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自考試題 >> 瀏覽試題

2010年10月自考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試題及答案

2018/1/3

全國2010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88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美國特殊教育專家柯克和葛拉格將特殊兒童分為五大類:(  A  )

A.心智偏異、感覺障礙、溝通異常、行為異常和多重障礙與重度障礙

B.心智偏異、思維障礙、溝通異常、情感異常和多重障礙與重度障礙

C.心智偏異、感覺障礙、思維異常、行為異常和多重障礙與重度障礙

D.心智偏異、反應障礙、溝通異常、行為異常和多重障礙與重度障礙

2.學前教育機構中生理發展障礙兒童除了視覺障礙、聽覺障礙外,還包括部分(   B  )

A.弱智兒童                                                   B.病弱兒童

C.自閉癥兒童                                                D.多動癥兒童

3.回歸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資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D  )

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加拿大

4.低視力指雙眼中優勢眼的最佳矯正視力為(  D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視覺障礙兒童(  A  )

A.興趣不廣泛                                                B.活潑

C.好動                                                          D.愛提問

6.人類所能聽到的聲音強度介于(  B  )

A0-120分貝                                                 B0-130分貝

C0-140分貝                                                 D0-150分貝

7.以下幾種語言異常的表現中,屬于構音異常的是( B   )

A.口吃                                                          B.整體性的語音不清

C.共鳴異常                                                   D.音調異常

 

8.傳統的語言障礙研究中,語言障礙主要指(   C )

A.清晰度障礙                                                B.流利障礙

C.語義障礙                                                   D.音質障礙

920世紀50年代,受學習行為理論影響,研究者傾向認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B )

A.患者的語言編碼過程                                  B.學習

C.壓力                                                          D.神經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閉癥兒童機械模仿別人的“鸚鵡式語言”屬于(   B  )

A.語言缺乏                                                   B.存在質量差別的語言

C.語言發展遲緩                                            D.語言發展中斷

11.缺乏交會性注意是孤獨癥兒童的一大行為特征,這是指(  C   )

A.孤獨癥兒童無法在交流的時候對交流對象集中注意

B.孤獨癥兒童不具有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

C.孤獨癥兒童無法與他人一起將注意力匯聚在同一注意對象上

D.孤獨癥兒童在日常會話中無法集中注意

12.當孤獨癥兒童上下揮動手臂時,教他認識“上”和“下”概念;當他擺弄玩具時,教他給玩具命名,認識玩具的形狀、顏色特征等。教師采用的干預方法是(  B  )

A.感知覺統合訓練                                         B.體驗性認知學習訓練

C.行為矯治訓練                                            D.多種感官學習訓練

13.強調行為前的刺激與反應的關系,強調積極的行為強化對兒童行為改變的影響的是(  B  )

A.認知學派                                                   B.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C.精神分析學派                                            D.環境壓力理論

14.興奮劑類藥物,如利他林,米拉脫林,泰必利等,輔助治療兒童的(  A  )

A.多動癥                                                       B.孤獨癥

C.弱智                                                          D.語言障礙

15.發散的類別或方面是指發散性思維的(   C  )

A.穩定性                                                       B.獨創性

C.變通性                                                       D.獨立性

 

16.近代對特殊才能測驗的編制,首推(  B  )

A.瑞文                                                          B.桑代克

C.韋克斯勒                                                   D.西索

17.在幼兒園中,教師根據超常兒童已有的水平,為其提供更高的、更復雜的數學學習。該兒童很小年紀就已經完成了高年級的課程。該教師針對超常兒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C  )

A.內容精深化                                                  B.加深學習

C.加速學習                                                   D.內容新穎化

18.重視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將心理治療的過程,當做是治療者為當事人設置的一種自我成長的教育機會,這屬于哪個學派的游戲治療理論?( A   )

A.人本主義學派                                            B.行為主義學派

C.精神分析學派                                            D.認知主義學派

19.游戲治療的目的是(  B  )

A.重過程,不追求結果                                  B.追求一定的結果

C.追求快樂、娛樂                                         D.釋放問題、放松

20.關于“游戲治療中的限制”,正確的觀點是(  C  )

A.允許幼兒從游戲室帶走玩具

B.在游戲治療室里,重點在于設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過程

C.限制的目的是對兒童進行保護

D.游戲治療應盡量給兒童更多的自由,不應有任何限制


[NextPage]

21.下列哪一項屬于游戲治療中所擺放的非結構式玩具?(  A )

A.沙、水、紙、油泥、繪畫的顏料及筆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C.汽車、輪船、卡車等交通工具                    D.槍、刀、拳擊袋、錘子

22.語言矯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環節,這一原則是(   B )

A.可行性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個別化原則                                                D.兼顧個人與集體原則

23.通過口語表達、寫、畫、講故事及學習唱歌等多種活動,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語言。這種方法屬于(  C  )

A.多重刺激法                                                B.自然情境法

C.全面交流法                                                D.日常交往法

24.當兒童表現出不良行為時,教師及時暫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強化物以阻止或削弱這種不良行為的再現,這種行為矯正方法是(  B )

