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自考試題 >> 瀏覽試題

2012年4月自考課程與教學論試題及答案

2018/1/2

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與教學論試題

課程代碼:0046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紀二十年代提出的課程開發理論被稱為()

A.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B.實踐性課程開發理論C.概念重建主義課程范式D.泰勒原理

2.下列不屬于“學術中心課程”之特征的是()

A.結構性B.實踐性C.專門性D.學術性

3.下述不屬于施瓦布提出的三種課程審議藝術的是()

A.實踐的藝術B.準實踐的藝術C.折中的藝術D.整合的藝術

4.理論化、系統化的教學論的創立者是()

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盧梭D.裴斯泰洛齊

5.下列不屬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學論流派”的是()

A.實驗教學論B.發展性教學論C.發現教學論D.范例教學論

6.杜威所倡導的教學是()

A.教育性教學B.問題解決教學C.發現教學D.情境教學

7.以下關于課程開發的目標模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20世紀初課程開發科學化運動的產物            B.以目標為課程開發的基礎與核心

C.把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作為教育的廣泛目標 D.被看作課程開發的經典模式

8.布魯納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是由結構上迥異的三類表征系統及其相互作用構成的質的飛躍過程,這三類表征系統不包括()

A.行為表征B.言語表征C.符號表征D.圖像表征

9.以下關于學習層級理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是以已經習得的知識技能為基礎的

B.學習較為復雜的、抽象的知識技能,是以較為簡單、具體的知識技能為基礎

C.前一層級的學習為后一層級的學習做好準備

D.教師設計教學時,通過分析后一層級學習的結果確定學生的內部條件,以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10.程序教學設計的關鍵因素是()

A.程序教材的編制和教學機器的使用B.程序教材的編制和教學范例的使用

C.教學范例的編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D.即時強化的策略和教學機器的使用

11.奧蘇伯爾提出的教學策略是()

A.發現學習B.程序教學C.最近發展區D.先行組織者

12“參觀動物園并討論那兒有趣的事情”這一課程目標屬于()

A.普遍性目標B.行為目標C.生成性目標D.表現性目標

13.在學科本位綜合課程中,“能夠涵蓋整個知識領域的課程整體”指的是()

A.融合課程B.廣域課程C.相關課程D.綜合課程

14.中國古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屬于學科課程中的()

A.科目本位課程B.學術中心課程C.綜合學科課程D.兒童中心課程


[NextPage]

15.持有課程創生取向的學者會認為,教師的角色是()

A.課程消費者B.課程執行者C.課程開發者D.教書匠

16把某項課程變革計劃付諸實施的具體過程稱為()

A.課程變革B.課程實施C.課程計劃D.課程采用

17課程知識主要是由課程專家在課堂之外,用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方法為教師的實施而創造的,這一觀點屬于課程實施的()

A.忠實取向B.相互適應取向C.創生取向D.實踐取向

18.古德萊德所劃分的五個課程層次中,“理解的課程”和“經驗的課程”屬于課程變革過程中的()

A.課程變革階段B.課程實施階段C.課程計劃階段D.課程采用階段

19搜集課程開發或實施過程各個局部優缺點的資料,將其作為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課程之依據的評價是()

A.總結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診斷性評價D.內在評價

20只就課程計劃所涉及的學生經驗的類型、課程內容的性質、組織等來對課程計劃作出判斷,至于效果則在評價關注的范圍之外。這類評價是()

A.診斷性評價B.質的評價C.內在評價D.效果評價

21.追求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化”,以“自然科學范式”為理論基礎的評價是()

A.目標取向的評價B.過程取向的評價C.主體取向的評價D.效果取向的評價

22.從評價與預定目標的關系來區分,可以將評價分為()

A.目標本位評價和目標游離評價B.量的評價和質的評價C.效果評價和內在評價D.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23認為評價就是測量,評價者的工作就是測量技術員的工作——選擇測量工具、組織測量、提供測量數據。這一基本特點屬于()

A.第一代評價B.第二代評價C.第三代評價D.第四代評價

24.被人們稱為“傳統評價模式”的是()

A.差別模式B.外貌模式C.目標達成模式D.回應模式

25.將課程置于廣泛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種族等背景上來理解,聯系個人深層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體驗而尋找課程的意義。這種課程研究取向被稱為()

A.程序主義B.課程開發范式C.概念重建主義范式D.課程理解范式

26“謀求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實現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融合”,意味著在課程改革中應確立起()

A.多元主義價值觀B.教育民主化的理念C.主體教育觀D.教育公平的理念

27.強調知識建構的社會性質,強調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識形成中的作用,這種觀點屬于()

A.激進建構主義B溫和建構主義C.個人建構主義D社會建構主義

28.基于“認知彈性理論”而發展起來的教學模式是()

A.情境教學B.支架式教學C.隨機訪問教學D.協作教學

29.通過提供一套恰當的概念框架而幫助學習者理解特定知識、建構知識意義的教學模式是()

A.情境教學B.支架式教學C.隨機訪問教學D.協作教學

30.隨機訪問教學的基本環節是()

A.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B.呈現情境、隨機訪問學習、思維發展訓練、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C.進入情境、引導探索、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D.出現情境、引導探索、思維發展訓練、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1.簡述20世紀70年代以來課程內涵變化的趨勢。

