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金融試題
1.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實際核算與編制過程,沒有完全按照復式借貸記賬法去做,由此導致了平衡表中什么項目的產生?( D ) 1-15
A.經常項目 B.資產項目
C.平衡項目 D.錯誤與遺漏
2.政府貸款及出口信貸記錄在金融賬戶中的哪一個項目?( D ) 1-15
A.直接投資 B.間接投資
C.證券投資 D.其他投資
3.金匯兌本位制規定國內( A ) 2-60
A.不流通金幣,只流通紙幣 B.不流通紙幣,只流通金幣
C.同時流通金幣和紙幣 D.只流通紙幣,并能兌換黃金和外匯
4.《新的貨幣匯率機制》要求在未成為歐元區的國家之前,處于歐元區之外的歐盟國家的貨幣匯率必須在窄幅波動中保持( B )2-86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5.有效匯率( B )3-93
A.反映了兩種貨幣的市場供求狀況
B.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C.反映了一國貨幣匯率在國際貿易中的主體競爭力和總體波動幅度
D.反映了匯率的預期波動水平
6.IMF成員國申請儲備部分的貸款是( B )4-129
A.無條件的,需特別批準,不支付利息
B.無條件的,可自動提用,不支付利息
C.無條件的,需特別批準,支付利息
D.無條件的,可自動提用,支付利息
7.歐洲銀行的概念是( C )6-172
A.指位于歐洲的銀行 B.從業務及交易的角度界定
C.以獨立的賬戶體系為基礎 D.建立在獨立的銀行實體之上
8.銀團貸款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6-175
A.分散風險 B.克服有限資金來源限制
C.擴大客戶范圍 D.提高銀行知名度
9.零息債券的發行方式為( B )7-219
A.平價發行 B.貼現發行
C.溢價發行 D.招標發行
10.掉期率報價法是( B )8-257
A.即期外匯交易的報價法 B.遠期外匯交易的報價法
C.外匯期貨交易的報價法 D.外匯期權交易的報價法
11.在直接標價法下,以點數表示的掉期率由小到大表示( A )8-258
A.升水 B.貼水
C.平價 D.現匯價
12.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各國貨幣與美元匯率是否穩定,及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否穩定,主要取決于( A)9-268
A.黃金官價 B.黃金市價
C.外匯平價 D.外匯市價
13.期權的協定匯價越高,買入期權的保險費( B )10-288
A.越高 B.越低
C.不變 D.取消
14.每份恒生指數期貨合約的最小變動值為( B )10-300
A.25港元 B.50港元
C.75港元 D.100港元
15.依據凱恩斯的貨幣理論,貨幣需求( C )11-306
A.與Y正相關,與i正相關 B.與Y負相關,與i負相關
C.與Y正相關,與i負相關 D.與Y負相關,與i正相關
16.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美元聯系匯率制度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視為( D )11-327
A.有管理的浮動 B.爬行釘住
C.釘住平行幅度 D.貨幣委員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7.第一次美元危機爆發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定,其中有( ABC )2-72
A.《巴塞爾協定》 B.借款總安排
C.貨幣互換協定 D.黃金雙價制
E.創建特別提款權
18.歐洲票據的推銷方式有( CE )7-209
A.銀團直銷 B.分檔發行
C.貼現發行 D.循環發行
E.招標發行
19.在外匯市場上,遠期外匯的供給者有( BD )8-255
A.進口商 B.出口商
C.對遠期外匯看漲的投機人 D.對遠期外匯看跌的投機人
E.短期外幣債務的債務人
20.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ABCD )11-313
A.經濟周期 B.經濟結構
C.國民收入 D.貨幣幣值
E.充分就業
21.下列哪些項目屬于匯率決定理論?( BCDE )14-371
A.彈性分析法 B.國際借貸說
C.購買力平價理論 D.匯兌心理說
E.利率平價理論
三、判斷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22.國際資本流動可能產生國際債務危機。(√ )13-347
答:國際資本流動可能產生國際債務危機,從資本流出國的角度出發,中長期國際資本流動對流出國的潛在危險是債務國的違約。
23.特別提款權是IMF會員國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提款權利,故與其它儲備資產形式相比無明顯區別。(×)12-332
答:特別提款權與其他儲備資產形式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它不具有內在的價值,是IMF人為創設的一種賬面資產。 第二,特別提款權只能在IMF及會員國政府之間使用。第三,它是由IMF根據份額的大小向會員國政府無償分配的。
