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 在相對穩定的貨幣工資以外,企業為改善企業員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忠誠感、激發工作積極性等為目的而支付的輔助性貨幣、實物或服務等分配形式,這是 ( D )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獎金 D.福利
2. 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D )
A. 職位分析問卷法 B.功能性工作分析 C.職位評級 D.關鍵事件法
3. 員工職業生涯管理學說始于 ( D )
A.19世紀30年代 B.19世紀60年代 C.20世紀30年代 D.20世紀60年代
4. 為達到某一目的所從事的一系列活動是 ( D )
A.職稱 B.工作 C.職業 D.任務
5. 人力資源管理的首要目標是 ( A )
A.人事匹配 B.發現人才 C.績效考核 D.薪酬分配
6. 職位分析問卷法的開發者為 ( A )
A.麥考密克 B.麥克利蘭 C.泰勒 D.梅奧
7. 績效考核中最為古老而又最流行的方法是 ( A )
A.量表考核法 B.強迫選擇法 C.關鍵事件法 D.行為錨定法
8. 職位分類第一次實施于 ( A )
A.芝加哥市 B.洛杉磯市 C.匹茲堡市 D.奧克蘭市
9. 目標明確,善于傾聽和理解他人,友好,真誠,能成為團隊的帶頭人,這種人格類型是 ( B )
A.服務型人格 B.穩妥型人格 C.支配型人格 D.交際型人格
10. 繳費和津貼的多少與個人的工資水平直接相關的公共年金計劃是 ( A )
A.社會保險計劃 B.普遍社會救助計劃 C.普遍養老金計劃 D.多重組合公共年金計劃
11. 由直線部門的經理根據本業務發展需要,預測出將來對某種人員的需求量,向自己的上級主管提出用人要求和建議,然后由人力資源部進行橫向和縱向戰斗匯總,最后根據組織的經營戰略形成總體預測方法是 ( B )
A.經驗預測法 B.微觀集成法 C.工作研究法 D.趨勢分析法
12. 企業建立分層的關鍵績效評價體系,高層領導應采用 ( A )
A.述職報告制度 B.季度績效考評 C.月度績效考評 D.年度績效考評
13. 一個企業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其產品和“獨特性”和“顧客價值”,若兩者缺一,企業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提出這一觀點的著作是 ( D )
A.《管理與人力資本》 B.《科學管理原理》 C.《工業心理學》 D.《競爭戰略》
14. 在社會人假設之下,相應的管理模式必然是 ( B )
A.集權管理 B.參與管理 C.民主管理 D.應變管理
15. 根據“招聘金字塔”,接到錄取通知書的人數與實際的就職人數比例宜保持在 ( A )
A.2:1 B.3:1 C.4:1 D.5:1
16. 興趣測驗最早出現于 ( A )
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17. 測驗的可靠程度和客觀程度是 ( B )
A.效度 B.信度 C.濃度 D.密度
18. 人力資源戰略,首先要確定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基本戰略和 ( A )
A.目標 B.使命 C.理念 D.內容
19. 典型表現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管理形態為 ( B )
A.貫徹型 B.官僚型 C.放任型 D.專制型
20. 人力資源概念的提出者為 ( C )
A.泰勒 B.比爾 C.德魯克 D.坎特
二 、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1. 能力可分為 ( ABCDE )
A.概念類比能力 B.數學運算能力 C.抽象推理能力 D.空間推理能力 E.機械推理能力
2. 管理人員培訓包括 ( ABCDE )
A.工作輪換 B.工作擴大化 C.研討會 D.案例教學 E.管理游戲
3. 霍蘭德的人格類型包括 ( ABCE )
A.實際性向 B.調研性向 C.社會性向 D.非常規性向 E.企業性向
4. 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特征包括 ( ABCDE )
A.內隱性 B.學習性 C.稀缺性 D.路徑依賴性 E.強健有力性
三 、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經理人員的薪酬由基本工資、獎金和 福利 三部分構成
2. 歷史地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實踐經歷了兩次重要的轉變;第一次是從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第二次是從人力資源管理到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的轉變。
3. 勞動爭議的調節程序包括調解、仲裁和 訴訟 。
4. 傳統的財務模式衡量是一種 滯后 指標,顯示的是因過去的行動導致的結果。
5. 薪酬確定主要包括薪酬水平定位和 薪酬結構 確定。
6. 對于員工來說,薪酬具有保障、激勵和 信號 功能。
7. 可接受性是指反映組織員工對績效考核系統的認可程度和 接受 程度。
8. 總體薪酬分為經濟性薪酬和 非經濟性 薪酬。
9. 影響員工培訓的因素主要有兩大類:外部因素和 內部 因素
10. 人力資源規劃分為兩個層次:總體規劃和 具體規劃
四 、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 醫療保險
是為了分擔疾病危險帶來的經濟損失而設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2. 團隊獎勵
是根據組織、團隊或者部門的業績來進行獎金分配決策的一種方式。
3. 企業年金模式
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而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雇員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
4. 績效考核
是通過系統的方法、原理來評定和測量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效果。
5. 工作評價
又被稱為崗位測評、職位評估,它是在職位描述的基礎上,對職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進行評價,以確定職位相對價值的過程。
五 、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 簡述失業保險制度的主要特點
普遍性、強制性、互濟性
2. 簡述企業在設計KPI體系時應把握的原則
第一,從多維度設計指標,注重企業短期效益與長期利益的結合,社會責任與經濟利益的結合。 第二,從戰略角度設計指標,反映企業管理意圖。 第三,指標體系簡潔明了,便于操作。
3. 簡述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
①業績考核,主要是考核員工的工作業績 ②態度考核,從工作態度方面把握其工作完成過程 ③能力考核,考核員工在何種程度上達到了組織所期待的職能水平
4. 簡述管理人員評估存在的問題
①主觀隨意性 ②評估方法單一,缺乏科學性 ③評價指標體系不全 ④評估結果缺少后續支持
5. 簡述人力資源規劃的作用
①人力資源規劃是組織戰略規劃的核心部分 ②人力資源規劃是組織適應動態發展需要的重要保證 ③人力資源規劃是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踐的起點和重要依據 ④人力資源規劃有助于控制組織的人工成本 ⑤人力資源規劃有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六 、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試析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答:同素異構原理 2. 能級層序原理 3. 要素有用原理 4. 互不增值原理 5. 動態適應原理 6. 激勵強化原理 7. 公平競爭原理 8. 企業文化凝聚原理
2. 試述績效考核的流程
答:確定考核要素 2.確定績效標準 3.考核者訓練 4.考核實施 5.考核結果反饋 6.考核結果用于人事決策 7.制定績效改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