32.簡述在按照目標模式進行的課程開發中,如何確定教育目標。

33.簡述教學過程的本質。

34.簡述相互適應取向和課程創生取向視野中的教學設計的特征。

35.簡述情境教學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特征。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6試以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知領域”目標的分類為例,說明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的典型特征。

37.班級授課組織有哪些基本特征?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在教育實踐中改進我國班級授課組織。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6分)

38.以下是一則有關“垃圾的分類與處理”的教學案例:

確定課題。一位同學從家里帶來了小區居委會發的兩張宣傳紙,上面介紹了如何使用小區配備的不同顏色垃圾箱對垃圾做分類處理。人們現在是按照宣傳紙上的要求做的嗎?這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在老師的支持下,同學們決定對這個問題探究一番。

進行調查。學生們在周圍小區里調查垃圾分類處理的實施情況,結果令人失望:大部分人都不按要求處理垃圾。這是為什么呢?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設計了調查問卷,對現象背后的原因展開調查,發現原來是垃圾箱上只有一張小小的圖片,人們往往看不清楚,所以就隨手亂扔了。

行動改進。為了改變垃圾分類處理得不到落實的情況,同學們決定從校內開始。他們請有專長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廣告語:“我專吃廢玻璃!”“我喜歡吃廢電池!”等貼在校園里的垃圾箱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結交流。在活動結束前進行的總結交流中,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自己不但增長了關于垃圾分類處理的知識,而且更加關注周圍生活了,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也提高了。還有同學提議,給區長寫信,建議他把在校園里取得成效的做法在全區推廣。

這則案例中的教學活動采用了哪種類型的教學方法?結合材料說明這種教學方法的特征以及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需注意的問題。


[NextPage]

2012年4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課程與教學論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課程代碼0046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A   2、B   3、D   4、A   5、 A  

6、B   7、C   8、B   9、D   10、 A  

11、D   12、D   13、B   14、A   15、 C  

16、B   l7、A   18、B   19、B   20、 C  

21、A   22、A   23、A   24、C   25、 D  

26、C   27、D   28、C   29、B   30、 B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1.(1)從強調學科內容到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1分〉

(2)從強調目標、計劃到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以1分)

(3)從強調教材的單因素到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1分〉

4)從只強調顯性課程到強調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1分〉

(5)從強調實際課程到強調實際課程和"虛無課程"并重;(1分〉

(6)從只強調學校課程到強調學校課程與校外課程并重。(1分)

32.在按照目標模式進行的課程開發中,確定教育目標要依據三個來源,經過兩次篩選。〈1分)三個來源:對學習者自身的研究、對當代生活的研究、學科專家的建議。(3分〉兩次篩選:哲學的篩選和心理學的篩選。〈2分〉

33.(1)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2分)

(2)教學過程是教學認識過程與人類一般認識過程的統-z〈2分)

〈3〉教學過程是教養和教育的統一。(2分)

34.(1)相互適應取向視野中的教學設計特征:教學設計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實踐活動;(1分)教師開始進入教學設計過程;(1分)學生開始進入教學設計過程。(1分)

(2)課程創生取向視野中的教學設計特征:教學設計是一個持續創造的過程,指向于人

的解放;(1分)教師是教學設計的主體;(1分)學生是教學設計的主體。(1分〉

35.(1)基本內涵:情境教學指創設含有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情境,學生在探究實踐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識、建構意義。(3分)

(2)基本特征:學習者中心;情境中心;問題中心。(3分〉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6.(1)在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知領域"將人的認知教育目標依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分為如下六類: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3分〉

(2)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的典型特征:

a.教育目標具有層級結構;(1分)

b.教育目標要以學生具體的、外顯的行為來陳述(1分)

c.教育目標超越了學科內容。(1分)

(能夠聯系"認知領域"目標分類說明上述三個典型特征,酌情給1-6分)

37.(1)基本特征:

a.學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級;(1分〉

b.教學在規定的課時內進行;(1分〉

c.教學一般分學科進行;(1分〉

d.教學內容根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加以確定。(1分〉

(2)班級授課組織也存在不足:

a.班級授課組織容易走向"效率驅動、控制本位"的極端(1分)

b.不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容易走向"一刀切"、"劃一主義";(1分〉

c.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不易于充分發揮。(1分〉

班級授課組織形式不是僵硬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富有彈性的,我國可以根據特定的需求對之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1分)(聯系實際酌情給1-4分〉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6分)

38.〈1〉這則案例中的教學活動采用了自主型教學方法;(3分〉

(2)這種教學方法最根本的特征是學生的自我活動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2分)

(另根據結合材料說明的情況,酌情給1-6分)

(3)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注意:

a.確定適合于自主性學習的課題;(1分)

b.準備有助于自主性學習的學習手段;(1分〉

c.分配適合于自主性學習的課題;(1分〉

d.估計學生在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1分)

e.正確評價自主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1分〉


查看答案

關于網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湖北自考服務中心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妈妈xxxxx|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云上的日子在线|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用电动玩具玩自己小视频|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波多野结无码高清中文|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在线观看| caoporn97在线视频进入|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黄页网址免费大全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i|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黄色性视频| 四虎影院一级片|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国产在线一卡二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97| 国产免费131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