為研究領域
E.推進進步的管理實踐,增強勞資雙方的合作
22.在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我國勞動關系的主要變化表現為( ABCDE )P81
A.不同類型的勞動關系運行規則還有一定差別
B.在勞動關系建立的形式上,勞動合同關系與非勞動合同關系仍然并存
C.勞動力市場配置機制和行政配置機制同時對勞動關系發生作用
D.勞動關系調整還存在著法律規范不健全的問題
E.勞動爭議大幅上升,勞動關系不穩定因素增多
23.雇主組織從事的活動包括( ABDE )P90-91
A.參與談判 B.解決糾紛
C.制定法律 D.提供幫助和建議
E.代表和維護
24.雇員個人參加工會的主要原因有( ABCDE )P133
A.對資方的不滿 B.一種社會化的途徑
C.領導權力的獲得 D.同事勸導加入工會
E.被迫加入工會
25.工資支付的原則主要有( ABCD )P177
A.協商同意原則 B.平等付酬原則
C.緊急支付原則 D.依法支付原則
E.計時支付原則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6.員工參與和參加管理 P107
27.工會 P129
28.勞動爭議調解 P417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9.簡述勞動關系的主體。P8
30.簡要說明權威/寬容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對待工會的措施。P102-103
31.簡述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具有的主要功能。P174
32.簡述確定協議范圍的規則有哪些?P347
33.簡述我國國家級三方協商的內容主要有哪些?P401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4.試述在我國集體談判中應注意哪些問題?P278-281
35.試述集體協議終止的原因。P371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8分)
36.2000年8月,某紡織廠決定招收擋車工50名,用人單位拿出事先印好的勞動合同要求工人簽字。合同中的內容包括:(1)婚喪假期間不支付工資。(2)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50小時。(3)職工一方要求解除合同需提前90天通知用人單位。(4)在合同期內工人患職業病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發生爭議。
問:(1)該合同的簽訂程序是否有違反法律的情況?為什么?(2分)
(2)該份勞動合同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為什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