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西方文官制度最早形成于( A )1-5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
2.我國公務員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主要是因為( C )1-13
A.這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原則 B.歷史上未曾采用這個原則
C.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D.處在公務員制度的初始階段
3.“越權行政”違反了公務員的( A )2-23
A.依法履職的義務 B.服從命令的義務
C.忠于國家的義務 D.為民服務的義務
4.“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辭退”的權利屬于公務員的( C )2-32
A.申訴控告權 B.獲得工作條件權
C.身份保障權 D.批評建議權
5.機關扣減公務員工資統一購買福利彩票的行為,侵犯了公務員的( D )2-34
A.參加培訓權 B.申請辭職權
C.申訴控告權 D.獲得報酬權
6.以公務員職位的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大小和所需資格條件作為分類依據的是
( C )3-43
A.職級分類 B.級別分類
C.職位分類 D.品位分類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公務員級別晉升的依據是( B )3-54
A.所任職務 B.工資報酬
C.德才表現 D.工作實績
8.在特定的工作場景下,能夠迅速辨識身份、理順指揮關系的依據是( D )3-55
A.職務 B.級別
C.職位 D.銜級
9.英國政府在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個樞密院令中規定( A )4-57
A.非經考試者,一律不準擔任事務官職
B.沒有王室授予的爵位,即便是考試合格者,也不能擔任事務官職
C.贏得大選的政黨,所屬黨員不用考試也能擔任事務官職
D.不論什么官員都要通過考試,才能擔任官職
10.我國錄用公務員的職位范圍是( B )4-58
A.擔任主任科員以上非領導職務 B.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
C.擔任鄉科級以上領導職務 D.擔任鄉科級以下領導職務
11.我國公務員考核的重點是( D )5-79或1-17
A.德 B.能
C.勤 D.績
12.考核者以最近表現的評價代替對公務員的全面評價的現象,這屬于考核中的( C )5-88
A.從眾心理 B.趨中誤差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13.下列選項中,不具有確認公務員身份、只具有確認新的職務關系意義的是( B )9-179
A.錄用 B.轉任
C.調入 D.公開選拔
14.以下選項中,符合我國公務員兼職規定的是( A )6-106
A.公務員不得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B.公務員不可以在機關外兼職
C.公務員在機關外兼職不需要經有關機關批準
D.公務員在機關外兼職可以領取兼職報酬
15.下列選項中,屬于委任制公務員的是( A )6-99
A.司長 B.政協主席
C.法院院長 D.省長
16.對新錄用人員應當在試用期內進行( A )8-152
A.初任培訓 B.任職培訓
C.專門業務培訓 D.在職培訓
17.根據一定的學習要求和培訓目標,將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景或事件,加以典型化處理后,讓受訓者真實地體驗和分析復雜問題的過程,這類公務員培訓方法被稱為( A )8-167
A.案例分析法 B.角色扮演法
C.研討法 D.合作研究法
18.根據公務員工作職責的要求和提高公務員素質的需要,對公務員進行分級分類培訓,體現了培訓的( A )8-150
A.按需施教的原則 B.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C.講求實效的原則 D.學用一致的原則
19.在公務員獎勵中,記一等功的授獎主體是( D )7-132
A.鄉級以上政府 B.縣級以上政府
C.市(地)級以上政府 D.省級以上政府
20.下列選項中,屬于公務員處分種類的是( A )7-141
A.降級 B.免職
C.降職 D.辭退
21.“不得包養情人”屬于行政機關公務員應該遵守的( D )7-140
A.組織紀律 B.工作紀律
C.廉政紀律 D.道德紀律
22.下列選項中,屬于公務員申訴事由的是( C )12-240
A.申請轉任未予批準 B.申請進修未予批準
C.取消錄用 D.未予晉升職務
23.人事爭議仲裁制度的適用對象是( D )12-250
A.選任制公務員 B.委任制公務員
C.考任制公務員 D.聘任制公務員
24.張某由行政機關到某大學工作一年,不改變人事關系,這種交流形式是( D )9-182
A.轉任 B.調任
C.輪換 D.掛職鍛煉
25.下列選項中,屬于近姻親關系的是( D )9-189
A.叔侄 B.兄弟
C.養父子 D.配偶的父母
26.我國公務員的工資制度是( D )10-197/198
A.結構工資制度 B.績效工資制度
C.技能工資制度 D.職務和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
27.公務員工時制度規定,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 C )10-209
A.36小時 B.38小時
C.40小時 D.42小時
28.辭去公職的公務員可以獲得( D )11-220
A.辭職費用 B.辭職保險
C.原住房補貼 D.各種人事關系證明
29.公務員應當退休的條件是( A )11-233
A.完全喪失工作能力 B.工作滿20年
C.工作滿25年 D.工作滿30年
30.政府機關劉某請假期滿逾期不歸,在一年內已經累計35天,他應該被( C )11-230
A.免職 B.降職
C.辭退 D.降級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選項中,屬于公務員工作紀律的是( ABC )7-137
A.不得玩忽職守 B.不得壓制批評
C.不得弄虛作假 D.不得參加非法組織
E.不得參加罷工
32.下列選項中,承擔我國公務員培訓的專門機構有( ABC )8-160
A.國家行政學院 B.中共中央黨校
C.中國延安干部學院 D.某大學培訓學院
E.某企業培訓中心
33.市商務局某科員提出控告,受理的機關可以是( BD )12-247
A.市委 B.市政府
