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 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行政效率的評價方法中,對教育管理機關和教育管理人員是否有效地實現管理目標和決策,出色地完成管理任務進行的評價是 ( )
A.功能測定法 B.費用計算法
C.標準比較法 D.因素分析法
2.當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實行 ( )
A.分級管理、以省為主 B.分級管理、以市為主
C.分級管理、以縣為主 D.分級管理、以鄉為主
3.以指令性計劃職能、經營職能、行政監督職能為主的教育行政屬于 ( )
A.從屬型行政 B.指導型行政
C.服務型行政 D.監督型行政
4.圍家為完成一定歷史時期的任務所確定的關于教育工作的_方針、策略和行動準則被稱為( )
A.教育決策 B.教育政策 C.教育法律 D.教育規章
5.為防止濫用自由裁量權,教育行政執法必須遵循 ( )
A.應急性原則 B.合理性原則
C.越權有效性原則 D.越權無效性原則
6.“馬爾柯夫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 ( )
A.有前效性 B.有后效性 C.無前效性 D.無后效性
7.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普遍實行的學校領導體制是 ( )
A.校長分工負責制 B.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
C.校長負責制 D.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8. 教育行政的核心內容是 ( )
A.教育財務行政 B.教育設施行政
C.教育人事行政 D.教育信息行政
9.教育財務行政活動中,決算反映的是 ( )
A.年度經費預算狀況 B.年度經費收支狀況
C.年度經費支出狀況 D.年度經費分配狀況
10.在進行重大咨詢和決策時,教育行政信息溝通的途徑一般以 ( )
A.樹形溝通為主 B.星形溝通為主
C.輪形溝通為主 D.直線溝通為主
1 1.結合我國當前教育事業發展實際情況,教育督導的主要對象是 ( )
A.基礎教育 B.成人教育
C.社會教育 D.高等教育
12.學校目標管理中最提倡的一種控制形式是 ( )
A.逐級控制 B.關鍵點控制
C.整體控制 D.自我控制
13.教學業務的指揮系統主要是在校長領導下的、教務處具體指揮、教研組和教師具體執
行的組織系統,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是 ( )
A.教務處 B.校長 C.教研組 D.教師
14.從管理職能的角度講,處于計劃和執行兩個環節的聯接點,也是執行階段第一步工作
的職能是 ( )
A.指導 B.協調 C.控制 D.組織
15.有效的教育決策必須以事實為基礎。只有把所有事實弄清楚,才能制定決策方案,并為選擇方案提供條件,這是教育決策的 ( )
A.集思原則 B.動態原則 C.唯實原則 D.反饋原則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0分)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6.簡答教育管理動態原理的含義,貫徹原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美國教育行政學的發展主要受哪幾種管理理論的影響?并列舉出笨種理論綿1-2個代表人物。
18.簡答教育行政執法的內容與方式 。
19.我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的具體監測指標包括哪幾項內容?
20.提高教育領導效以應滿足哪幾個必要條件?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21.試論教育管理的特點。
22.學校全面教學質量觀應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請結合實際予以分析。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 6分)
23.某中學新調來一位王校長,為調動教學第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學校工作盡快有起色,王校長決定在全校推行課時補貼制度。經過深思熟慮,并經校長會議討論后,王校長推出了課時補貼的具體方案。大體內容是,根據教師的不同職稱,發給滿工作量的教師不同標準的課時補貼。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學校后勤人員的強烈不滿,因為他們不是教師,不能享受課時補貼。在后勤人員的強大壓力下,王校長不得不對原方案做出調整.幾天后,他推出了第二套方案,規定后勤人員拿全體教師課時補貼的平均數,這相當于一位中級職稱教師所拿的補貼。王校長滿以為這下擺平了,哪想到又引起軒然大波。這次提出反對意見的是青年教師。他們認為:雖然自己工作時間不長,職稱只有初級,但對教學已是盡心盡力,而且很多還在辛苦地進修,以獲得本文憑。本來按第一套方案,他們與高級教師相比已是懸殊很大,現在拿到的補貼連后勤人員都不如。他們由此感到,學校太不尊重青年教師。面對青年教師的強烈抵觸情緒,王校長不得不對方案再次作修改,縮小了教師與后勤人員、初級教師與高級教師的差距。第三套方案推出后,暫時平息了由課時補貼引起的風波,但王校長甚感苦惱,雖然皆大歡喜了,但與原先的目標相差太遠了,還是平均主義,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似乎沒有明顯提高。
問題:
(1)王校長單純用經濟手段能否真正提高教育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什么?
(2)運用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理論來調動教育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一般采取哪些途徑?
(3)在教師管理過程中運用行為科學激勵理論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