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中,運用( B)觀察時,被觀察者的個人活動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其心理活動是自然流露出來的。
A、 控制性 B、 無控制 C、實驗室 D、 非實驗室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運用無控制觀察時,被觀察者的個人活動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其心理活動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參見教材P124。
2、人員素質測評中,(A )觀察是指觀察者作為旁觀者,并不參加被觀察者活動,即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的方法。
A、 非參與性 B、 參與性 C、實驗室 D、 非實驗室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非參與性觀察是指觀察者作為旁觀者,并不參加被觀察者活動,即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的方法。參見教材P124。
3、人員素質測評中,(D )觀察是借助各種儀器來進行觀察記錄的方法。
A、 非參與性 B、 參與性 C、 直接 D、 間接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間接觀察是借助各種儀器來進行觀察記錄的方法。P125。
4、認知心理測驗測評的是認知行為,可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與(C )。
A、 咨詢性測驗 B、 計劃性測驗 C、 性向測驗 D、 配置性測驗
【答案解析】:認知測驗測評的是認知行為,可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與性向測驗。P144。
5、流行較廣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態度量表是(C )提出的。
A、 比奈 B、 阿納斯塔西 C、 里克特 D、 韋克斯勒
【答案解析】:由里克特提出并使用的里克特量表是流行較廣且具有一定影響的量表,其主要目的是用來測量人們對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參見教材P146。
6、常用的斯坦福成就測驗,是適用于( D)的測驗。
A、 個人 B、 政府機關 C、 工商界 D、 團體
【答案解析】:常用的斯坦福成就測驗是適用于團體的測驗。參見教材P144。
7、當前,( C)是各級各類組織選拔人才時普遍采用的測評方式。
A、 筆試 B、 演示操作 C、 面試 D、 情景模擬
【答案解析】:面試是當前各級各類組織普遍采用的人員測評的方法。參見教材P187。
8、對考生的素質結構缺陷進行測定的面試被稱作(B )。
A、 測量性面試 B、 診斷性面試 C、目標式面試 D、 意愿面試
【答案解析】:診斷性面試,即對考生素質結構的缺陷進行測定的面試。參見教材P192。
9、對大多數情況而言,壓力面試是不合適的,但是這種面試的情況適合(C )。
A、 市場開拓人員 B、 高級營銷人員 C、 高級管理人員 D、 高階策劃人員
【答案解析】:壓力面試對大多數情況是不適合的。但這種面試方式特別適用于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測試。參見教材P192。
10、通常由專家學者、企業領導、人事主管構成的面試的一般組織形式是(D )。
A、 評委組 B、 人力資源部 C、 評測小組 D、 面試小組
【答案解析】:面試小組是面試的一般組織形式,通常由專家學者、企業的領導或人事主管構成。參見教材P207。
二、 多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按照觀察的情景是否預先設置可將觀察法分為( DE)。
A、 間接觀察 B、 直接觀察 C、 實驗室觀察 D、 無控制觀察 E、 有控制觀察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按照觀察的情景是否預先設置可將觀察法分為有控制觀察和無控制觀察。參見教材P124。
2、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按照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關系可將觀察法分為(BC )。
A、 實驗室觀察 B、 參與性觀察 C、 非參與性觀察 D、 全面的觀察 E、 有選擇的觀察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按照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關系可將觀察法分為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參見教材P124。
3、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的優點有( ABCDE)。
A、 被測人員比較自然 B、 真實性與及時性 C、 可以排除被觀察者的主觀成分 D、 收集到的材料比較系統 E、 運用方便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法的優點有被測人員比較自然、真實性與及時性、可以排除被觀察者的主觀成分、收集到的材料比較系統、運用方便。參見教材P125。
4、根據測驗的目的,心理測驗劃分為( ABCDE)等形式。
