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學前教育史試題
課程代碼:00402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原始社會兒童教育的手段是(C)上卷1-7
A.生活經驗 B.專門場所
C.言傳身教 D.專門人員
2.據史籍,有記載的胎教,最早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______時期。(A)上卷1-39
A.西周 B.東周
C.戰國 D.春秋
3.下列教育思想家中,有豐富太子教育的實踐經驗的是(D)上卷2-61
A.顏之推 B.王守仁
C.朱熹 D.賈誼
4.癸卯學制規定蒙養院的師資稱(B)上卷3-87
A.教習 B.保姆
C.乳媼 D.節婦
5.提出創立人本院對孕婦進行集體胎教的主張的是(A)上卷3-94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蔡元培 D.惲代英
6.在我國最早介紹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是(C)上卷5-118
A.康有為 B.譚嗣同
C.志厚 D.惲代英
7.下列幼稚園中,由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的幼稚園是(D)上卷5-130
A.香山慈幼院 B.鼓樓幼稚園
C.大同幼稚園 D.廈門集美幼稚園
8.蔡元培設想通過胎教院、育嬰院、______三級機構實施學前兒童美育。(A)上卷7-163
A.幼稚園 B.蒙養院
C.養蒙園 D.慈幼院
9.提出大中城市基本滿足幼兒接受教育的要求,廣大農村地區積極發展學前一年教育的文件是(C)上卷11-260
A.《兒童權利公約》
B.《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
C.《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D.《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
10.我國幼兒園的主要收托形式是(D)上卷11-268
A.寄宿制幼兒園 B.幼兒學前班
C.幼兒混合班 D.全日制幼兒園
11.實施“農夫—軍人”的家庭教育是古羅馬哪個時期的學前教育(A)下卷3-315
A.共和前期 B.共和后期
C.帝國前期 D.帝國后期
12.下列哪一項是古代斯巴達和雅典學前教育的共同點(C)下卷3-314
A.培養目標都是英勇善戰的戰士
B.教育內容包括音樂欣賞
C.教育在家庭中進行,母親是天然的教師
D.教育方法注重和諧、靈活和溫情
13.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學前教育思想的人是(A)下卷3-320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昆體良 D.蘇格拉底
14.福祿倍爾幼兒園的引進,致使法國學前教育機構明顯地形成了雙軌制,普通民眾的兒童所進入的是條件差的(B)下卷5-370
A.編織學校 B.托兒所
C.幼兒園 D.免費幼兒園
15.下列哪個理論認為教育過程必須從一些最簡單的因素開始,逐步提高兒童的認識水平? (C)下卷6-430
A.道德教育 B.自然教育
C.要素教育 D.活動教育
16.母育學校是哪個國家的重要學前教育機構?(B)下卷7-460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17.“教育的民族性原則”是哪位教育家的重要教育思想?(B)下卷5-384
A.別茨考伊 B.烏申斯基
C.馬卡連柯 D.克魯普斯卡婭
18.皮亞杰兒童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A)下卷8-530
A.發生認識論 B.泛智論
C.要素教育論 D.感官教育論
19.反對將童年僅僅看成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忽視童年期自身價值的觀點見于蘇聯1989年制定的(D)下卷7-473
A.《幼兒園規程》 B.《托兒所—幼兒園統—教學大綱》
C.《關于學前教育的宣告》 D.《學前教育構想》
20.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開辦“兒童之家”的教育家是(B)下卷8-515
A.愛倫·凱 B.蒙臺梭利
C.福祿倍爾 D.伊麗莎白·皮博迪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21.除“三母”外,宮廷中還為幼小的太子設__乳母____,以其乳汁喂太子。上卷1-38
22.朱熹提出,15歲以前的兒童,主要就兒童日常生活接觸到的“__眼前事__”去教他們。上卷2-73
