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金融試題
課程代碼:00076
1.一國貨幣當局應始終把國際儲備資產的盈利性放在( B )12-339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廣義國際收支建立的基礎是( C )1-5
A.收付實現制 B.國際交易制
C.權責發生制 D.借貸核算制
3.在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匯率的決定基礎是( C )2-58
A.黃金平價 B.外匯平價
C.鑄幣平價 D.利率平價
4.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協定是( A )2-65
A.國際貨幣基金協定 B.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C.國際清算銀行協定 D.牙買加協定
5.《穩定和增長公約》的主要內容是歐盟成員國( A )2-85
A.財政赤字不能超過其GDP的3%
B.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通貨膨脹率最低三個國家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的1.5個百分點
C.長期利率不能超過通貨膨脹率最低三個國家的平均利率的2個百分點
D.公共債務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0%
6.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表示為( C )3-95
A.本幣數額不變,外幣數額增加 B.外幣數額不變,本幣數額增加
C.本幣數額不變,外幣數額減少 D.外幣數額不變,本幣數額減少
7.中國銀行向招商銀行報出美元與人民幣即期匯率:
100美元=人民幣683.57—685.57元。該匯率表明( C )3-95
A.中國銀行支付人民幣685.57元買入100美元
B.招商銀行支付人民幣683.57元買入100美元
C.中國銀行賣出100美元收入人民幣685.57元
D.招商銀行賣出100美元收入人民幣685.57元
8.目前非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當日交易中間價的
( C )3-117
A.±1% B.±2%
C.±3% D.±4%
9.IMF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取決于會員國的( D )12-333
A.國民收入 B.貿易總額
C.投票權 D.份額
10.加入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必須是( B )4-133
A.國際清算銀行會員國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
C.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 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會員國
11.歐洲銀行同業拆借業務通常采用( A )6-168
A.固定利率 B.浮動利率
C.長期利率 D.短期利率
12.各國航空公司采用的最主要的國際租賃形式是( C )6-191
A.跨國直接融資租賃 B.跨國轉租賃
C.跨國杠桿經營性租賃 D.跨國制度租賃
13.在美國發行的揚基債券是( B )7-211
A.本國債券 B.外國債券
C.歐洲債券 D.全球債券
14.各國上市公司境外再上市的首選是( C )7-240
A.國際股票存托憑證 B.歐洲股票存托憑證
C.美國股票存托憑證 D.英國股票存托憑證
15.期權合約持有人可在期權到期前的任何一個工作日選擇行權或不行權的期權交易稱為
( A ) 10-288
A.美式期權 B.歐式期權
C.澳式期權 D.日式期權
16.最早將彈性分析引入國際貿易領域的著名經濟學家是( D )14-363
A.凱恩斯 B.羅賓遜
C.休謨 D.馬歇爾
17.根據利率平價原理,匯率的變動取決于兩國的( C )14-374
A.價格差異 B.收入差異
C.利率差異 D.經濟增長率差異
18.本幣升值的匯率政策會推動BP曲線( D )11-309
A.上移 B.下移
C.右移 D.左移
19.引起國際收支持久性失衡的因素是( C )11-314
A.國民收入 B.貨幣幣值的波動
C.經濟結構 D.物價水平
20.若資本流動的利率彈性大于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則( B )11-309
A.LM曲線比BP曲線更加平坦 B.LM曲線比BP曲線更加陡峭
C.LM曲線比IS曲線更加平坦 D.LM曲線與BP曲線的斜率相同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21.IMF界定的隱蔽的復匯率措施有( ABC )3-111
A.課征外匯稅 B.出口補貼
C.不付息的進口存款預交制 D.貿易匯率和金融匯率
E.對居民境外投資免征利息平衡稅
22.BP曲線左上方任意一點表示( BDE )11-308
A.貿易盈余小于資本流出凈額 B.貿易盈余大于資本流出凈額
C.國際收支逆差 D.國際收支順差
E.外匯市場供大于求
23.根據國際收支的吸收分析理論,支出轉移政策主要包括( CD )11-315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匯率政策 D.貿易管制政策
E.產業政策
24.多恩布什的匯率超調模型考慮了( ABD )14-388
A.外匯市場 B.貨幣市場
C.資本市場 D.商品市場
E.銀行間市場
25.彈性價格貨幣模型認為匯率決定于國內外( ABCD )14-384
A.相對貨幣供給 B.相對貨幣需求
C.國民收入 D.利率
E.進出口價格需求彈性
26.依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凈效應有( BCD )14-380
A.匯率長期貶值 B.匯率長期升值