A、 描述性測驗 B、 預測性測驗 C、 診斷咨詢性測驗 D、 挑選性、配置性測驗
E、 計劃性、研究性測驗
【答案解析】:根據測驗的目的,心理測驗劃分為描述性、預測性、診斷咨詢性、挑選性、配置性、計劃性、研究性等形式。參見教材P144。
5、性格測驗包括( AC)。
A、 艾森克人格問卷 B、 里克特量表 C、 內外向性格類型量表 D、 斯坦福——瑞文量表
E、 韋克斯勒標準推理測驗
【答案解析】:性格測驗包括艾森克人格問卷和內外向性格類型量表兩種。參見教材P148。
6、一般比較通用的投射測驗法有( ABCDE)。
A、 聯想法 B、 構造法 C、 完成法 D、選擇或排列法 E、 表露法
【答案解析】:一般比較通用的投射測驗法有聯想法、構造法、完成法、選擇或排列法、表露法。參見教材P151。
7、根據面試結果的使用方式,面試分為(CD )。
A、 人格面試 B、 意愿面試 C、 目標式面試 D、 常模式面試 E、 知識面試
【答案解析】:根據面試結果的使用方式分為目標式面試和常模式面試。參見教材P192。
8、面試開始前,每一位考官手上應該具有的資料是(ABCD )。
A、 面試程序表 B、 應聘者個人資料 C、 結構化問題表 D、 應聘者的面試評分表
E、 面試時間安排表
【答案解析】:面試開始前,每一位考官手上應該具有的資料是面試程序表、應聘者個人資料、結構化問題表和應聘者的面試評分表,參見教材P200。
9、非結構化面試的特點是(ABDE )。
A、 面試問題的不確定性 B、 面試答案的非標準性 C、 面試過程的流程性
D、 面試評分標準的模糊性 E、 面試過程的發散性
【答案解析】:非結構化面試的特點是:面試問題的不確定性、面試答案的非標準性、面試過程的發散性和面試評分標準的模糊性,參見教材P204。
10、面試花費的時間和人力較多,因此,根據招聘職位的要求,可以先進行一次篩選,比較可行的方式是(ABE )。
A、 資格審查 B、 體檢 C、 人數限制 D、 口試 E、 筆試
【答案解析】:面試與其他測評形式相比,花費時間與人力較多,面試一天,主試人常是疲憊不堪。因此應根據擬聘職位要求,先進行一次篩選,以減少面試人數,從而提高面試的效率與效果。篩選的方法很多,比較可行的方法是資格審查、體檢、筆試。參見教材P207。
三、 判斷題
1、人員素質測評中,所謂封閉式問卷就是要提出問題,被測人員可以隨意作答。這種方式好處是能得到較為精確的結果,材料的分析整理是比較容易的。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所謂封閉式問卷是不僅要提出問題,而且還列出可供選擇的答案,被測人員只能在給出的幾種答案中加以選擇。這種方式好處是問題標準化,能得到較為精確的量化結果,且材料的分析整理是比較容易的。參見教材P121。
2、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記錄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被觀察對象的基本信息;二是“要觀察什么的”細化條目確保觀察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盡量不影響被觀察者的常態。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觀察記錄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被觀察對象的基本信息;二是“要觀察什么的”細化條目確保觀察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盡量不影響被觀察者的常態。參見教材P126。
3、人員素質測評中,實驗法需要被測人員參與到其中才能進行,從而達到實驗目的的一種方法,但是被測人員的行為對實驗結果影響不大。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由于實驗法是需要被測人員參與到其中才能進行,從而達到實驗目的的一種方法,所以被測人員的行為對實驗結果影響重大。參見教材P130。
4、智力測驗用來評估被試者在接受教育或訓練后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成績測驗用來評估被試者在接受教育或訓練后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P144。
5、平常說的“愛屋及烏”是近因效應的表現。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我們平常所說的“愛屋及烏”是暈輪效應的表現。參見教材P152。
6、《心理測驗年鑒》第9版的最常用的50 種測驗中MMPI排名第一。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155。
7、會議討論、案例分析屬于答辯式的口試模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會議討論、案例分析屬于討論式的口試模式。參見教材P191。
8、面試的核心階段占整個面試時間的70%。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面試的核心階段占整個面試時間的85%。參見教材P202。
9、結構化面試的過程是線型的,表現為“問題——答案”這樣一種單向線型過程。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04。
10、假設式提問是面試的一項核心技巧,又稱為行為描述提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舉例式提問是面試的一項核心技巧,又稱為行為描述提問。參見教材P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