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鄧小平指出我國實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符合( )
A.馬克思主義觀點B.精兵簡政原則 C.市場經濟要求D.中國實際
2.我國憲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是( )
A.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B.基層政權組織C.基層社會團體D.基層黨組織
3.建國初期《共同綱領》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是( )
A.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B.各級人民政府
C.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D.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
4.中央明確提出實行黨的“一元化和黨政不分”,是在( )
A.1949年
B.1958年
C.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
D.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后
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 )
A.民主制原則
B.集中制原則
C.民主集中制原則
D.分權原則
6.我國作出“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規定的法律是( )
A.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B.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C.1982年憲法
D.1979年《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7.最早規定新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普選制的是( )
A.1949年的《共同綱領》
B.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C.1953年的《選舉法》
D.1954年的《憲法》
8.1953年2月通過新中國第一部《選舉法》的是( )
A.中共中央委員會
B.政務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D.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9.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是( )
A.三權分立的關系
B.相互制衡的關系
C.監督與被監督關系
D.相互監督的關系
10.有權提出國家副主席候選人的是( )
A.國家主席
B.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全國人大主席團
11.縣級以上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每屆的任期為( )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12.罷免省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權力歸( )
A.同級人民代表大會
B.同級人大常委會
C.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
D.下一級人民政府
13.1989年發布對北京市九個區(全市共有10個區)實行戒嚴命令的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B.國家主席
C.北京軍區司令員
D.國務院
14.下列國家元首中兼任政府首腦的是( )
A.法國總統
B.美國總統
C.中國國家主席
D.俄羅斯總統
15.中央明確提出以“轉變政府職能”作為行政機構改革的關鍵是在( )
A.1982年黨的十二大
B.1987年黨的十三大
C.1992年黨的十四大
D.1997年黨的十五大
16.按《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務院各部委的設立是由( )
A.國務院總理決定
B.國務院總理提出,全國人大決定
C.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D.中央組織部提出,全國人大決定
17.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 )
A.行政規章
B.地方性法規
C.行政法規
D.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18.各級地方政府的最高權源是( )
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法
B.憲法
C.民法
D.選舉法
19.我國最早建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是( )
A.廣西壯族自治區
B.西藏自治區
C.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D.內蒙古自治區
20.我國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主要標志是( )
A.多黨合作
B.政治協商
C.民族區域自治
D.基層民主
21.我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時間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31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22.我國領導人首次提出“一國兩制”這一概念的時間是( )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
23.我國國家公務員是指( )
A.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
B.各級政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C.各級國家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D.各級政府任命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24.我國法律規定擔任法官必須年滿( )
A.18周歲
B.20周歲
C.23周歲
D.25周歲
25.兩審終審制意味著( )
A.一個案件必須經過兩個法院的審判
B.一個案件必須經過兩級法院的審判
C.檢察院如果確認一審有錯誤,可以要求同級法院二次審判
D.一個案件經兩級法院審判即告終結
26.現行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7.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
中設立的組織稱為( )
A.黨委
B.臨時黨委
C.黨組
D.黨團
28.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 ( )
A.中央委員會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D.中央書記處
29.政協地方委員會受全國委員會的( )
A.領導
B.指導
C.管理
D.監督
30.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 )
A.政黨聯盟組織
B.階級聯盟組織
C.統一戰線組織
D.愛國主義組織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當代中國選舉制度的原則是( )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普遍原則
B.選舉的平等原則
C.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原則
D.舉手投票和無記名投票相結合的原則
E.秘密投票的原則
32.全國人大常委會擁有的權力有( )
A.監督權
B.人事任免權
C.國家重大事項的決定權
D.國家立法權
E.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33.1982年起我國實行限任制的最高領導職務是
A.國家主席、副主席
B.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
C.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
D.國家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
E.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34.在我國行使民族自治權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A.自治區
B.自治縣
C.自治市
D.民族鄉
E.自治州
35.我國的民兵分為
A.武裝民兵
B.基干民兵
C.脫產民兵
D.普通民兵
E.文職民兵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毛澤東關于人民民主專政思想的主要論述。
37.簡述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
38.簡述行政長官在特別行政區中的地位。
39.人民政協與人民代表大會都對國家機關實施監督。兩者在性質上有什么重要區別?
