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美學研究的各種審美現象中,最重要的是( )
A.社會審美現象 B.心理審美現象
C.自然審美現象 D.藝術審美現象
2.19世紀中葉以前,在西方占主導地位的美學研究傾向是( )
A.“由下而上”的方法 B.“由上而下”的方法
C.重視科學實驗的方法 D.實證主義方法
3.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應當是( )
A.唯物論的反映論
B.唯物辯證法
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D.作為整體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4.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這一命題的人是( )
A.康德 B.席勒
C.馬克思 D.車爾尼雪夫斯基
5.從文獻材料看,西方美學史上最早討論美的專著是柏拉圖的( )
A.《斐多篇》 B.《大希庇阿斯篇》
C.《伊安篇》 D.《會飲篇》
6.馬克思說 “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么感覺”,這說明了人要與現實建立審美關系就必須具有( )
A.閑暇時間 B.自由意識
C.物質條件 D.藝術趣味
7.榮格心理分析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 )
A.性力 B.權力欲望
C.集體無意識 D.力必多
8.審美關系最本質的特點是( )
A.他律性 B.排他性
C.自由性 D.社會性
9.人類普遍愛好人體美,這說明( )
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華 B.美感來源于性選擇
C.美感離不開性 D.美感是人的性選擇的社會化
10.埃塞俄比亞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為“美”,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 )
A.與特定觀念相聯系 B.模仿動物
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與性感緊密相連
11.豐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 )
A.與生殖崇拜觀念相關 B.與圖騰崇拜觀念相關
C.與動物崇拜觀念相關 D.與人的巫術觀念相關
12.林黛玉對于賈寶玉送給她的一塊舊手帕產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這是因為林黛玉采取了( )
A.實用態度 B.倫理態度
C.審美態度 D.認知態度
13.“美就是由視覺和聽覺產生的快感”是出自( )
A.《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B.《大希庇阿斯篇》
C.《判斷力批判》 D.《美感》
14.藝術創造最主要的是創造( )
A.藝術境界 B.藝術形式
C.藝術情感 D.藝術意象
15.馬克思把藝術歸結為一種意識形態,這說明藝術品是( )
A.精神產品 B.物質產品
C.意象思維的結晶 D.抽象思維的結晶
16.有意味的形式說的倡導者是( )
A.席勒 B.斯賓塞
C.克萊夫·貝爾 D.康德
17.不主張載道說的美學家是( )
A.孔子 B.韓愈
C.柳宗元 D.陸機
18.在“意境”范疇的形成過程中,沒有做出直接貢獻的美學家是( )
A.劉勰 B.司空圖
C.王昌齡 D.王國維
19.認為藝術“是為人類心靈而存在”的思想家是( )
A.奧古斯丁 B.黑格爾
C.克萊夫·貝爾 D.海德格爾
2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藝術根本上是存在于( )
A.人類社會中 B.動態流程中
C.人類歷史中 D.人類心靈中
21.中國古人認為,藝術活動起于藝術家的“人心之動”,這個“動”包括( )
A.意象的生產和意象的創造 B.意象的孕育與意象的生產
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創造 D.意象的創造和意象的接受
22.西方文論中,有時會把閃現靈感的心靈稱作( )
A.“鏡” B.“燈”
C.“線” D.“洞”
23.優美的形象一般表現為( )
A.內容與形式互為表里 B.內容比形式重要
C.形式比內容重要 D.形式具有獨立的價值
24.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最能體現的藝術傾向是( )
A.以丑為美 B.崇美抑丑
C.美丑不分 D.無美無丑
25.悲劇突出地說明了( )
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無限的意義 B.無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義
C.現實的人生所具有的歷史的意義 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現實的意義
26.康德與黑格爾的崇高觀之間的關系是( )
A.康德受到過黑格爾的影響 B.黑格爾受到過康德的影響
C.康德與黑格爾互相影響 D.黑格爾與康德之間互不相干
27.蘇珊·朗格說:“一個嚎啕大哭的兒童所釋放出來的情感比一個音樂家釋放出來的個人情感多得多”,說明美育( )
A.要重視情感 B.要重視兒童的哭聲
C.光有情感是不夠的 D.光有哭聲還不夠
28.自然的陶養是美育的( )
A.最基本的道理 B.基本途徑之一
C.很次要的途徑 D.一種間接的途徑
29.“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說明( )
A.觀眾是真正的藝術家 B.審美活動無標準可言
C.審美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創造 D.作家的創造不及觀眾的創造
30.朱光潛說:“文藝和其他美感活動給本能沖動和情感以自由發泄的機會。”這表明美育具有( )
A.娛樂作用 B.感化作用
C.陶養作用 D.交流作用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美感教育所培養的“完美的人”,是指( )
A.既有物質生活,又有精神生活
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
C.既滿足了欲望,又滿足了感情
D.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娛樂
E.既無道德的缺陷,又充滿著智慧
32.狄德羅“美在關系”的理論最大的成就在于( )
A.看到了美與人的主觀世界的關聯
B.突破了過去把美當成某種單一的現象或某種孤立的因素的觀點
C.自覺地把審美關系作為美學研究的出發點
D.開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各種相互關系中來理解美
E.有意識地把美的本質與人的本質聯系起來
33.朗吉諾斯倡導崇高,是因為當時人( )
A.把崇高看成是粗野的自然
B.只有有文化教養的人贊嘆崇高
C.有庸俗的氣息
D.過于貪求金錢
E.生活敗壞,每況愈下
34.藝術意象的孕育有賴于藝術家的如下狀態:( )
A.感動 B.虛靜 C.神思
D.心手相應 E.迷狂
35.與以往的美學理論相比,馬克思主義美學具有自身顯著的特點,主要有( )
A.把美學問題與人類社會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B.把美的本質問題與人類的本質緊密結合在一起
C.第一次深刻揭示了人的無意識在美的生成中的作用
D.唯物辯證地解決了美學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問題
E.滲透著巨大的歷史感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36、37小題每題3分,38、39小題每題4分,共14分)
36.觀
37.移情說
38.埃斯特惕卡
39.心理能量消耗的節省說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40、41小題每題7分,42小題6分,共20分)
40.簡析現當代西方的一些美學家反對給美和藝術下定義的主要原因。
41.簡述欣賞者在藝術接受中對藝術的重建過程。
42.為什么應當把審美關系作為美學研究的出發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43小題12分,44小題14分,共26分)
43.為什么說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稟賦的基礎上經由社會歷史實踐的產物?
44.試結合具體事例,論述藝術品與非藝術品之間的聯系與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