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 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30 分 )
1.1918 年,《新青年》編輯部擴大,先后參加編輯工作的人員是 ( B )
A. 胡適、魯迅、郭沫若、錢玄同 B. 胡適、李大釗、劉半農、周作人
C. 胡適、沈尹默、周作人、郭沫若 D. 周作人、錢玄同、郭沫若、胡適
2. 在五四文學革命運動中,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人物是 (A )
A. 胡適 B. 錢玄同 C.陳獨秀 D.劉半農
3. 五四時期被稱為“異軍突起”的文學社團是 ( D )
A. 文學研究會 B. 沉鐘社 C. 南國社 D. 創造社
4. 魯迅在留學日本期間提出“立人”思想的作品是 ( C )
A. 《域外小說集》 B. 《科學史教篇》 C. 《文化偏至論》 D. 《摩羅詩力說》
5. 丁舉人這一人物形象出自魯迅小說 ( C )
A. 《阿 Q正傳》 B. 《祝福》 C.《孔乙己》 D. 《風波》
6. 魯迅在《故事新編》中表現歷史上“中國的脊梁”的名篇是 ( D )
A. 《鑄劍》 B. 《非攻》 C. 《眉間尺》 D. 《理水》
7. 郭沫若的中篇小說《落葉》 ,其體式是 ( B )
A. 散文體 B. 書信體 C.對話體 D. 寓言體
8. 五四時期被視為現代報告文學濫觴的作品是 ( A )
A. 《赤都心史》 B. 《亂彈及其他》 C. 《是愛情還是痛苦?》 D. 《一日》
9. 祿兒這一人物形象出自冰心小說 ( D )
A. 《兩個家庭》 B. 《斯人獨憔悴》 C. 《去國》 D. 《超人》
10. 貫穿聞一多《紅燭》 、《死水》兩部詩集的詩魂是 ( B )
A. 唯美主義 B. 愛國主義 C. 人道主義 D.個性解放
11. 被魯迅稱贊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是 ( C )
A. 穆旦 B. 何其芳 C.馮至 D. 徐志摩
12. 方羅蘭、章秋柳人物形象出現于茅盾小說 ( B )
A. 《虹》 B. 《蝕》 C.《三人行》 D. 《野薔薇》
13. 老舍完成《老張的哲學》 、《二馬》、《趙子曰》三部小說的寫作是在 ( D )
A. 美國 B. 法國 C. 中國 D. 英國
14. 蔣光慈熱情謳歌十月革命和列寧的詩是 ( A )
A. 《新夢》 B. 《紀念碑》 C.《寫給母親》 D. 《鄉情集》
15. 巴金小說《家》中的覺民是 ( C )
A. 無政府主義者 B. 人道主義者 C. 個性主義者 D. 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16. 錢默吟、藍東陽、小崔這些人物都出自老舍的小說 ( C )
A. 《離婚》 B. 《駱駝祥子》 C.《四世同堂》 D.《鼓書藝人》
17. 曹禺的代表作《日出》是一部多幕劇,全劇共有 ( B )
A. 三幕 B. 四幕 C. 五幕 D. 六幕
18. 林語堂主張幽默文學的命脈是 ( D )
A. “語言” B. “閑適” C. “笑料” D. “性靈”
19. 張愛玲、于伶、師陀等作家抗戰時期主要生活區域是 ( D )
A. 根據地 B. 解放區 C.國統區 D. 淪陷區
20. 《賀龍印象記》的作者是 ( B )
A. 丁玲 B. 沙汀 C. 周立波 D. 巴金
21. 田間的《趕車傳》長篇敘事詩是一部 ( C )
A. 富有革命激情的作品 B. 側重現實主義的作品 C. 富于傳奇色彩的作品 D. 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作品
22. 張恨水抗戰時期的“社會諷喻小說”是 ( B )
A. 《啼笑因緣》 B. 《八十一夢》 C. 《金粉世家》 D. 《春明外史》
23. 被文學史稱為“后期浪漫派”代表的作家是 ( C )
A. 張愛玲 B. 路翎 C.徐訏 D. 李健吾
24.40 年代中后期,國統區的喜劇性作品是 ( A )
A. 宋之的的《群猴》 B. 張恨水的《金粉世家》 C. 蘇青的《結婚十年》 D. 黃谷柳的《蝦球傳》
25. 夏衍的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劇作是 ( B )
A. 《王昭君》、《賽金花》 B. 《秋瑾傳》、《賽金花》 C. 《王昭君》、《虎符》 D.《太平天國》 、《芳草天涯》
26. 路翎表現了作者對人物“原始強力”尋求的小說是 ( C )
A. 《蝸牛在荊棘上》 B. 《財主底兒女們》 C. 《饑餓的郭素蛾》 D. 《卸煤臺下》
27. 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立意反映土改斗爭中 ( A )
A. 農村的變化,農民的變化 B. 農村的變化,地主的變化 C.華北的變化,農民的變化 D. 農村的變化,干部的變化
28. 解放區第一部以東北工礦企業復工為題材的作品是 ( B )
A. 《暴風驟雨》 B. 《原動力》 C. 《高干大》 D.《萬家樓》
29. 趙樹理小說出現“小字輩”形象系列的作品是 ( D )
A. 《小二黑結婚》 B. 《李家莊的變遷》 C.《邪不壓正》 D. 《李有才板話》