40.在國企改革中如何解決新三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老三會(黨委會、工會、
職代會)的關系。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試述我國地方政府實行的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內容和意義。
42.簡要論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實現對國家生活的領導。
43.某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將評議副市長,要求副市長向該市人大常委會述職
并接受評議。該消息披露后,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同的反響。有人認為,人大應切實履
行其監督政府的職能,這樣做有利于規范政府的行為;有人認為人大“管頭管腳”,不
利于調動行政首長的積極性。請結合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知識并聯系實際就
此作出分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D 2.A 3.D 4.B 5.C
6.C 7.A 8.C 9.C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16.B 17.A 18.B 19.D 20.C
21.D 22.D 23.B 24.C 25.D
26.C 27.C 28.A 29.B 3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 B C E 32.A B C D E 33.A B C E 34.A B E 35.B D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毛澤東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關于人民民主專政思想的主要論述有:1939年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提出了“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口號,隨后在《新民主主義論》 和《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提出,新中國應當建立一個以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為基礎而 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的國家。1949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主張。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提出總結我們的經驗就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
37.(1)地方各級人大(省、市、縣、鄉)是當代中國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與全國人大一起構成了我國國家權力機關體系;(2)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內統一行使地方國家權力,在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中居于首要地位;(3)地方各級國家(行政、司法)機關均由本級人大產生并對它負責,接受其監督。
38.(1)行政長官是別行政區的首長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首長,是一身兼二位的地方首長。(2)行政長官是別行政區的全權代表,對外代表特別行政區。(3)行政長官的職權小于原香港或澳門的總督,只代表特別行政區而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
39.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它所實施的監督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權力機關,它所實施的監督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是一種民主監督;是否行使國家權力,是兩種監督形式的最重要區別。
40.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與黨委會、職代會、工會不同,相互不能代替。從《企業法》、《公司法》、《職代會條例》等規定和目前企業實際運作看,“新三會”和“老三會”各具不同的職責,行使不同的權利。但它們同是企業領導體制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國企改革中,可考慮采取雙向進入的辦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在國有和國有控股公司中,黨委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可按照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 還可按法定程序進入監事會;董事會、監事會負責人和總經理可按黨章和有關規定進入黨委會;黨委書記和董事長可由一人兼任,形成公司對重大問題的統一決策機制。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
41.現行憲法和組織法規定,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體制是行政首長負責制,具體說:各級行政首長在本級人民政府的全部工作中負有“三權一責”,即全面領導權;最后決定權;人事提名權;行政首長負全面責任。地方政府組織法又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會議分為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須經政府常務會議或全體會議討論決定。這些規定就從制度上保證了行政首長負責制既能體現民主集中制的集中的一面,又能使集中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以防止行政首長負責制演變成個人獨裁制。這種領導體制是建國以來政府工作經驗的總結,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項重要組織措施。改變了過去政府工作中集體領導,議而不決;集體負責,實際可能是無人負責的現象。
42.黨對國家生活的領導,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政治領導。黨根據在一定時期面臨的革命和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實際的、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政治領導,從根本上說,就是黨代表人民的利益,執行人民的意志,組織引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為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奮斗。(2)組織領導。一方面黨挑選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干部輸送到各級國家機關工作,以保證黨的領導的實現;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從組織上保證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3)思想領導。黨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提高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使之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使每個黨員、群眾都能自覺地為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43.某直轄市人大常委會評議副市長的做法是依法行使權力的體現:(1)從地方人大與地方政府的關系看: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由它產生政府等國家機關。政府等國家機關對人大負責并接受其監督。地方各級人大產生地方各級國家機關,后者對前者負責,并接受其監督。(2)從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看: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監督地方國家機關工作的職權,由人大或常委會選舉產生的副市長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評議行政首長是實踐中創造的一種具體的監督形式,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監督形式。(3)聯系實際:結合有關腐敗案件,說明人大監督對扼制腐敗、加強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