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自考試題 >> 瀏覽試題

2009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及答案

2018/2/5

全國2009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37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 B  )0-6

A.唯物主義思想                          B.辯證法思想

C.可知論思想                            D.決定論思想

2.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 C  )1-37

A.廣延性                                B.存在性

C.物質性                                D.可知性

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 )1-35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

C.物質和時空的關系問題                  D.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

4.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 D  )1-48

A.聯系的                                B.精神的

C.發展的                                D.實踐的

5.唯物辯證法有兩個總特征,一個是普遍聯系的觀點,另一個是( B  )1-51

A.質量互變的觀點                        B.永恒發展的觀點

C.對立統一的觀點                        D.辯證否定的觀點

6.提示事物發展趨勢和道路的規律是( A  )1-56

A.否定之否定規律                        B.質量互變規律

C.對立統一規律                          D.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規律

7.在客觀規律面前,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在( D  )1-86

A.人可以創造規律                        B.人可以消滅規律

C.人可以改變規律                        D.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8.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 C  )2-93

A.唯物論的觀點                          B.辯證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                            D.可知論的觀點

9.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B )2-94

A.認識中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B.認識中“源”和“流”的關系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

10.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在比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的降落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說法。這件事說明( D  )2-117

A.真理是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B.真理是由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過程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

11.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D )3-134

A.地理環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產方式

12.生產力范疇反映的是(  C )3-137

A.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B.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C.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D.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關系

13.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表現為,它是階級社會發展的( D  )3-157

A.唯一動力                              B.最終動力

C.根本動力                              D.直接動力

1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還因為( A  )3-174

A.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B.人民群眾的一切活動都能推動歷史進步

C.人民群眾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眾的活動是不受歷史條件制約的

15.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

A.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C.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矛盾                  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16.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是(  B )4-191

A.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B.價值規律

C.剩余價值規律      D.貨幣流通規律

17.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  B )4-199

A.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B.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C.勞動過程和勞動力價值創造過程的統一   D.勞動過程和舊價值轉移過程的統一

18.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4-209

A.政黨制度                              B.三權分立制度

C.國家制度                              D.選舉制度

19.產業資本循環中生產剩余價值的階段是(  B )5-225

A.購買階段                              B.生產階段

C.銷售階段                              D.流通階段

20.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B  )5-233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是由于把剩余價值看作是( C  )5-239

A.不變資本的產物                        B.可變資本的產物

C.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                    D.全部所費資本的產物

22.商業資本所獲得的利潤相當于( A  )5-249

A.平均利潤                              B.超額利潤

C.壟斷利潤                              D.企業利潤

23.資本主義地租是(  C )5-256

A.農產品價值低于生產價格的差額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潤

C.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                D.農業工人創造的全部剩余價值

24.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的主宰者是( D  )6-270

A.產業資本家                            B.商業資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頭

25.資本輸出的兩種基本形式是( A  )6-284

A.借貸資本和生產資本輸出                B.借貸資本和商品資本輸出

C.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輸出                D.貨幣資本和生產資本輸出

26.資本主義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會力量是( A  )6-299

A.無產階級                              B.科學技術

C.巨大的社會財富                        D.社會化的生產力

27.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的標志性著作是( C  )7-305

A.《資本論》                             B.《德意志意識形態》

C.《共產黨宣言》                         D.《反杜林論》

28.在蘇維埃俄國提出并領導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是( A  )7-310

A.列寧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29.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A  )7-323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C.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D.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

30.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是( B  )0-22

A.消滅等級制度,實現人人平等            B.推翻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

C.消滅貧富懸殊,實行平均主義            D.取消按資分配,實行按勞分配


[NextPage]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選項中,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基本組成部分的有(  BCD )0-5

A.民主社會主義                          B.科學社會主義

C.馬克思主義哲學                        D.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32.下列選項中屬于唯物主義基本形態的有(  ACD )1-37

A.樸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3.下列選項中,體現量變的積累引起質變這一哲學道理的有(  ACD  )1-66

A.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C.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D.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項屬于黨的思想路線內容的有( ABCD  )2-125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5.下列各項屬于生產關系內容的有(  ABCD )3-139

A.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

C.產品的分配方式                        D.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

36.貨幣的基本職能有(  AB  )4-189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貯藏手段

37.以機器設備形式存在的資本,屬于(  AC  )5-229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固定資本                              D.流動資本

38.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  )6-281

A.稅收政策                              B.公開市場業務

C.再貼現利率政策                        D.最低準備金率政策

39.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合理性表現在(  AB  )7-304

A.它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     B.它認為資本主義必須要為一種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經濟根源     D.它認為無產階段是埋葬資本主義的革命力量

40.下列各項屬于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的有(  ACD  )8-341

A.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物質財富極大豐富      B.實行社會公有制和按勞分配

C.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D.階級消滅和國家自行消亡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重要意義。1-40

答:列寧指出:“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簡言之,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列寧的物質定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它指出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實在,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質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局限性。

 

42.簡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含義及二者的關系。2-106

答: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各個片面、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的反映。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的兩個階段,它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它們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聯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2)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43.簡述劃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4-201

答: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是馬克思的重要理論貢獻,它的意義在于:

(1)進一步揭露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說明剩余價值不是由全部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工人的剩余勞動是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

(2)為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根據,正確地表明資本主義剝削程度的是剩余價值率。

 

44.簡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6-277

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即資本主義的國家與壟斷資本相結合的資本主義,這種結合有多種形式,并且這些具體形式還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變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則可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1)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也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國有經濟、國有企業。

(2)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也即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國有資本與私人資本結合在一個企業中的經濟形式。

(3)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也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私人企業的外部起作用,通過種種方式來促進、誘導私人企業向既定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調節。

 

45.簡述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7-326

答:

(1)在這些國家里大力發展生產力,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2)在這些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與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3)這些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是在與資本主義國家并存的環境下,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中曲折前進的,面臨著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

(4)這些國家的執政黨和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對社會主義建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利用,需要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意義。3-135

答: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就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先進的或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社會向前發展;

2、落后的或錯誤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消極的阻礙作用,延緩社會的發展進程。

二、觀念形態的文化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

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體現民主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7.試述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5-230

答:(1)資本周轉速度對年剩余價值量有影響作用。

產業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影響到一定數量的預付資本在一定時期內所能帶來的剩余價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預付資本中的可變資本是剩余價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可變資本周轉的速度越快,帶來的年剩余價值總量就越多。

(2)資本周轉速度對年剩余價值率有影響作用。

產業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影響到一定數量的預付資本的年剩余價值率的高低。資本周轉速度越快,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就越多,年剩余價值總量越多,年剩余價值率就越高。


查看答案

關于網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湖北自考服務中心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区|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强迫的护士bd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 国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婷婷色综合五月第四人色阁| 一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快拨出来老师要怀孕了|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一级特级aaaa毛片免费观看 |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8|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bwbwbwbwbwbw精彩| 波多野结衣按摩|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神马| 健身私教弄了好多次|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好男人资源在线手机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777777农村一级毛片|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爸爸的朋友10整有限中字|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一a一片一级一片啪啪|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