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的內容不是越全面越好,而是根據不同的測評( A)來確定具體的測評內容。
A、 目的 B、 方案 C、 方法 D、 對象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的內容不是越全面越好,而是根據不同的測評目的來確定具體的測評內容。參見教材P111。
2、人員素質測評中(D )分析最好借助內容分析表進行。
A、 目的 B、 方案 C、 方法 D、 內容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內容分析最好借助內容分析表進行。P111。
3、人員素質測評中,在實施素質測評之前,必須提前收集一些測試過程中所需的相關資料和( B),減少測評過程中不必要的誤差。
A、 文字 B、 數據 C、 圖形 D、 圖表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在實施素質測評之前,必須提前收集一些測試過程中所需的相關資料和數據,減少測評過程中不必要的誤差。參見教材P111。
4、認知心理測驗測評的是認知行為,可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與(C )。
A、 咨詢性測驗 B、 計劃性測驗 C、 性向測驗 D、配置性測驗
【答案解析】:認知測驗測評的是認知行為,可分為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與性向測驗。參見教材P144。
5、認為智力是個體有目的地行動、理性地思考以及有效地應付環境的總體能力的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 )。
A、 韋克斯勒 B、 比奈和西蒙 C、 卡特爾 D、 斯皮爾曼
【答案解析】: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韋克斯勒認為,智力是個體有目的地行動、理性地思考以及有效地應付環境的總體能力。參見教材P145。
6、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是(B )。
A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C韋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答案解析】:智力測驗長久以來即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甄選工具。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是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和他的同事西蒙于1905年編制的,稱為比奈——西蒙量表。參見教材P145。
7、流行較廣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態度量表是(C )提出的。
A、 比奈 B、 阿納斯塔西 C、 里克特 D、韋克斯勒
【答案解析】:由里克特提出并使用的里克特量表是流行較廣且具有一定影響的量表,其主要目的是用來測量人們對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參見教材P146。
8、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論為依據的是(A )。
A、投射法心理測驗 B問卷法心理測驗 C反饋法心理測驗 D論證法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投射法測驗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論為依據的。該理論強調人的行為由無意識的內驅力所推動。參見教材P151。
9、一種非文字智力測驗,整個測驗一共由60張圖案組成,按逐步增加難度的順序分成五組,要求被測人員對量表中的圖形關系進行推理,測量圖形比較、組合以及系列關系、互換等抽象推理能力,以測驗一個人的觀察力及清晰思維的能力。這種測驗是(C )。
A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B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C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D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答案解析】:瑞文標準推理測驗是英國心理學家瑞文設計的一種非文字智力測驗,整個測驗一共由60張圖案組成,按逐步增加難度的順序分成五組,要求被測人員對量表中的圖形關系進行推理,測量圖形比較、組合以及系列關系、互換等抽象推理能力,以測驗一個人的觀察力及清晰思維的能力。參見教材P145。
10、通常由專家學者、企業領導、人事主管構成的面試的一般組織形式是(D )。
A、 評委組 B、 人力資源部 C、 評測小組 D、 面試小組
【答案解析】:面試小組是面試的一般組織形式,通常由專家學者、企業的領導或人事主管構成。參見教材P207。
二、 多項選擇題
1、人員素質測評的基本程序可分為四個步驟是(ABCD )。
A、 準備階段 B、實施階段 C、 結果分析階段 D、 反饋階段 E、 評定階段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的基本程序可分為四個步驟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結果分析階段和反饋階段。參見教材P110。
2、人員素質測評方案主要包括(BCD )。
A、 測評對象范圍的確認 B、 測評對象的確定 C、 素質測評的要素指標和標準指標體系的設計 D、 測評方法和測評工具的選擇 E、 測評實施步驟的確定
解析: P112-113。
3、人員素質描述測評結果中,對測評數據進行分析通常要結合(AE)兩種形式。
