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技術中,下列不屬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技術的是(B)。
A、 模糊測評 B、 心理測評 C、 現場測評 D、 隱蔽測評
【答案解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技術包括模糊測評、現場測評和隱蔽測評,參見教材360。
2、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的測評方法是(D )。
A、 面試交談 B、 調查法 C、 觀察法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可以反映求職者的能力特征, 預測其發展潛能,也可以測定求職者的人格品質及職業興趣,參見教材P357。
3、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是(A )。
A、 評價中心 B、 面試 C、 能力測驗 D、 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評價中心是20世紀中期新興的一種測評方式,參見教材P358。
4、評價中心適合于哪種情況?(D )
A、 階段性考試 B、 一般選拔 C、 人員晉升選拔 D、 高層管理者選拔
【答案解析】:評價中心比較適合高層管理者的選拔,參見教材P358。
5、在人員素質測評方法中,品德素質的測評屬于(a )。
A、 模糊測評 B、 現場測評 C、 隱蔽測評 D、 評判測評
【答案解析】:品德測評需要對某一層次進行分析,根據其應具備的條件,擬定考察對象的基本要素,因此是模糊測評,參見教材P359。
6、在選拔測評中,對于選拔人員來說最關鍵的標準是(C )。
A、 親和力 B、 優秀 C、 合適 D、 能力強
【答案解析】:人員選拔測評應注意的問題:不是選最優秀的,而是選最合適的。P323
7、作為人員錄用選拔系統的可靠保證,提高決策準確性的關鍵步驟是(C )。
A科學程序的使用 B科學測評工具的選擇 C科學測評體系的建立 D、 科學測評標準的建立
【答案解析】:科學的測評體系的建立是人員選拔錄用系統有效運行的可靠保證,并且是確保選拔錄用程序的標準化、客觀化、提高決策準確性的關鍵步驟。參見教材P325
8、“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所有應聘人員的情況,從能力、性格、動機、興趣等各個角度和層次上做廣泛測查,依據職位要求綜合性地評估個人的優勢水平、與職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從中選擇綜合優勢最好的人員。”這種人員選拔的策略屬于(A)。
A、 擇優策略 B、 劣汰策略 C、 重點培養策略 D、 以上都不屬于
【答案解析】:擇優策略,指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所有應聘人員的情況,從能力、性格、動機、興趣等各個角度和層次上做廣泛測查,依據職位要求綜合性地評估個人的優勢水平、與職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從中選擇綜合優勢最好的人員。參見教材P326
9、“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這種人事考核是(C)。
A、 態度考核 B、 智能考核 C、 業績考核 D、 能力考核
【答案解析】:成績或業績考核,就是考核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參見教材P330
10、適用于高層管理者,預測工商管理素質,評估管理技能,特別是是否有全面的、系統的經驗和獨當一面的魄力,這種測驗方式是(A)。
A、 公文筐測驗 B、 小組討論 C、 多項能力測驗 D、 邏輯推理能力測驗
【答案解析】:公文筐測驗適用于高層管理者,預測工商管理素質,評估綜合管理技能,鑒別是否有全面、系統的經驗和獨當一面的魄力。參見教材P331
二、 多項選擇題
1、在我國人員素質測評發展的初步應用階段,測評的手段包括(ABD)。
A、 紙筆測驗 B、 結構化面試 C、 調查詢問 D、 文件筐 E、 情景模擬
【答案解析】:測評的手段包括紙筆測驗、結構化面試、文件筐、情景模擬,參見教材P350。
2、一張填好的申請表的基本目的有(ABD)。
A、 確定求職者是否符合工作所需要的最低資格要求 B、 幫助招聘者判斷求職者具有或不具有某些與工作相關的屬性 C、 了解求職者的家庭背景 D、 申請表中所包含的資料可被用來“警示”任何與求職者有關的潛在問題領域 E、 了解求職者的生活習慣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356。
3、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心理測驗可以分為(ABCDE)。
A、 成就測驗 B、 智力測驗 C、 性向測驗 D、 能力測驗 E、 性格測驗
【答案解析】: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 可以將心理測驗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能力測驗、性格測驗和品德測驗六種形式,參見教材P357。
4、面試是人員素質測評與選拔中一種重要的手段,那么通過面試可以達到的效果有(ABCDE)。
A、 了解被試者的儀表風度 B、 了解被試者的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C、 了解被試者的事業進取心 D、 了解被試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與情緒穩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E、 了解被試者的分析判斷與綜合概括能力
