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信息化可以將復雜的測評要素、項目經過科學提煉、歸納,使之簡單化、科學化,最大限度地涵蓋測評要素,更容易操作和評價,這說明人員素質測評具有(B)。
A、 形象性 B、 簡易性 C、 安全性 D、 經濟性
【答案解析】:題干所述說明了人員素質測評的簡易性,參見教材P367。
2、從我國國內企業目前人員素質測評技術及手段的使用狀況來看,一些企業部分使用了人員素質測評工具,它們所使用的工具是(A)。
A、 低端人員素質測評工具 B、 中端人員素質測評工具 C、 高端人員素質測評工具 D、 信息化測評工具
【答案解析】:部分企業大多還是低端測評工具,參見教材P354。
3、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B)的范疇。
A、 教育學 B、 心理學 C、 社會學 D、 教育心理學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參見教材P354。
4、在人員素質測評中,進行選拔過程的第一步是(C)。
A、 公告 B、 筆試 C、 申請表 D、 面試
5、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的測評方法是(D)。
A、 面試交談 B、 調查法 C、 觀察法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也可以測定求職者的人格品質及職業興趣,參見教材P357。
6、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是(A)。
A、 評價中心 B、 面試 C、 能力測驗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評價中心是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參見教材P358。
7、考察者到被測者工作的現場,直觀其表現,然后給予適當評分的一種測評方式是(B)。
A、 模糊測評 B、 現場測評 C、 隱蔽測評 D、 評判測評
【答案解析】:現場測評是考察者到被測者工作的現場,直觀其表現,然后給予適當評分的一種測評方式,參見教材P359。
8、在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組合設計的原則中,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組合設計應以(A)為目的。
A、 滿足組織、客戶方的要求 B、 工作分析 C、 對組織或職位來說十分關鍵的素質
D、 職業適應性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組合設計應以滿足組織、客戶方的要求為目的,充分體現對對方需求的呼應。參見教材P318
9、“在測驗設計上要求準確、適度,往往以能力測驗(包括能力傾向測驗和職業能力測驗)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考試為主。”這種人員選拔的策略屬于(B)。
A、 擇優策略 B、 劣汰策略 C、 重點培養策略 D、 以上都不屬于
【答案解析】:采用劣汰策略,在測驗設計上要求準確、適度,往往以能力測驗(包括能力傾向測驗和職業能力測驗)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考試為主。參見教材P326
10、“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這種人事考核是(C)。
A、 態度考核 B、 智能考核 C、 業績考核 D、 能力考核
【答案解析】:成績或業績考核,就是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參見教材P330
二、 多項選擇題
1、為人員素質測評奠定了數據處理的科學的理論基礎的工具是(CD)。
A、 心理學理論 B、 認知學理論 C、 項目反應理論的出現 D、 多元分析的廣泛應用
E、 離散數據的數量化理論
【答案解析】:項目反應理論和多元分析的廣泛應用為人員素質測評奠定了數據處理的科學的理論基礎,參見教材P353。
2、對人員素質測評量表研究進展不理想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BCD)。
A、 考務繁忙,無暇進行有關研究 B、 沒有形成考試與測評的研究氣候 C、 尚未制定出長遠的指導性規劃 D、 拿來主義意識嚴重 E、 我國的技術還很匱乏
【答案解析】:對人員素質測評量表研究進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國內大量從事公務員錄用考試與素質測評的政府部門及人員多是行政機關管理人員,他們考務工作繁忙,無暇進行有關考試方法的研究;二是沒有形成考試與測評的研究氣候,使用機構與研究開發機構各自為戰,無法凝聚成合力;三是尚未制定出長遠的指導性規劃,導致很多地方的人員素質測評工作仍處于摸索階段,盲目性和重復性較大;四是拿來主義意識嚴重,認為只要引進和修訂國外技術量表就可以推動我國人員素質測評事業的快速發展,參見教材P354。
3、我國人才測評的發展趨向有(ABCD)。
A、 國內企業對人員素質測評技術及服務的需求已經顯現
B、 政府的體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也帶來了對人才測評技術及服務的需求
C、 人員素質測評的產業化需求已經顯現
D、 電子化、網絡化的服務方式能為人員素質測評業的普及提供便捷