A、 數字描述 B、 圖形描述 C、 圖表描述 D、 餅狀圖描述 E、 文字描述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描述測評結果中,對測評數據進行分析通常要結合數字描述和文字描述兩種形式。參見教材P117。
4、根據測驗的目的,心理測驗劃分為(ABCDE)等形式。
A、 描述性測驗 B、預測性測驗 C、 診斷咨詢性測驗 D、 挑選性、配置性測驗 E、 計劃性、研究性測驗
【答案解析】:根據測驗的目的,心理測驗劃分為描述性、預測性、診斷咨詢性、挑選性、配置性、計劃性、研究性等形式。參見教材P144。
5、根據心理測驗的實施對象不同,心理測驗可以分為(BC )。
A、 認知性心理測驗 B、 個別心理測驗 C、 團體心理測驗 D、 研究性心理測驗 E、 配置性心理測驗
【答案解析】:根據心理測驗的實施對象不同,心理測驗可以分為個別心理測驗和團體心理測驗。參見教材P144。
6、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興趣測驗主要是(ABC )。
A、 霍蘭德的職業偏好測驗 B、 斯特朗——坎波爾的興趣測驗 C、 愛德華個性偏好量表 D、 奧蒂斯自我管理測驗 E、 旺德利克人員測驗
【答案解析】: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興趣測驗主要是霍蘭德的職業偏好測驗、斯特朗——坎波爾的興趣測驗、愛德華個性偏好量表等。參見教材P147。
7、性格測驗包括(AC )。
A、 艾森克人格問卷 B、 里克特量表 C、 內外向性格類型量表 D、 斯坦福——瑞文量表 E、 韋克斯勒標準推理測驗
【答案解析】:性格測驗包括艾森克人格問卷和內外向性格類型量表兩種。P148。
8、霍蘭德職業偏好理論中把人的人格分為(ABCDE )。
A、 現實型 B、研究型 C、 藝術型 D、 社會型 E、 企業型和常規型
【答案解析】:霍蘭德職業偏好理論把人的人格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參見教材P147。
9、傳統人員測評方法的缺點包括(ABCD )。
A、 暈輪效應 B、近因效應 C、 暗示效應 D、 偏見誤差 E、 視覺誤差
【答案解析】:傳統人員測評方法的缺點包括暈輪效應、近因效應、暗示效應和偏見誤差。參見教材P152-153。
10、面試花費的時間和人力較多,因此,根據招聘職位的要求,可以先進行一次篩選,比較可行的方式是(ABE )。
A、 資格審查 B、體檢 C、 人數限制 D、 口試 E、 筆試
【答案解析】:面試與其他測評形式相比,花費時間與人力較多,面試一天,主試人常是疲憊不堪。因此應根據擬聘職位要求,先進行一次篩選,以減少面試人數,從而提高面試的效率與效果。篩選的方法很多,比較可行的方法是資格審查、體檢、筆試。參見教材P207。
三、 判斷題
1、人員素質測評中,確立測評目的,就是要明確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測評,測評的性質如何。測評的目的不同,相應的測評內容就不同。明確測評的目的非常重要,因為整個測評都是為了實現測評目的而進行的。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 P110。
2、人員素質測評中,確定測評內容的步驟一般是先分析測評對象的結構,找出所有值得測評的因素,然后根據測評目的與職位要求進行篩選。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人員素質測評中,確定測評內容的步驟一般是先分析測評對象的結構,找出所有值得測評的因素,然后根據測評目的與職位要求進行篩選。參見教材P111。
3、人員素質測評中,提前收集的測評數據包括測評對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以前已測得的信息。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111。
4、智力測驗用來評估被試者在接受教育或訓練后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成績測驗用來評估被試者在接受教育或訓練后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參見教材P144。
5、“比奈——西蒙”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數”的概念。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1916年出版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推孟教授修訂的“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數”的概念。參見教材P145。
6、一般比較通用的投射測驗法有聯想法、問卷法、完成法、選擇或排列法,表露法等。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一般比較通用的投射測驗法有聯想法、構造法、完成法、選擇或排列法,表露法等。參見教材P151。
7、平常說的“愛屋及烏”是近因效應的表現。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我們平常所說的愛屋及烏是暈輪效應的表現。P152。
8、國內外廣泛應用的興趣測驗包括里克特量表。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里克特量表是態度量表。參見教材P146-147。
9、所謂特殊能力是指從事某種專業活動的能力,如運動能力、機械能力、音樂和藝術能力、飛行能力。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165。
10、假設式提問是面試的一項核心技巧,又稱為行為描述提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舉例式提問是面試的一項核心技巧,又稱為行為描述提問。參見教材P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