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啡(Morphine)從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的漿果濃縮物即阿片中可提取得到粗品嗎啡,經精制后成鹽酸鹽,供藥用。嗎啡是具有菲環結構的生物堿,是由 5 個環稠合而成的復雜立體結構,含有 5 個手性中心,5 個手性中心分別為 5R,6S,9R,13S,14R。五個環稠合的方式為:B/C 環呈順式,C/D 環呈順式,C/E 環呈反式,這樣的稠合方
式使嗎啡環的立體構象呈 T 型。Becket 和 Casy 于 1954 年根據嗎啡及合成鎮痛藥的共同藥效構象提出了嗎啡受體活性部位模型,按照這個模型,主要結合點為:①一個負離子部位;②一個適合芳環的平坦區;③一個與烴基鏈相適應的凹槽部位。

A、嗎啡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氣氧化生成偽嗎啡和 N-氧化嗎啡
B、嗎啡的代謝途徑為在體內羥基發生第Ⅱ相生物結合反應
C、將嗎啡 3 位羥基甲基化得到可待因,其鎮痛活性強于嗎啡
D、嗎啡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故一般制成注射劑或緩釋片
E、阿撲嗎啡為多巴胺激動劑,可興奮中樞的嘔吐中心,臨床上用作催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