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要全面認識素質概念,必須從(B )角度考察。
A、 社會的發展 B、 人的發展 C、 世界的發展 D、 教育的發展
【答案解析】:答案選B。要全面認識素質概念,必須從人的發展角度考察,即從人的自然化和社會化兩方面考察。參見教材P2。
2、人員素質測評中,( B)是以了解員工素質現狀或素質開發中的問題為目的的測評。
A、 選拔性測評 B、 診斷性測評 C、 配置性測評 D、 開發性測評
【答案解析】:答案選B。診斷性測評是以了解員工素質現狀或素質開發中的問題為目的的人員素質測評。參見教材P18。
3、人員素質測評中,( B)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標準作為理論的前提,并以該標準作為制定具體政策的依據,以及研究如何符合和實現這些標準。
A、 實證研究方法 B、 規范的研究方法 C、 定性與定量結合分析法 D、 案例分析法
【答案解析】:答案選B。規范的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標準作為理論的前提,并以該標準作為制定具體政策的依據,以及研究如何符合和實現這些標準。參見教材P24。
4、察舉制在(C )已經完全背離了原有的制度和原則,變得名不副實。
A、 東漢初期 B、 西漢初期 C、 東漢后期 D、 西漢后期
【答案解析】:答案選C。東漢后期,察舉制已經完全背離了原有的制度和原則。P37。
5、九品中正制是( C)時期的主要選官方式。
A、 隋唐 B、 兩漢 C、 魏晉南北朝 D、 五代十國
【答案解析】:答案選C。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選官方式。參見教材P37。
6、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應用價值的心理測驗,是(A )。
A、 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制定的智力測驗 B、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編制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 C、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心理測驗 D、 英國心理學家沃勒斯所提出的四階段論
【答案解析】:答案選A。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應用價值的心理測驗,是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制定的智力測驗。參見教材P45。
7、測量智力的工具稱為(C )。
A、 智力預測表 B、 智力檢測器 C、 智力量表 D、 智力激發器
【答案解析】:答案選C。測量智力的工具稱為智力量表。參見教材P48。
8、首先提倡用科學方法測量人格的是(C )。
A、 德國的斯特恩 B、 英國的斯皮爾曼 C、 英國的高爾頓 D、 美國的赫茲伯格
【答案解析】:答案選C。首先提倡用科學方法測量人格的是英國的高爾頓。參見教材P49。
9、在編制測評指標標度內容時,必須遵循( A)的原則,達到度量等差均衡,格調一致,比例協調。
A、 等距 B、 完整 C、 科學 D、 一致
【答案解析】:答案選A。等距性原則是指在編制測評指標標度內容時,必須遵循等距的原則,達到度量等差均衡,格調一致,比例協調。參見教材P67。
10、推動個人為達到一定目標而采取行動的內驅力,是員工勝任特征的(B )。
A、 技能 B、 動機 C、 特質 D、 知識
【答案解析】:答案選B。動機,即推動個人為達到一定目標而采取行動的內驅力,如希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希望控制影響別人,希望讓別人理解和接納自己等。參見教材P74。
二、 多項選擇題
1、從現代人的素質構成看,素質已經擴展到(AB )領域。
A、 人的品質 B、 社會品格 C、 社會環境 D、 教育環境 E、 身體狀況
【答案解析】:答案選AB。從現代人的素質構成看,素質已經擴展到人的品質和社會品格領域。見教材P2。
2、人員素質測評在管理中的重要意義有(ABCD )。
A、 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科學配置的基礎 B、 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有效開發的重要依據 C、 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優化管理的起點 D、 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合理使用的工具 E、 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的最終目的
【答案解析】:答案選ABCD。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科學配置的基礎;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有效開發的重要依據;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優化管理的起點;人員素質測評是人力資源合理使用的工具。參見教材P13-15。
3、察舉制的科目非常繁多,主要有(ABCDE )等科。
A、 賢良方正 B、 孝廉 C、 茂才 D、 明經 E、 童子郎
【答案解析】:答案選ABCDE。察舉制的科目非常繁多,主要有“賢良方正”“孝廉”“茂才(秀才〉”“明經”“童子郎”等科。參見教材P35。
4、察舉制最主要的標準是( CE)。
A、 身體素質 B、 心理素質 C、 道德品行 D、 家世背景 E、 人文素養
