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32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領導科學產生的土壤和源泉是( C )
A.領導工作實踐 B.領導活動規律 C.社會實踐活動 D.管理實踐
2.現代領導活動的矛盾、特點及其規律,領導的各個要素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規律就是領導科學的( B )
A.研究目的 B.研究對象 C.研究方法 D.研究范圍
3.能夠使別人服從或能改變他人思想、行為的力量稱為( C )
A.職位 B.強制力 C.影響力 D.品德
4.從性質上說,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是( D )
A.公仆與主人的關系 B.服務與對象的關系
C.創新與源泉的關系 D.對立統一關系
5.在領導的一般職能中,引導的核心是( B )
A.正確地制定政策 B.正確地規劃目標
C.正確地部署工作 D.正確地提出任務
6.社會主義新時期領導活動的中心環節是( C )
A.決策 B.用人 C.思想政治工作 D.分配
7.關于領導觀念和領導行為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
A.領導觀念和領導行為之間是一種對立統一關系
B.領導觀念產生于一定時代的領導實踐
C.領導觀念和領導行為之間是辯證的關系
D.領導觀念制約著領導行為的結果
8.現代領導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 B )
A.發號施令的活動 B.創造性的活動 C.傳達上級指示的活動 D.協調矛盾的活動
9.當原有決策方案實施后,主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有的決策目標無法實現時,要對原決策目標或方案進行根本性的修正,這就是( C )
A.戰術決策 B.戰略決策 C.追蹤決策 D.經驗決策
10.在現代決策體制中,構成決策中樞系統的是( D )
A.廣大群眾 B.基層領導者 C.中層領導者 D.高層領導者
11.領導者或領導機關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程序和規章被稱為( A )
A.人才選拔制度 B.人才規劃目標 C.人才判斷標準 D.人才使用原則
12.與“終身制”對稱的人才使用制度是( C )
A.交流制度 B.回避制度 C.任期制度 D.退休制度
13.用來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的是( D )
A.習俗 B.價值觀 C.法律 D.道德
14.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實踐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被廣泛地采用的一種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 B )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個別引導法 D.情感交流法
15.呈現為從上到下的“金字塔”形的領導組織結構是( A )
A.直線型領導結構 B.職能型領導結構
C.矩陣型領導結構 D.混合型領導結構
16.根據領導機關中最高決策人的多少來劃分,領導體制可分為( C )
A.集權制與分權制 B.一體制與分離制
C.一長制與委員會制 D.層次制與職能制
17.在領導系統中,高層領導者的主要職責之一是( A )
A.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B.確定戰術策略
C.執行戰略戰術 D.解決具體問題
18.領導集體內部各成員的素質及各種因素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的排列組合方式被稱為( B )
A.領導性格氣質組合 B.領導集體素質結構
C.領導集體的知識結構 D.領導集體的智能結構
19.領導者為達到一定領導目標,按照領導活動的客觀規律性采取的領導方式和手段被稱為( C )
A.領導目標 B.領導職能 C.領導方法 D.領導藝術
20.人們可以從已知事物的發展過程及結果,推測另一個相似事物未來的發展變化過程及結果,這屬于科學預測原理中的( D )
A.連續性原理 B.可靠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相似性原理
21.領導者從領導實踐中獲得的各種感性知識被稱為( A )
A.領導經驗 B.領導科學 C.領導風格 D.領導觀念
22.領導者將自己不愿也不必處理,甚至本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理的繁雜事務交由下屬去處理,這種授權類型是( B )
A.剛性授權 B.惰性授權 C.柔性授權 D.模糊授權
23.領導作風的內在基礎是( A )
A.領導者的態度 B.領導者的學歷 C.領導者的心理 D.領導者的素質修養
24.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原則是( C )
A.為人民服務 B.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C.集體主義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25.在領導工作中,始終被擺在首位的問題是( A )
A.領導目標方向 B.領導效率 C.領導效益 D.領導能力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領導科學具有一些明顯的特點,主要包括( ACD )
A.綜合性 B.直接性 C.應用性 D.社會歷史性 E.創造性
27.領導職能在領導活動中的重要性表現在( ACD )
A.領導職能是確定合理的組織機構、實現領導科學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B.領導職能可以離開領導活動而存在
C.領導職能是領導活動科學化的依據
D.領導職能的實現情況是檢驗領導活動結果的依據
E.領導職能對領導活動不起作用
28.戰略的本質特征有( ABD )
A.全局性 B.長期性 C.局部性 D.層次性 E.客觀性
29.委任制作為我國人才任用的一種基本制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具體原則有( ABCE )
A.先考察后任命的原則 B.嚴格審批程序的原則
C.差額選舉的原則 D.集體討論決定的原則
E.工作需要與個人專業特長相結合的原則
30.下列屬于點面結合的調查研究方法有( BCDE ) A.“牽牛鼻子
B.開調查會 C.解剖麻雀 D.走馬看花和下馬看花 E.胸中有數和種試驗田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1.簡述領導認識的特征。
21、原則性 2、超前性 3、綜合性 4、創造性 5、系統性6
32.簡述決策活動的基本特征。
1.針對性 2.目標性 3.實施性 4.選擇性 5.優化性
33.簡述我國領導體制的基本特征。
1.時代性 2.規范性 3.系統性 4.階級性
34.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質?
