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技術中,通過向被試者委派一項任務或讓其代理一定的職務,根據任務完成情況來識別其綜合素質,也就是在實踐中檢驗被試者的整體能力的技術是(B)。
A、 語言式反饋試探 B、 行為式反饋試探 C、 直接反饋試探 D、 間接反饋試探
【答案解析】:所謂行為式反饋試探就是通過向被試者委派一項任務或讓其代理一定的職務,根據任務完成情況來識別其綜合素質,也就是在實踐中檢驗被試者的整體能力, P359。
2、人員素質測評技術中,下列不屬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技術的是(B)。
A、 模糊測評 B、 心理測評 C、 現場測評 D、 隱蔽測評
【答案解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技術包括模糊測評、現場測評和隱蔽測評,參見教材360。
3、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B)的范疇。
A、 教育學 B、 心理學 C、 社會學 D、 教育心理學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參見教材P354。
4、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的測評方法是(D)。
A、 面試交談 B、 調查法 C、 觀察法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也可以測定求職者的人格品質及職業興趣,參見教材P357。
5、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是(A)。
A、 評價中心 B、 面試 C、 能力測驗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評價中心是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參見教材P358。
6、在被測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與其直接接觸,從而獲取直觀可行的結果屬于(C)。
A、 模糊測評 B、 現場測評 C、 隱蔽測評 D、 評判測評
【答案解析】隱蔽測評在被測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與其直接接觸,從而獲取直觀可行的結果, P360。
7、人員選拔測評應注意的問題中,說法錯誤的是(C)。
A、 不是選最優秀的,而是選最合適的 B、 要將候選人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
C、 在候選人之間進行比較 D、 盡量不降低標準錄用人員
【答案解析】:要將候選人與評價標準進行比較,而不是在候選人之間進行比較。P323
8、晉升的性質是(A)。
A、 職務工作的轉換 B、 職務的調動 C、 職務的輪換 D、 崗位的調動
【答案解析】:晉升是職務工作的一種轉換,不是職務或崗位的調動。參見教材P327
9、晉升考評體系中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部分是(B)。
A、 能力考核 B、 測評 C、 素質考核 D、 心理檢驗
【答案解析】:測評作為晉升考評體系中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部分,其評估結果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參見教材P328
10、“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這種人事考核是(C)。
A、 態度考核 B、 智能考核 C、 業績考核 D、 能力考核
【答案解析】:成績或業績考核,就是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參見教材P330
二、 多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在我國的發展階段包括(ABD)。
A、 復蘇階段 B、 初步應用階段 C、 發展階段 D、 繁榮發展階段 E、 恢復階段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在我國的發展階段包括復蘇階段、初步應用階段和繁榮發展階段,參見教材P350。
2、在我國人員素質測評發展的初步應用階段,測評的手段包括(ABD)。
A、 紙筆測驗 B、 結構化面試 C、 調查詢問 D、 文件筐 E、 情景模擬
【答案解析】:測評的手段包括紙筆測驗、結構化面試、文件筐、情景模擬,參見教材P350。
3、對人員素質測評量表研究進展不理想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BCD)。
A、 考務繁忙,無暇進行有關研究 B、 沒有形成考試與測評的研究氣候 C、 尚未制定出長遠的指導性規劃 D、 拿來主義意識嚴重 E、 我國的技術還很匱乏
【答案解析】:對人員素質測評量表研究進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國內大量從事公務員錄用考試與素質測評的政府部門及人員多是行政機關管理人員,他們考務工作繁忙,無暇進行有關考試方法的研究;二是沒有形成考試與測評的研究氣候,使用機構與研究開發機構各自為戰,無法凝聚成合力;三是尚未制定出長遠的指導性規劃,導致很多地方的人員素質測評工作仍處于摸索階段,盲目性和重復性較大;四是拿來主義意識嚴重,認為只要引進和修訂國外技術量表就可以推動我國人員素質測評事業的快速發展,參見教材P354。
4、測驗法包括(BCD)。
A、 背景調查 B、 紙筆考試 C、 心理測驗 D、 工作取樣測驗 E、 檔案調查
【答案解析】:測驗的種類很多,但大致可分為紙筆考試、心理測驗和工作取樣測驗三大類,參見教材P357。
5、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心理測驗可以分為(ABCDE)。
A、 成就測驗 B、 智力測驗 C、 性向測驗 D、 能力測驗 E、 性格測驗
【答案解析】: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 可以將心理測驗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能力測驗、性格測驗和品德測驗六種形式,參見教材P357。
6、評判技術主要包括(ABC)。
A、 印象評判技術 B、 相對比較評判技術 C、 因素分解綜合評判技術
D、 因素綜合評判技術 E、 因素比較技術 【答案解析】:評判技術主要包括印象評判技術、相對比較評判技術、因素分解綜合評判技術, P360。
7、下面關于智能化的網絡測評體說法正確的有(ABCD)。
A、 能夠不斷地收集測評數據,形成強大的測評數據庫 B、 能夠實現網上測評數據的交換
C、 可以使測評從間斷流程轉換為連續流程 D、 克服主觀因素在其中的影響
E、 可以使測評從連續流程轉換為間斷流程
【答案解析】:智能化的網絡測評體系能夠不斷地收集測評數據,形成強大的測評數據庫;能夠實現網上測評數據的交換,為測評提供數據支撐,使測評從間斷流程轉換為連續流程,克服主觀因素在其中的影響,參見教材P371。
8、人員素質測評對招聘的意義有(BCD)。
A、 相比較經濟成本低 B、 降低人員招聘風險 C、 有利于人員安置 D、 為人員的預測和發展奠定基礎 E、 正確規范人員流動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對招聘的意義:降低人員招聘風險;有利于人員的安置與管理;為人員的預測與發展奠定基礎。參見教材P322
9、心理測驗在人員選拔錄用中的應用有(BCD)。
A、 準確地測評人員的素質 B、 對應聘人員的能力診斷 C、 對應聘人員的發展潛能預測
D、 對應聘者的個性品質的測定 E、 測評人員的心理穩定因素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在人員選拔錄用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應聘人員能力特征的診斷及發展潛能的預測;對應聘者個性品質及職業興趣進行測定;情境模擬法的行為檢測。參見教材P326
10、在使用擇優策略選拔人才時,實驗設計上的要求是(AB)。
A、 詳細 B、 全面 C、 適度 D、 標準化程度高 E、 精確
【答案解析】:采用擇優策略,在測驗設計上往往要求全面、詳細。參見教材P326
三、 判斷題
1、1988年上海出現我國第一家社會化人才素質測評機構——上海市任職資格評價中心,素質測評業悄悄崛起。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1。
2、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測量理論中,最顯著的進步是多元分析理論的應用,它是繼經典測量理論之后的一個重要的測量理論發展過程的里程碑。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最顯著的進步是項目反應理論,參見教材353。
3、人員素質測評專業屬于心理學的范疇。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4。
4、測驗是人才選拔中的重要工具, 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標準化程度高。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7。
5、紙筆測驗是現代人員素質測評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是現代素質測評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P 357。
6、信息反饋技術主要可以分為直接反饋試探和間接反饋試探兩類。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8。
7、人員素質測評信息化的理論依據有:認知細膩學理論、非智力理論、項目反映理論和人機交互作用理論。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66-367。
8、在人員選拔測評中,應盡量不降低標準錄用人員。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323
9、用于對大量應聘者的初步篩選的選拔策略是擇優策略。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擇優策略” 改為“劣汰策略”,參見教材P326
10、管理級別越高,對主管人員的技能要求也越高。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 越高” 改為“ 越低”,參見教材P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