【答案解析】:具體來說,通過面試主考人可以了解被試者的儀表風度、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實踐經驗與專業素質、工作態度、事業進取心、應變能力、分析判斷與綜合概括能力、興趣愛好與活力、自我控制能力與情緒穩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參見教材P358。
5、下列哪些屬于直接反饋試探?(AB)
A、 語言式反饋試探 B、 行為式反饋試探 C、 聚合式反饋試探 D、 輻射式反饋試探
E、 掃描式反饋試探
【答案解析】:直接反饋試探可分語言式反饋試探和行為式反饋試探兩種形式, P359。
6、網絡測評有哪些優勢( ACDE)。
A、 經濟性 B、 便捷性 C、 最大限度降低了主觀因素的影響 D、 適應信息時代測評發展的要求 E、 克服人為因素的干擾
【答案解析】:網絡測評的優勢有經濟性、克服人為因素的干擾、最大限度降低了主觀因素的影響和適應信息時代測評發展的要求,參見教材P371。
7、下面關于網絡測評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ABCDE)。
A、 能夠隨時隨地大規模進行 B、 能夠不同程度地解決人、財、物的問題 C、 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情景模擬能力 D、 能夠模擬現實中的諸多測評方法 E、 降低了測評的經濟成本和機會成本
【答案解析】:網絡測評能夠不同程度地解決人、財、物的問題。網絡測評系統由于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情景模擬能力,能夠模擬現實中的諸多測評方法,使測評能夠隨時隨地大規模進行,降低了測評的經濟成本和機會成本,參見教材P371。
8、質量分析包括(ABCDE)。
A、 數據一模型擬合度測驗 B、 單維性測驗 C、 參數估計 D、 項目參數不變性檢驗 E、 題庫項目分布合理性檢查
【答案解析】:質量分析包括數據一模型擬合度測驗、單維性測驗、參數估計、項目參數不變性檢驗,題庫項目分布合理性檢查,參見教材P370。
9、在使用擇優策略選拔人才時,實驗設計上的要求是(AB)。
A、 詳細 B、 全面 C、 適度 D、 標準化程度高 E、 精確
【答案解析】:采用擇優策略,在測驗設計上往往要求全面、詳細。參見教材P326
10、中層管理人員所需要的素質品質一般分為(ABCE)。
A、 能力 B、 個性特征 C、 動力適應性 D、 管理技能 E、 知識經驗
【答案解析】:中層管理人員所需要的素質品質一般分為:能力、個性特征、興趣動力適應性、知識經驗。參見教材P335
三、 判斷題
1、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測量理論中,最顯著的進步是多元分析理論的應用,它是繼經典測量理論之后的一個重要的測量理論發展過程的里程碑。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最顯著的進步是項目反應理論,參見教材353。
2、第一代多元分析方法有標準相關分析和冗長性分析。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3。
3、調查法的可信度和可靠度都很低。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調查來的信息往往主觀性強,而且人們之間經常還會存有偏見、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關系遠近等心理偏差,因此調查法的可信度、可靠度都很低,參見教材357。
4、測驗是人才選拔中的重要工具, 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標準化程度高。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7。
5、紙筆測驗是現代人員素質測評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是現代素質測評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參見教材357。
6、從測驗的具體對象出發,可以將心理測驗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能力測驗、性格測驗和品德測驗六種形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7。
7、通過多種情景模擬測評形式,如公文處理、角色扮演、有角色小組討論、無角色小組討論、演講、案例分析、真實判斷、面談等形式,觀察被試者特定行為的方法是評價中心法。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58。
8、因素分解綜合評判技術主要包括:因素綜合評判技術、因素比較技術、加權綜合評判技術、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技術。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361。
9、計算機自適應測評的理論基礎是人際交互作用理論。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計算機自使用測評的理論基礎是項目反映理論,參見教材369。
10、選拔錄用系統能更突出求職者背景情況中的最重要的方面。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