35.簡述領導作風的重要作用。
1.良好的領導作風可以保證領導活動的性質和事業的方向9 _! F% Q) P, F$ b/ p
2.良好的領導作風有利于領導目標的實現和領導職能的發揮
3.良好的領導作風可以增強領導者的權威和影響力2 Y8 S7 M. `5 s( J6 B2 j5 h:
4.良好的領導作風能夠推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36小題12分,37小題13分,共25分)
36.試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
1、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從實踐中產生,是對客觀實際的認識,理論可以知道人民的實踐,引導人民正確的把握和改造客觀實際,理論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并在實踐中得到發展,所以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去教育群眾,引導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群眾的思想問題
2 、結合業務工作一道做的原則。要明確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有著密切聯系的關系,樹立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業務工作上去的正確觀點。不僅要重視和關心業務 工作還要重視和關心思想政治工作.
3、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思想問題主要是由實際問題引起 的,要想解決問題就要把兩者結合起來。
4、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原則。運用各 種方法鼓舞士氣,要善于批評敢于批評,正確處理好表揚與批評的關系。
5、精神鼓勵與物資鼓勵相結合的原則。在強調物質鼓勵手段重要性的同時,要更加有力的結合精神鼓勵,不能夸大物質鼓勵的作用。2 n2 c7 v7 _' v: K. P7 I
6、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的原則。 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望,就必須克服黨政機關的腐敗之風,靠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群眾,在群眾中作有威信的人。
7、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循善 誘、循序漸進的原則是人類認識規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應,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的表現之一。4 Y. O6 W9 P5 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強行政管理、嚴格組織紀律相結合的 原則。在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僅僅強調思想教育還是不夠的。必須把思想教育和加強行政管理、嚴格組織紀律結合起來,這對于鞏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能起 到保證的作用。
37.試述領導效能考評的意義。
1.它有助于增強各級領導者的責任心,鼓勵先進、敦促后進
2.它有助于整個領導水平的提高
3.它有助于對各級領導者的選拔、培養與使用: N5 [. g- V: L. y5 ~
4.它有助于增強領導活動的透明度,便于群眾的監督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38.案例: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有關通知精神,義烏市在浙江省已開始享受地市級的會議和文件待遇。
義烏市目前還是浙江省的一個縣級市,但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為進一步釋放其經濟活力和提高其經濟效率,在浙江省于2006年啟動的第四輪縣市擴權試點工作中,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唯一的試點縣市,旨在依法、合理劃分權限。
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向全省各市、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屬各單位發出通知,通知指出,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擴大義烏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浙委辦[2006]114號)精神,經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級有關會議和文件發放范圍擴大到義烏市。通知要求,今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召開的涉及經濟和社會管理方面內容、參加范圍到設區市的會議,擴大到義烏市;今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發到設區市的涉及經濟和社會管理方面的文件,增發到義烏市。
問題:請根據此案例,分析我國領導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的若干原則。166
法治原則,公正原則,系統性原則,效率性原則,民主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