C.市法院 D.市行政監察局
E.市公安局
34.在公務員考核的方法中,屬于客觀評價法的是( CDE )5-87
A.簡單排序法 B.交錯排序法
C.關鍵事件法 D.目標管理法
E.行為錨定法
35.公務員職位聘任的特點包括( CDE )6-102
A.不受公務員法約束 B.不能續聘
C.平等協商 D.任期明確
E.合同管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我國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的含義及其關系。3-40
答:
一、職務與級別的含義:
1、職務是公務員所承擔的應該完成的任務,是機關對公務員職權、職責的委托。職務把人和事結合在一起,把職權與職責結合起來。
2、級別是反映公務員職務、能力、業績、資歷的綜合標志。
二、兩者間的關系:公務員既有職務、又有級別,兩者不是彼此取代的關系,而是“一職數級,上下交叉”的對應關系。
37.簡述我國錄用公務員的主管部門。4-70
答:
(1) 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主管部門。
(2) 省級公務員錄用主管部門。
(3) 設區的市級公務員錄用主管部門。
38.簡述公務員回避的意義。9-173/174
答:
(1)回避有助于防止腐敗的產生,促進國家機關的廉政建設。
(2)回避有助于公務員健康成長。
(3)回避有助于消除政治上的不安定因素,促進國家機關工作效率的提高。
39.簡述確定公務員工資的基本原則。10-(199-203)
答:
(1)按勞分配原則。
(2)正常增資原則。
(3)平衡比較原則。
(4)法律保障原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40.試述我國公務員制度與原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區別。1-(16-19)
答:
(1)國公務員制度實行分類管理體制,在原干部人事制度中,無論什么干部,統統按一個模式管理,這樣不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助長了“官本位”思想的滋生,甚至帶來人事管理中的不正之風乃至腐敗現象的滋長。分類管理就成為與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區別的首要特點。
(2)國公務員制度實行激勵競爭機制,我國原干部人事管理長期存在的端“鐵飯碗”、坐“鐵交椅”,而缺乏生機和活力, 實行公務員激勵機制,從公務員“進口”管理到使用管理的諸個環節,都鼓勵競爭。
(3)實行新陳代謝機制,我國原干部人事管理遺留的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以及領導任職年齡偏高等弊端而進行的改革。實行公務員的新陳代謝機制后,公務員的錄用、交流、晉升等規定,從“進口”七嚴格把關,選拔優秀人才充實公務員隊伍,較好地解決了吸收新鮮血液、增加新的活力的問題。
(4)實行勤政廉政保障機制,我國原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中滋生的消極、腐敗現象,實行公國員勤政廉政保障機制后,從制度上促進公務員勤政為民,廉潔奉公,保證了各級國家機關及公務員隊伍形成既有一心為公的高效率的工作作風,又有為政清廉、為民謀福利的良好形象,從而使以往那種“出勤不出力”的陋習得以糾正與克服,為政不廉的腐敗現象得以防止和消除。
(5)實行法制化管理體制,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著人治的弊端,建立公務員制度后,可以改變過去人事管理中法規不健全的狀況。
41.試述公務員辭去領導職務的類型。11- (225-227)
答:
(1)因公辭去領導職務:是指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因工作需要變動職務,依照法律或者政協章程的規定,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或者政協提出辭去現任的領導職務。
(2)自愿辭去領導職務: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因個人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繼續在領導崗位工作時,自行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
(3)引咎辭去領導職務: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不宜再擔任現職,由本人主動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
(4)責令辭去領導職務:按照管理權限的管理主體根據領導成員任職期間的表現,認定其已不再適合擔任現職,通過一定程序責令其辭去現任領導職務。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0分)
42.2008年年底,某市農業局對公務員進行年度定期考核。科員張某寫了個人總結,并在科室進行了述職,科室領導提出了考核等次建議,最后由局考核委員會確定考核結果。張某自認為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都符合稱職的等次標準,沒有再關注自己的考核結果。機關領導沒有找他談話,由于有關工作人員的疏忽,他還享受了該年度考核獎金。次年,農業局舉行了副科長職位競爭上崗,張某報名參加,但沒有通過資格審查。后從人事部門得知自己的上年度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張某回想上年度考核結束后,自己未曾收到考核結果的書面通知,遂向市公務員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問題:
(1)根據非領導成員公務員定期考核程序的規定,分析案例中對張某的考核是否符合程序。5-89
(2)根據考核結果使用的規定,分析農業局對張某考核結果的使用是否違反相關規定。5-94
(1)
答:
案例中對張某的考核不符合程序,違反了公務員定期考核程序中“將考核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務員,并由公務員本人簽署意見”的規定。
(2)
答:
分析農業局對張某的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稱職等次,根據考核結果的使用規定,農業局未按規定對張某進行“誡免談話”,并且違背“不享受年度考核獎金”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