E、 人才素質發展需求不是很大
4、我國目前適用的人員素質測評工具中,屬于低端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的是(BCDE)。
A、 網絡測驗 B、 智力測驗 C、 人格測驗 D、 情商測驗 E、 職業能力測驗
【答案解析】:低端人員素質測評工具, 這是指紙筆及電腦化的智力、人格、情商和職業能力測驗,參見教材P354。
5、測驗法包括(BCD)。
A、 背景調查 B、 紙筆考試 C、 心理測驗 D、 工作取樣測驗 E、 檔案調查
【答案解析】:測驗的種類很多,但大致可分為紙筆考試、心理測驗和工作取樣測驗三大類,參見教材P357。
6、面試是人員素質測評與選拔中一種重要的手段,那么通過面試可以達到的效果有(ABCDE)。
A、 了解被試者的儀表風度 B、 了解被試者的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C、 了解被試者的事業進取心 D、 了解被試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與情緒穩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E、 了解被試者的分析判斷與綜合概括能力
7、下列屬于間接反饋試探的有(CDE)。
A、 語言式反饋試探 B、 行為式反饋試探 C、 聚合式反饋試探 D、 輻射式反饋試探
E、 掃描式反饋試探
8、計算機自適應測評的特點有(ABCDE)。
A、 高效性 B、 安全性 C、 生動性 D、 便捷性 E、 靈活性
【答案解析】:與其他測評相比,計算機自適應測評的特點有高效性、安全性、生動性、便捷性和靈活性,參見教材P369。
9、下列屬于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組合的設計程序步驟的是(ABCDE)。
A、 需求分析 B、 預期結果 C、 實施過程的設計 D、 預算或報價 E、 確定測量手段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工具的組合設計一般包括七個步驟:確定考評目的、需求分析、確定測量手段、預期結果、實施過程的設計、考評時間、預算或報價。參見教材P319
10、在使用擇優策略選拔人才時,實驗設計上的要求是(AB)。
A、 詳細 B、 全面 C、 適度 D、 標準化程度高 E、 精確
【答案解析】:采用擇優策略,在測驗設計上往往要求全面、詳細。參見教材P326
三、 判斷題
1、我國人員評估業發展緩慢的原因是缺乏人才。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中國的人員素質測評理論體系、技術及專業人才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目前尚無自己完備的素質測評理論體系,參見教材353。
2、近幾年,人員素質測評與人才選拔界對測評量表中國化的呼聲一直很高,所以現在對人員素質測評的研究很盛行。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近幾年,人員素質測評與人才選拔界對測評量表中國化的呼聲一直很高,但這方面的研究進展不太理想,參見教材354。
3、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心理學的范疇。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4。
4、人員素質測評是一種高效、精確地解決人才供需問題的極為有效的辦法。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5。
5、測驗是人才選拔中的重要工具, 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標準化程度高。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7。
6、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可以將心理測驗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能力測驗、性格測驗和品德測驗六種形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7。
7、評價中心適合一般人員的選拔,不適合高層管理者的選拔。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評價中心需要有專業人員從事評價工作,費用、成本非常高,而且測評過程耗時較長,所以它的應用并不十分廣泛,只適合于高層管理者的選拔,不適合一般人員的選拔,參見教材358。
8、印象考評技術主要包括第一印象評判、印象歸因評判、印象類比評判、最后印象評判、總體印象評判。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60。
9、質量分析包括數據模型擬合度測驗、單維性測驗、參數軌跡、項目參數不變性檢驗和題庫項目分部合理性檢查。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70。
10、管理級別越高,對主管人員的技能要求也越高。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 越高” 改為“ 越低”,參見教材P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