23.外國教會在我國最早設立的幼兒教育機構是_幼稚園_____。上卷4-99
24.毛澤東稱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_蔡元培_____。上卷7-158
25.陶行知指出幼稚園的新大陸在工廠和__農村____。上卷7-185
26.1989年,國家教委頒發《_幼兒園工作規程___》,廣泛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辦園的積極性,形成了國家、單位、集體、個人辦園的新格局。上卷11-258
27.古羅馬教育家__昆體良____竭力反對兒童教育中的體罰現象,并為之列舉了五大罪狀。下卷3-331
28.西歐中世紀基督教會的兒童觀包括_性惡論_____與預成論。下卷3-333
29.為了發展兒童的認識能力,福祿倍爾為幼兒設計了被稱為“_恩物_____”的一系列玩具。下卷6-449
30.盧梭認為,人的教育來自于三個方面:_自然_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下卷6-414
31.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使每一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__有準備____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自我發展的自由”。下卷8-518
32.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運動影響,出現__自由主義____保育思想。下卷7-486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3.《童蒙須知》上卷2-74
答:
朱熹編訂的《童蒙須知》是他為兒童制定的習學“眼前事”的具體標準和要求。
在行為習慣方面,要求兒童“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要嚴格地、不間斷地對兒童進行各種行為習慣的訓練,使之“積久成熟”。
在學習習慣方面,要求“凡讀書,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
在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上,《童蒙須知》上規定了詳盡的行為準則,稱為“應對、進退之節”。
34.藝友制 上卷7-189
答:
藝友制便是學生(稱藝友)與有經驗的教師(稱導師)交朋友,在實踐中學習當教師,方法是邊干邊學。
35.“白板說” 下卷6-401
答:
在人的意識中沒有先天的思想觀念,人的心靈原來就像一塊白板,人生下來時是一片空白,一切思想觀念都是后天獲得的,都是從后天經驗中獲得的。
36.日本《幼兒園保育及設備規程》 下卷5-396
答:
這是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個幼兒園教育法令,它對日本幼兒園的設施、設備、保育內容及保育時間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從而奠定了日本學前教育體制的基礎。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37.簡述清末日本學前教育與西方學前教育對中國學前教育的不同影響。上卷5-114
答:
(1)引進日本的學前教育。
中國的學前社會教育機構,產生于清末,實為舶來品,主要來自日本。20世紀初,清政府實行“新政”,確定了教育要向日本學習的政策。20世紀初便掀起了一個留學日本和官員對日本考察的高潮。
(2)傳教士輸入西方學前教育思想。
在中國蒙養院建立以前,西方傳教士早已在中國首創了幼稚園,并且把西方學前教育思想介紹到中國。
38.簡述陳鶴琴課程思想的主要內容。上卷7-195
答:
(1)課程應為目標服務
(2)課程應以自然和社會為中心
(3)課程應實驗“整個教學法”
(4)課程應當采用游戲式、小團體式等的教學方法
(5)課程應當有考查兒童成績的標準
39.簡述歐文幼兒學校產生的原因及其意義。下卷5-355
答:
原因:
(1)由于工人階級居住條件惡劣,狹小的空間和簡陋的家庭設備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孩子的父母們為生活所迫,忙于賺錢養家,很少有時間、精力考慮子女的教養和教育;(3)由于父母的無知,完全不懂如何對待孩子,在養護和教育孩子方面沒有正確的方法,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身體的發育。
意義:
(1)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歐文提出建立幼兒學校的必要性,主張通過幼兒學校的教育,給幼兒打下合理的性格基礎。