C.最初的匯率低調 D.產出增加
E.產出減少
27.外匯儲備只來源于國際收支順差。( × )12-338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時新增加的外匯列入外匯儲備,一國政府直接從國際金融市場或國際金融機構借入的貸款補充外匯儲備。
28.浮動匯率制使貨幣政策喪失獨立性。( × )11-322
浮動匯率將貨幣政策從對匯率目標的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讓匯率自發調節外部均衡,貨幣政策專注實現國內均衡。
29.當利率差大于較高利率貨幣的貼水幅度時,投資者應將資金由利率高的國家調往利率低的國家。( × )8-263
投資者應將資金由利率低的國家調往高利率的國家,因為利差所得會大于投資于高利率貨幣貼水帶來的損失。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0.中國銀行向客戶報出美元與瑞士法郎匯率:即期匯率:USD/CHF=1.6620/40,1月期掉期率:265/245,3月期掉期率:350/310。問:在1個月到3個月的擇期外匯交易中,銀行買入美元的匯率是多少?客戶買入美元的匯率是多少?8-257
答:
銀行買入美元的匯率:1.6620-0.0350=1.6270
客戶買入美元的匯率:1.6640-0.0245=1.6395
31.假設:港幣利率為6%,美元利率為2%,香港銀行報出美元與港元的即期匯率為USD/HKD=7.8850/70.計算3個月美元遠期匯率是多少?8-259
答: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即期匯率×利率差×月數/12
3個月美元遠期買入價:7.8850+7.8850×(6%-2%)×3/12=7.9639
3個月美元遠期賣出價:7.8870+7.8870×(6%-2%)×3/12=7.9659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2.國際儲備幣種結構管理在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還應考慮哪些原則?12-340
(1)盡可能地與一國國際貿易與國際債務結構相匹配,避免匯兌風險,節約交易成本;
(2)與干預外匯市場所需貨幣保持一致;
(3)應考慮不同貨幣的盈利性。
33.為什么引進外資是促進欠發達國家資本形成的有效途徑?13-345
(1)可以補充欠發達國家的資本供給,為其發展本國經濟、增加出口和提高國民收入創造條件;
(2)可以拉動對本國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的需求,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提高生產能力,從而實現國民收入增長,逐漸擺脫貧困約束;
(3)有助于平抑國內經濟周期的波動。
34.美元危機爆發后,為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及西方國家隨后采取了哪些措施?2-72
(1)穩定黃金價格協定;
(2)簽訂《巴塞爾協定》;
(3)達成黃金總庫協議,共同承擔平抑國際金融市場日益高漲的金價的義務;
(4)簽訂借款總安排協定;
(5)簽訂貨幣互換協定。
35.國際股票市場的國際性體現在哪些方面?7-232
(1)一國股票市場的對外開放;
(2)企業籌資市場的多元化;
(3)股票投資主體和交易主體的國際性。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6.試述一國應如何選擇匯率制度。11-311
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應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考慮:
(1)本國的經濟結構特征
如果是小國經濟,同時又與少數幾個大國的貿易關系密切,那么選擇較高固定程度的匯率制度更加理想。如果是大國經濟,則適合采用浮動性較強的匯率制度。
(2)基于特定的政策目的
實行固定匯率制的貨幣當局承受著引入通貨膨脹的壓力;浮動匯率制則將外國的通貨膨脹隔絕開來,阻止通貨膨脹和經濟周期的跨國傳播,有利于本國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相對獨立發展。
(3)區域性經濟合作情況
一國及其周邊國家經濟合作的情況也會對本國的匯率制度安排有著重要影響,因為當兩國經濟交往密切時,兩國貨幣保持固定匯率或使用同種貨幣比較有利于經濟發展。
(4)內外經濟條件制約
如果一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已經與國際金融體系融為一體,而本國貨幣當局干預能力較弱,那么采用固定匯率的安排將無法應對國際金融動蕩。
37.比較分析歐洲債券與外國債券的區別。7-212
答:
(1)債券的票面標價貨幣不同
外國債券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標價,而歐洲債券則以發行市場以外的貨幣,嚴格地講是以境外貨幣標價。
(2)管制程度不同
外國債券市場管制程度較高,而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一般對外國籌資人在本國發行的歐洲債券不實施管制或僅在個別方面進行管制。
(3)是否記名及與此相關的稅收
絕大部分經濟活動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稅收問題。作為一種國際經濟活動,國際債券既涉及國內稅收,又涉及國際稅收。
(4)貨幣選擇性不同
在歐洲債券市場發行的債券并不限于某一種貨幣的債券。借款人可以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利率與需要選擇發行幣種;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各種債券的收益,選擇購買任何一種貨幣的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