【答案解析】:答案選CE。察舉制最主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行和人文素養,以這兩條標準薦舉的士人也最多。參見教材P36。
5、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有(BCDE )。
A、 對人才進行品評的權力過于分散 B、 直接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C、 家世標準反映了在政治和經濟上均占優勢的世族大家的需要 D、 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
E、 世族掌控中正官時更難對被選任者做出客觀公正的品評
【答案解析】:答案選BCDE。九品中正制對人才進行品評的權力過于集中,大權集中于中正官一人之手,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難免出現中正官一人主觀臆斷的現象。參見教材P39。
6、自隋唐建立科舉制度到清末廢科舉,歷朝歷代所設的考試科目非常繁多,且不斷有增減,主要科目包括(AE )。
A、 制科 B、 常科 C、 騎射 D、 文法 E、 行卷
【答案解析】:答案選ABE。歷朝歷代科舉制度主要科目包括常科、制科、行卷。P41、42。
7、英國文官錄用考試的類型有(BCDE )。
A、 內部篩選型考試 B、 公開競爭型考試 C、 有限性競爭考試 D、 鑒定考試
E、 特種考試
【答案解析】:答案選BCDE。英國文官錄用考試有四種類型:公開競爭型考試,凡符合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有限性競爭考試,只適用于部內人員職務晉升,限部內某類或某級人員參加;鑒定考試,主要是對應試人員的體格、性格進行鑒定考察,并進行合格考試;特種考試,是對一些已獲得專業學歷或專業資格的人員進行的任用考試。參見教材P43。
8、美國聯邦公務員錄用一般要經過( ACDE)。
A、 招考 B、 報考 C、 考試 D、 選用 E、 試用
【答案解析】:答案選ACDE。美國聯邦公務員錄用一般要經過四個步驟,即招考、考試、選用、試用,每個步驟都有具體的規定。參見教材P44。
9、人員素質測評標準體系的作用有( ABCD)。
A、 有利于將人員和崗位連接起來 B、 有利于測評的客觀性 C、 有利于測評主體統一認識 D、 有利于測評主體對人員和工作深入了解 E、 有利于測評客體的創新及發展
【答案解析】:答案選ABCD。建立人員素質測評標準體系有利于將人員和崗位連接起來;有利于測評的客觀性;有利于測評主體統一認識;有利于測評主體對人員和工作深入了解。參見教材P61、62。
10、不同職位、不同行業、不同文化環境中的勝任特征模型是不同的,最常見的勝任特征主要分為(ABCDE )。
A、 成就特征 B、 影響特征 C、 管理特征 D、 認知特征 E、 個人特征
【答案解析】:答案選ABCDE。不同職位、不同行業、不同文化環境中的勝任特征模型是不同的,對大部分行業而言,其工作成功最常見的有20個勝任特征,主要分為六大類:其一,成就特征;其二,助人、服務特征;其三,影響特征;其四,管理特征;其五,認知特征;其六,個人特征。參見教材P75。
三、 判斷題
1、素質是帶有根本性的品質,即反映一事物的本質屬性的成分或特征。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正確。參見教材P2。
2、人員素質測評的鑒定功能是指根據測評結果對被測評者未來的行為表現進行預言,即為被測評者在實際工作崗位和業績上所能達到的程度的預測,提供豐富而客觀準確的有關個體(或群體)當前發展水平的信息。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錯誤。本題是考查預測功能的概念,參見教材P11。
3、相對于前代的宗法等級制度下的那種純粹以血緣關系為標準的選官方式而言,察舉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正確。參見教材P36。
4、由于漢朝奉行以孝治天下,道德品行就成了一條重要測評標準。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正確。參見教材P36。
5、世族大家對官位的壟斷,致使九品中正制徹底失去了作為一種選才手段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正確。參見教材P38。
6、英國文官錄用程序比較嚴格,但是在進行筆試和面試以及各種考查以后,考選委員會不再進行終選面試。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錯誤。英國文官錄用程序比較嚴格,在進行筆試和面試以及各種考查以后,考選委員會還要進行終選面試,最后評定分數。參見教材P44。
7、操作主義理論對于過于抽象的定義或者定義不明確的概念,很難在操作中測量。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正確。參見教材P47。
8、美國公務員考試錄用率很高,通過考試的60%的人,將全部被錄用。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錯誤。美國公務員考試錄用率很低,每年約有170萬人參加考試,有60%的人能通過考試,但被錄用的則很少。參見教材P45。
9、生理素質是以心理素質為基礎的。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錯誤。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參見教材P64。
10、指標的內容設計是建構整個指標體系的基礎,這樣設計好的指標體系是完備的,能用于測評的實際操作過程。
N、 錯 Y、 對
【答案解析】:錯誤。指標的內容設計是建構整個指標體系的基礎,但這樣設計好的指標體系還是不完備的,不能用于測評的實際操作過程,而人員素質測評指標的量化則是賦予指標體系可考功能的重要步驟。參見教材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