(2)歐文認為,孩子的性格在入小學前基本成型,所以學齡前教育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兒童健康性格的形成。
(3)他明確地指出,幼兒學校的教育目的就是為形成兒童合理的性格奠定基礎。
40.簡述杜威活動教學的主要特點。下卷8-510
答:
(1)以表現和培養兒童的個性為主,即教學中注意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以兒童自由活動的形式進行;
(3)兒童從自己的活動、自身經驗中學習;
(4)教學從兒童當前的實際需要出發,也就是說兒童需要學習什么,教學就要適時地提供給他這方面的知識,一切都要從兒童的需要出發。
五、論述題(本大題12分)
41.試論述二戰后日本學前教育立法的進程、主要內容及其對學前教育發展的促進作用。
下卷7-489
答:
一、194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戰后最重要的教育立法《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
1、《教育基本法》確定教育要采取尊重學術自由、機會均等的方針。
2、實行男女同校和九年制義務教育。
3、規定了教師必須履行的職責、應該享受的權利和待遇。
4、也有鼓勵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條款。
二、根據《學校教育法》等文件的精神,文部省于1948年3月頒布《保育大綱》。1956年,對《保育大綱》進行修訂,在此基礎上推出《幼兒園教育大綱》。1964年,為配合“人才開發”政策,文部省再次修訂并頒布了《幼兒園教育大綱》。
三、1989年3月15日,根據60年代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科技的進展及幼兒教育的發展,日本頒布了一個新的《幼兒園教育大綱》。
1、該大綱依據“幼兒園教育是通過環境進行的”的道理,規定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努力促進幼兒的主體性活動;以指導游戲為中心;指導方法須結合每個幼兒的特點。
2、還將幼兒園教學內容由原來的六個方面改為: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表現。
總的來看,新大綱將幼兒園方針、任務的規定比以前較為簡明,力圖更符合當代社會對幼兒培養規格的需要。
六、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2分)
42.根據下列材料,分析外國教會在華興辦幼稚園的實質及其對中國學前教育的影響。
上卷4-99
[材料]
“幼稚之年,正就我范圍之時”,“上帝之寶座,可藉教師之講臺而至者,藉兒童之游戲而亦至”。
“欲定民主國民之根基,除幼稚園外,無他術也;欲使街巷頑童、家中劣子,成為安分之小國民,除幼稚園外,亦無他術能收效若是之速也”。
答:
一、設立幼稚園的實質
1、以基督精神奴化中國人的思想,培養高級治華代理人,是帝國主義在華興辦文化教育事業的終極目的。
2、歐美國家在中國設立幼稚園,均通過教會來組織,這些幼稚園外國化嚴重,企圖以西方的物質文化生活方式征服中國兒童;
3、另外宗教色彩濃厚,希望中國兒童從小就忠于基督,成人以后便可以服服帖帖地受洋人擺布。牧師梅因曾頗有把握地說,如果給他機會訓練兒童一直到7歲,便可以保證使兒童以后對教會一直保持忠誠。
二、對中國學前教育的影響
1、大約19世紀80年代,西方教會在中國沿海福州、寧波開始興辦學前教育機構,以后教會辦的幼稚園逐漸增多。
2、實施的是兒童未入小學前的學齡前教育,用日常兒童生活中耳、目、手等感官所能直接接觸到的事物,予以感性知識的訓練,為進入小學打好基礎。
3、1922年中華基督教教育調查團的報告,基督教教會學校在“五四”運動前夕共7382所,其中幼稚園139所。南京女師1924年調查,全國有幼稚園190所,其中教會辦的156所,占全國總數的80%。可見,外國人在中國辦的幼稚園的地位。這些幼稚園還通過各種途徑,對中國人自辦的幼稚園施加影響,造成幼稚園教育的“外國化”傾向。
4、西洋宗教式幼稚園,實行洋化教育,玩外國玩具,唱外國歌曲,孩子不過中國國慶節,卻過圣誕節,甚至吃點心也要外國貨。如此培養,無疑是訓練小基督徒。但是它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更符合兒童年齡特點,兒童在園生活是天真爛漫的,他們與保姆的關系也是比較融洽的。然而,這種幼稚園卻難于與中國的蒙養院接軌,二者同時并進,幾乎不發生關系,卻是日本式的幼稚教育模式更容易被中國人吸收。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民國八年、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