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20題,20分)
1.社會主義大學的培養目標是(C)
A、培養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人才
B、培養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C、培養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D、培養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實現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徑是(B)
A、志存高遠 B、社會實踐 C、理論學習 D、人際交往
3.處理人際關系應堅持的原則不包括下列哪項(D)
A、平等 B、誠信 C、互助 D、個人主義
4.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B )
A、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 B、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C、保衛祖國,抵抗侵略 D、為祖國統一,主權完整貢獻力量
5.人生觀的核心是(C)
A、人生價值 B、人生態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信仰
6.社會主義道德以( B )為重點
A、團結友善 B、誠實守信 C、勤奮自強 D、敬業奉獻
7.法律是以( B )為基礎的。
A、意志 B、經濟關系 C、政策 D、政治
8.我國依法治國的標準是( A )
A、憲法和法律 B、社會道德 C、社會習慣 D、風俗和禮儀
9.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C )
A、文明禮貌 B、助人為樂 C、遵紀守法 D、保護環境
10.科學的人生觀是(C )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觀 B、及時享樂的人生觀
C、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D、合理利已主義的人生觀
11.我們在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時,應當遵循的原則是( C)
A、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B、只有集體利益,沒有個人利益
C、先集體后個人,先他人后自己 D、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
12.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D )
A、慎獨 B、勤勞勇敢 C、艱苦樸素 D、為人民服務
13.人們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道德傾向和特征稱為(B )
A、道德觀 B、道德品質 C、道德理想 D、道德行為
14.信念是(D )
A、一種知識體系 B、強調的是認識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C、一種思想和理論 D、認識、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統一
15.職業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制度有(A)
A、《勞動法》和《公務員法》 B、《勞動法》和《婚姻法》
C、《組織法》和《公務員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公務員法》
16.依法治國的主體是( A)
A、人民群眾 B、中國共產黨 C、人民代表大會 D、司法機關
17.在我國的國家機構體系中,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 A )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央軍事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8.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下列哪個機關行使。(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人民政府
19、依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A )負刑事責任。
A、應當 B、可以 C、酌情 D、根據犯罪時精神狀態
20.婚姻自由的內容是指(D )。
A、戀愛自由和訂婚自由 B、結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訂婚自由和結婚自由 D、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
二、多選題(每題2分,共5題,計10分)
1.改革創新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創新?(ABCD)
A、理論創新 B、制度創新 C、科技創新 D、文化創新
2.科學對待人生環境應處理好(ABCD)
A、身心關系 B、個人與他人關系 C、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D、個人與自然的關系
3.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有?(ABCDE)
A、愛崗敬業 B、誠實守信 C、辦事公道 D、服務群眾 E 、奉獻社會
4.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過什么形式實現(ABD)
A、禁止性規范 B、授權性規范 C、強制性規范 D、義務性規范
5.憲法的基本特征是(ABC)
A、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法律效力最高
C、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D、堅持法治原則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5題,計10分)
1、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是個體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的大小。(×)
2、道德和社會輿論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 × )
3、勇于實踐、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
4、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因此,報效祖國之心也有差別。(× )
5、離婚從法律上解除了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因此而消除,故離婚后父母對子女沒有了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4題,計40分)
1、愛國主義的內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愛國主義的內涵: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國家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國家、名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
基本要求:1.愛國主義的大好河山.2.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3.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4.愛自己的國家 其中愛故土、愛人民、愛國家是愛國主義最基本的內容.
2、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
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內容.
它們互相聯系,互相貫通,互相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
3、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答: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五、論述題(每題20分,共1題,計20分)
依法治國的內涵是什么,實現依法治國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以及怎樣才能實現依法治國?
答: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