30. 阮章競《漳河水》長詩的主人公是 ( C )
A. 一位農村婦女 B. 二位農村婦女 C. 三位農村婦女 D. 四位農村婦女
二、多項選擇題 ( 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31. 朱自清說新文學第一個十年的詩壇分為 ( BCE )
A. 浪漫派 B. 格律派 C.象征派 D. 寫實派 E. 自由派
32. 左聯先后出版的刊物有 ( ABDE )
A. 《北斗》 B. 《文學月報》 C.《文學周刊》 D.《文學導報》 E. 《前哨》
33. 魯迅后期的雜文集有 ( CDE )
A. 《熱風》 B. 《華蓋集》 C.《三閑集》 D. 《南腔北調集》 E. 《偽自由書》
34. 屬于 30 年代文壇“社會剖析派”的作家有 ( CDE )
A. 蔣光慈 B. 殷夫 C.艾蕪 D. 吳組緗 E. 沙汀
35. 丁玲 1936 年到了延安以后的作品有 ( CD )
A. 《田家沖》、《我在霞村的時候》 B. 《水》、《在醫院中》 C.《在醫院中》 、《我在霞村的時候》
D. 《夜》、《陜北風光》 E.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母親》
三、名詞解釋題 ( 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8 分)
36. “雷電頌” “雷電頌”是郭沫若抗戰時期的歷史劇《屈原》中的一段臺詞。通過這段臺詞表達了屈原被誣陷后,希望自己的生命與自然同化,要把一切黑暗都燒毀的理想,也是屈原光明、正義、力量化身的表現。
37. 京派 京派是指 30 年代身居帶衰頹意味的都市,又有經院學風、文化心態寬容的一個帶隱逸氣的文學群體,他們
功利意識淺薄而藝術獨立意識深厚。馮文炳、凌叔華、沈從文、蕭乾等是該群體的主要作家,其作品側重探討人生與人性,注重于道德與文化的純正和鄉野的詩意表現。
四、簡答題 ( 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24 分)
38. 簡述魯迅小說中農民形象塑造的思想意義。
魯迅小說寫農民物質和精神上的“病態”更側重于后者。閏土、七斤、祥林嫂、華老栓、阿 Q等等魯迅筆下的農民一方面貧困交加,一方面精神麻木,揭示出舊中國農村社會的真實圖景。通過這些農民的悲劇,客觀上還提出了中
國民主革命中啟發農民覺悟、解放婦女的重要性等重大問題。
39. 簡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藝術特色與風格。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藝術特色和風格, 最突出的是以 “平和沖淡” 見稱于世。具體表現為: ( 1)取材廣泛, 不拘一格,又濃厚的趣味性和知識性。 ( 2)恬淡從容,真率親切。 (3)簡素質樸,莊諧并出,還有濃郁的“幽默味”等。主要
作品又《烏篷船》 、《故鄉野菜》、《喝茶》等。
40. 簡述“現代派”詩人卞之琳的詩作特點。 “現代派”詩人卞之琳的詩作特點:一是受法國后期象征派詩影響,由“主情”轉到“主智” ,追求思辨美和深度人生體悟,關注哲學命題。二是不滿足西方現代詩風,注意詩的中國古典傳統等。三是也吸收民間傳說,將下層社會
的事物入詩,寫詩以口語為主。
五、論述題 ( 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4 分,共 28 分)
41. 為什么說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以后推動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
艾青的詩總是蘊含著一種深沉而強烈的感情,農民的憂郁升華到新時代的高度,凝聚著對祖國、民族前途的熱切思考。艾青的詩有著獨特的意象創造,重視對生活的感受、觀察與認識。艾青的詩一方面堅持并發展了革命現實主義 忠于現實的傳統,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幼稚的叫喊”的弱點,吸收了象征主義等詩歌流派的藝術技巧。艾青完成了歷史的“綜合” ,所以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以后使得五四自由體新詩在藝術上達到一個新高度的詩人。艾青的代表詩作《我愛這土地》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向太陽》等最突出地體現了上述特點。
42. 以周樸園形象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劇中人物關系的復雜性。
周樸園是劇中的主要人物,一方面是封建家庭的家長。另一方面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富有典型意義的代表人 物。他拋棄了魯侍萍,又思念魯侍萍;他關心妻子蘩漪,又禁錮蘩漪;他對兒子魯大海又是心狠手辣的剝削者等。 作者著重揭露他的“仁厚” 、有“教養”的背后的冷酷無情、虛假偽善的精神性格的多面性。作者還通過他與其他人物的對話,刻畫了他內在復雜的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