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企業會計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55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下列銀行結算賬戶中,因臨時需要并在規定期限內使用而開立的賬戶是(C)2-61
A.基本存款賬戶 B.一般存款賬戶
C.臨時存款賬戶 D.專用存款賬戶
2.某企業購入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股票,支付價款90000元,另支付交易費用1000元。資產負債表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00000元,資產負債表填列的金額是(D)2-69
A.89000元 B.90000元
C.91000元 D.100000元
3.總價法下,客戶在折扣期內付款,銷售方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A)3-78
A.“財務費用” B.“管理費用”
C.“銷售費用” D.“主營業務收入”
4.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是(B)4-96
A.取得的現金折扣 B.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C.運輸途中的非常損失 D.運輸途中的超定額損耗
5.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本月購入甲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0元,入庫前發生挑選整理費用300元。該批甲材料的實際成本是(B)4-101
A.100000元 B.100300元
C.117000元 D.117300元
6.每次收入存貨后,根據現有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的方法是(D)4-98
A.個別計價法 B.先進先出法
C.加權平均法 D.移動平均法
7.下列各項中,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應確認投資收益的是(B)5-130
A.投資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
B. 被投資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
C.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D.被投資企業除凈損益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8.下列各項中,應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成本的是(A)5-122
A.購入時實際支付的價款
B.期末計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
C.買價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D.買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9.在現行技術條件和狀況下,重新購置同樣固定資產所需支付金額的計價基礎是(C)6-140
A.凈值 B.原始價值
C.重置價值 D.公允價值
10.資產負債表日,根據票據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計提利息時,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B)8-180
A.“管理費用” B.“財務費用”
C.“營業外支出” D.“其他業務成本”
11.結轉報廢固定資產的凈損失,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B)6-151
A.“管理費用” B.“營業外支出”
C.“固定資產清理” D.“其他業務成本”
12.下列各項中,關于無形資產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C)7-163
A.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需攤銷 B.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不需攤銷
C.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需攤銷 D.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需攤銷
13.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時,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D)7-167
A.“投資收益” B.“管理費用”
C.“營業外支出” D.“其他業務成本”
14.企業預收賬款業務不多時,可以不設“預收賬款”科目。預收的貨款或勞務款應貸記的會計科目是(A)8-193
A.“應收賬款” B.“應付賬款”
C.“其他應收款” D.“其他應付款”
15.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無力支付時,應將其轉入的會計科目是(C)8-181
A.“預收賬款” B.“短期借款”
C.“應付賬款” D.“其他應付款”
16.下列各項中,屬于長期應付款核算的是(C)9-202
A.應付票據 B.應付包裝物押金
C.應付融資租賃款 D.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17.企業發行債券時,當債券的票面利率等于市場利率時,應選擇的發行方式是(B)9-206
A.終值發行 B.平價發行
C.折價發行 D.溢價發行
18.下列各項中,屬于非流動負債的是(A)9-202
A.應付債券 B.應付賬款
C.其他應付款 D.應付職工薪酬
19.年度終了,結轉本年度發生的虧損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D)11-262
A.“管理費用” B.“銷售費用”
C.“本年利潤” D.“利潤分配”
20.企業各項消耗定額比較準確、穩定,期末在產品成本計算的方法是(B)11-256
A.約當產量法 B.定額比例法
C.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D.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下列各項中,屬于職工薪酬核算內容的有(A、B、C、D、E)8-181
A.工會經費 B.職工福利費
C.住房公積金 D.職工教育經費
E.非貨幣性福利
22.下列各項中,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的有(A、B、C、D)3-86
A.應收保險公司賠款 B.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
C.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D.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
E.應向購貨方收取的代墊運雜費
23.下列各項中,引起留存收益總額發生變動的有(A、E)10-232
A.本年度實現凈利潤 B.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C.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D.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E.用盈余公積發放現金股利
24.下列各項中,影響營業利潤的有(A、B、C)11-259
A.已銷商品成本 B.轉讓股票凈損益
C.計提壞賬準備 D.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損益
E.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的收入
25.面值發行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按期計提利息時,可能涉及的會計科目有(A、B、C)9-207
A.“財務費用” B.“在建工程”
C.“應付債券” D.“應付利息”
E.“長期待攤費用”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6.簡述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1-48
答:
1、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確認條件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著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7.簡述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4-113
答:所謂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是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進行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
28.簡述或有事項的含義及其特征。9-202
答:
1、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
2、特征:
(1)或有事項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一種狀況。
(2)或有事項具有不確定性。
(3)或有事項的結果只能由未來發生的事件加以確定。
(4)影響或有事項結果的不確定性因素不能由企業控制。
29.簡述利潤表的概念及其作用。12-289
答:
1、概念: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
