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保險理賠
名詞解釋
1、索賠:被保險人(受益人)在保險標的遭受損失后,按照保單有關條款的規定,向保險人要求賠償損失的行為。它是被保險人(受益人)實現其保險權益的具體體現。
簡答題
1、當保險人收到出險通知后,應先研究哪些問題?
答:(1)保單是否仍然有效
(2)被保險人提供的單證是否齊全和真實
(3)損失是否由所保風險所引起
(4)已遭損毀的財產是否為所承保的財產
(5)保險事故發生的地點是否在承保范圍內
(6)保險事故發生的結果是否構成要求賠償的要件
(7)請求賠償的人是否有權提出賠償請求
(8)損失發生時,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是否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權益
2、人身保險合同不同于財產保險合同的差別是什么?
答:(1)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不能以價值來衡量的,故保險事故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失也無法用貨幣來衡量。因此,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金主要依據投保人的經濟狀況和身體條件等來確定。而財產保險合同中,被保險標的的保險金一般是不能超出其實際價值
(2)從原則上來講,人身保險合同不必經保險人同意可以自由轉讓;而財產保險合同非經保險人同意不得隨意轉讓。
因此在人身保險中,發生保險事故時并不要求享受保險金的請求權人對被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這與財產保險不同
判斷題
1、委付是大多數財產保險普遍存在的行為。(╳)
2、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僅適用于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中不存在代位權。(√)
3、被保險人提出委付的要求,保險人必須接受。 (×)
4、保險人接受委付時,既取得了保險標的的所有權,也要承擔該標的產生的義務。 (√)
5、保險人依代位求償權取得第三人的賠償金額超過保險人的賠償金額,其超過部分應退還第三人。(×)
單選題
1、保險人在行使代位求償權時,如果依代位求償權取得向有責任的第三方追償款超過保險人的賠償金額,則其超過部分應該歸(A )所有。
A、被保險人 B、保險人
C、第三者 D、國家
2、保險人在支付了5000元的保險賠款后向有責任的第三方追償,追償款為6000元,則( B )
A、6000元全部退還給被保險人 B、將1000元退還給被保險人
C、6000元全歸保險人 D、多余的1000元在保險雙方之間分攤
3、若連續發生的原因中,前因不是保險風險,后因是保險風險,,后因是前因的直接的必然的結果,則保險人對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B)賠償責任
A、承擔 B、不承擔
C、不確定 D、部分承擔
4、近因是與損失在時間和空間上最接近的原因。(B)
A、對 B、不對 C、不確定
5、在保險理賠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是(D )。
A、分攤原則 B、物上代位
C、代位求償 D、近因原則
第二十一章 保險投資
判斷題
1、保險投資是指保險資金運用(╳)
2、保險投資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
簡答題
1、為何要進行保險投資?
答:保險投資是保險資金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為承擔保險事故所引起的保險責任,保險應具有各種形式的責任準備金。由于收取保費和公司賠付之間的時滯和在此期間可能發生通脹,原有的資金在數量上很可能不足以用來支付賠償和給付。
保險投資是保險公司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重要盈利手段。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保險公司下調保費,自然難以足額支付賠款。這個缺口需要通過投資收益來彌補
第二十二章 保險公司財務管理
判斷題
1、不認可資產是監管機構允許保險公司列在財務報表上的那部分易變現財產。(╳)
2、保險公司的稅前凈收益是指它的總保費收入和投資收入減去同期的總的損失和費用以及所得稅。(╳)
簡答題
1、請簡述利率風險的產生原因
答:指的是利率變動對資產、負債價值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
1)當利率上升時,資產、負債的價值都會下降,利率風險指的是資產價值下降超過負債價值下降的風險。利率上升時,可能會有更多的保單所有人退保或進行保單貸款,從而迫使保險公司不得不折價銷售部分資產,由此增加風險程度。
2)當利率下降時,資產、負債價值都會上升,利率風險指的是負債價值上升超過資產價值上升的風險。利率下降時,更多的保單所有人可能會通過保單賦予的各種選擇權增加對保單的資金投入,由此使得保險公司不得不購入更多的資產,而此時資產的價格通常是較高的。
3)資產、負債不匹配的結果,會造成“流動性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