A.消退法                                                       B.隔離法

C.代幣制                                                       D.塑造法

25.每次強化所要求的反應數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預測地變化著,這種強化叫(  C  )

A.區別強化                                                   B.固定比例強化

C.可變比例強化                                            D.連續強化

26.玩大型玩具時,一名幼兒看到另外一名幼兒“插隊”,但“插隊”的孩子一直沒有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他也學會了“插隊”。這是模范和示范達到的(  B  )

A.獲得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C.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為效果

27.一體化教育環境中,正常兒童與特殊兒童發展水平不一,這就決定了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兼顧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顧正常兒童利益,同時又要滿足班級內特殊兒童的個人需要。這一原則是(  D  )

A.差異性原則                                                  B.全面性原則

C.整合性原則                                                D.融合性原則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8.簡述學前兒童發聲異常的分類。

答:1、音調異常。2、音量異常。3、音質異常。4、共鳴異常。

29.簡述智力落后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

答:1、個別化原則。2、量力性原則。3、整合性原則。4、反復性原則。

30.學前超常兒童成材需要什么樣的家庭環境?

答:1、能提供充足而適應的材料和活動。2、尊重兒童的特點。3、創造求知的氣氛。4、保護孩子的好奇心。5、家庭氣氛和諧。

31.簡述阿克瑟萊恩游戲治療的主要觀點。

答:1.游戲治療室一種兒童自由游戲的活動過程,而不是一個矯治的過程。2.良好的環境和充分尊重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成長潛力自然發展。3.相信兒童由自我導向、自我治療的能力。4.治療者不再是醫生、專家,而是以教師、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現。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

32.試用“心因論”、“身因論”和“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論”觀點分析孤獨癥產生的原因。

答:1.“心因論”觀點認為孤獨癥是因為兒童生活在充滿威脅和缺乏母愛的環境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教養態度與孤獨癥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這一觀點得到了精神分析學派觀點的支持。2.“身因論”觀點認為孤獨癥的產生源于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機能障礙、感覺器官機能失調及生化因素。3.“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論”觀點認為孤獨癥的產生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處于相對不利環境如移民兒童具有較高的孤獨癥發病率。兒童缺乏與外界的溝通,過多或過分的負強化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兒童來說,極易成為孤獨行為的誘發因素。

33.試論語言矯治的主要方法。

答:1.兒歌故事法。二個故事等文學作品對語言矯治由特殊功能,可以彌補兒童語言經驗不足,促使兒童掌握語言形式和運用語言,并促進兒童情感、認知、社會化等方面共同發展。2.全面交流法。語言屬于符合的一種,符號活動之意義的產生、傳達、闡釋過程除語言符號外,還包括繪畫、舞蹈、音樂符碼、文化符碼、醫學符號、動作符號乃至嗅覺符號、觸覺交流等,各種符號系統之間存在一種共性,其他符號的學習與語言符號系統的發展能夠相互促進。3.多重刺激法。根據感官代償作用,如觸覺可以代替聽覺,強調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同時給予兒童多種刺激,以提高兒童的語言學習效果。4.日常交往法。通過日常交往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并以培養日常交往能力為目標。5.自然清凈法。兒童通過真實的生活經驗來學習語言,語言矯治應著眼于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矯治中盡量使用真實物體與真實環境,教師應結合幼兒園的環境及各種活動,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語言。6.游戲法。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游戲情境能有效激發孩子講話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

34.試論學前特殊兒童行為矯正的有關理論。

答:1.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由俄國生理學家巴普洛夫提出。狗進食前,給予鈴聲刺激,反復多次以后,即使不給狗喂食,只給鈴聲刺激,它也會分泌唾液。表明:通過依靠刺激可以塑造行為。如果我們要形成兒童的某些行為,就要給予強化。2.操作性條件反射。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動物對環境刺激發生多種反應,當某一種反應被強化,就會增加這種反應再發生的可能性。兒童的很多行為是在操作性條件反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3.認知行為矯正理論。代表人物貝克。這種理論試圖通過矯正人的不良認知方式,以達到改變行為的目的。不良認知是指不正確的思想、觀點、認識,這往往是導致行為問題的根源。認知療法的關鍵在于辨認和矯正兒童不良的認知。4.觀察學習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認為兒童的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獲得,即兒童不必直接對刺激作出反應或直接體驗強化,只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別人的行為就能夠產生新的行為或使自己原來的行為發生改變。

四、應用題(本大題共9)

35.如何選擇學前特殊兒童一體化教育的安置形態?請舉例說明三種安置形態。

答:1.選擇安置形態時要考慮幾個問題:a.特殊兒童的特點。b.學前教育機構的特點。c.師資的特點。d.特殊兒童家長的觀念。2.安置形態主要有三種。a.隨班就讀與個別幫助相結合的安置形態。b.設立中心的安置形態(舉例說明)。c.對口活動的安置形態(舉例說明)。


查看答案

關于網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湖北自考服務中心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亚洲成人网在线|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大胆欧美艺术337p|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寡妇偷人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黄色电影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欧美人妖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一级日本强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一本加勒比hezyo东京re高清|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热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qvod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极上セレブ妇人北条麻妃bt| 午夜看黄网站免费| 综合网激情五月|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