2、作用:
(1)用來分析、評價、預測企業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2)用來分析、評價、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動狀況。
(3)用來分析、評價、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
(4)用來評價、考核管理人員的績效。
(5)企業經營成果分配的重要依據。
四、賬務處理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0.甲公司計提壞賬準備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為5%。2009年初,“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為600000元,“壞賬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30000元。
該公司2009年至2010年發生與應收賬款有關的業務如下:
(1)2009年,應收賬款10000元無法收回,其中,A公司6000元,B公司4000元,經批準作壞賬損失處理;
(2)2009年末,“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為650000元;
(3)2010年,收回上年已核銷的B公司應收賬款4000元,款項存入銀行;
(4)2010年末,“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為580000元。
要求:(1)編制2009年發生壞賬損失的會計分錄;3-79
答:借:壞賬準備 10000
貸:應收賬款 10000
(2)計算并編制2009年末提取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3-80
答:2009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650000×5%—(30000—10000)=125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500
貸:壞賬準備 12500
(3)編制2010年收回已核銷壞賬的會計分錄;3-81
答:借:應收賬款 4000
貸:壞賬準備 4000
借:銀行存款 4000
貸:應收賬款 4000
(4)計算并編制2010年末提取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3-81
答:2010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580000×5%—(32500+4000)=—7500(元)
借:壞賬準備 75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7500
31.乙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實際成本法。發生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購入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5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8500元,原材料驗收入庫,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2)委托A公司加工材料一批,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為40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運輸費400元,該批材料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
(3)支付該批材料的加工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加工費為3000元,增值稅稅額為510元,以銀行存款付訖;
(4)以銀行存款支付委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1500元;
(5)該批委托加工材料全部收回并驗收入庫。
要求:(1)編制購入原材料的會計分錄;4-101
答:借:原材料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
貸:銀行存款 58500
(2)編制發出委托加工材料的會計分錄;4-107
答:借:委托加工物資 40400
貸:原材料 40000
銀行存款 400
(3)編制支付加工費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會計分錄;4-107
答:借:委托加工物資 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
貸:銀行存款 3510
(4)編制支付消費稅的會計分錄;4-107
答: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1500
貸:銀行存款 1500
(5)編制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入庫的會計分錄。4-108
答:借:原材料 434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43400
32.丙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發生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10月25日,向C公司銷售商品一批,價款為2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4000元,該批商品的實際成本為120000元,商品發出,發票賬單交銀行辦妥托收承付后,獲悉C公司財務困難暫時無法支付該款項;
(2)12月10日,C公司財務狀況好轉,承諾近期付款;
(3)1
要求:(1)編制丙公司發出商品的會計分錄;11-244
答:借:發出商品 120000
貸:庫存商品 120000
(2)編制丙公司發生納稅義務的會計分錄;11-244
答:借:應收賬款 3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3)編制丙公司確認商品銷售收入的會計分錄;11-244
答:借:應收賬款 2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4)編制丙公司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11-244
答:借:主營業務成本 120000
貸:發出商品 120000
(5)編制丙公司收到款項的會計分錄。11-244
答:借:銀行存款 234000
貸:應收賬款 234000
五、計算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3.丁公司的一臺環保設備,原始價值6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3萬元。會計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稅法允許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6-146、147
要求:(1)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各年折舊額;
答:
折舊額=(600-3)/5=119.4(萬元)
(2)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前兩年的折舊額;
答: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第一年的年折舊額=600×2÷5=240(萬元)
第二年的年折舊額=(600-240)×2÷5=144(萬元)
(3)計算兩種折舊方法前兩年計提折舊額的差異;
答:兩種折舊方法第一年折舊額的差異額=240-119.4=120.6(萬元)
兩種折舊方法第二年折舊額的差異額=144-119.4=24.6(萬元)
(4)分析采用兩種折舊方法對企業前兩年利潤的影響。
答: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第一年利潤比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多120.6萬元。
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第二年利潤比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多24.6萬元。
34.
資產負債表(簡表)
戊公司
資產 |
期末余額 |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
期末余額 |
貨幣資金 |
70 |
短期借款 |
90 |
應收賬款 |
180 |
應付賬款 |
70 |
存貨 |
150 |
應交稅費 |
40 |
長期資產 |
400 |
長期負債 |
250 |
|
|
所有者權益 |
350 |
資產總計 |
800 |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 |
800 |
要求:(1)計算戊公司2010年11月末的流動比率;
答:
表中流動資產=貨幣資金+應付賬款+存貨
流動比率=(70+180+150)÷(90+70+40)=2
(2)若采取現購方式購入原材料50萬元,計算戊公司12月末的流動比率;
答:采用現購方式的流動比率=(70-50+180+150+50)÷(90+70+40)=2
(3)若采取賒購方式購入原材料50萬元,計算戊公司12月末的流動比率;
答:采用購銷方式的流動比率=(70+180+150+50)÷(90+70+40+50)=1.8
(4)分析說明上述兩種不同付款方式對流動比率和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
答:采用賒購方式使該公司流動比率降低、短期償債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