24.黃金對于通貨膨脹具有免疫的效果。( √ )9-266
答:一是黃金的產量有限,決定了其價值相對穩定;二是黃金的物理性質,具備了耐久性和易認性的功能;三是黃金的易于分割,且分割后不改變其價值,使其具備了可分性,天然地滿足了用貨幣度量商品價值時所需的不同度量單位的要求。由于上述特征,黃金對于通貨膨脹具有免疫的效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5.外匯構成的三要素是什么?3-91
(1)國際性,外匯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金融資產。
(2)可兌換性,指貨幣能夠兌換成他國貨幣。
(3)以真實交易為基礎,即外匯持有人用于償還國際債務的外匯資產,必須是債權人接受的資產。
26.國際債券發行人在選擇發行貨幣時應遵循什么原則?7-214
發行貨幣的選擇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發行歐洲債券的貨幣的匯率走勢。
(2)發行歐洲債券的貨幣與投資項目所需貨幣保持一致。
(3)發行歐洲債券的貨幣與投資項目建成后形成收益的貨幣保持一致,這樣可以消除償還時的匯率風險。
27.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是什么?12-336
(1)國際儲備代表著一國對外國實際資源的購買力。
(2)國際儲備,實際上是將這些實際資源儲備起來,犧牲和放棄利用它們來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機會。
(3)這是一種經濟效益的損失,是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亦即使國外實際資源進行投資的投資收益率的損失。
(4)它表明了一國持有國際儲備所付出的代價。等于投資收益率與利息收益率之差。這個差額越大,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越高; 差額越小,則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越低。
28.浮動匯率制的缺點是什么?11-323
(1)增大了不確定性和外匯風險
(2)外匯市場動蕩,容易引致資金頻繁移動和投機。
(3)容易濫用匯率政策和引起國與國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沖突。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29.中國銀行與外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金額為4000萬美元。協議5月4日生效,并規定承擔期為5個月(即到10月3日止),從協議生效后的第2個月開始計算,承擔費率為0.3%。中國銀行提款情況為:5月10日,提1000萬美元。6月20日,提2800萬美元。
計算中國銀行應支付的承擔費。6-179
每一提款間隔期間內應繳額=未提用貸款余額*(未提用天數/360)*承擔費率
則:第一次間隔期為6月4日-----6月19日承擔費=3000萬*16/360*0.03%=0.04萬美元
第二次間隔期為6月20日-----10月3日承擔費=200萬*(11+31+31+30+3)/360*0.30%=0.0177萬美元
共繳納承擔費=0.04萬美元+0.0177萬美元=0.0577萬美元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試述重新構建國際金融體系的具體措施。13-359
一、實現國際儲備多元化,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特里芬難題。
二、匯率安排從集中接受人為的制度設計恢復為分散的自由。
1、當各國貨幣當局真的可以自行選擇匯率制度時,反而容易陷入更大的困惑之中。
2、發達國家的匯率制度選擇表現出兩種極端的情形:一是美元、日元、英鎊等主要貨幣選擇獨立浮動匯率制,結果相互之間經常出現巨幅波動。二是在區域內部實行穩定的匯率機制,經過長期摸索,歷史上第一個區域共同貨幣——歐元已經成功誕生并投入使用,同時極大地激勵著東亞、西非等其他地區的貨幣合作計劃。
三、依賴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間政策協調解決國際收支問題。
四、IMF承擔了更多職責,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和作用明顯。
31.試述經常賬戶差額反映的經濟內涵。1-48
答:(1)從經濟內涵上講,它是指一國通過真實資源流入和流出而形成的外匯收人和支出的對比。
(2)當其為順差時,實際上反映的是由于本國真實資源的流出大于他國真實資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凈外匯收入,也是當期本國讓渡給他國的可支配本國物質資源的程度;
(3)進一步來講,這種由讓渡本國資源支配權而取得的外匯收入,成為一國擁有絕對支配權的外匯收入,這種支配權的“絕對性”是針對資本金融賬戶的順差而言的,主要體現在對這部分外匯的使用時間與使用方向上。
(4)從使用時間上講,一國只有在它需要使用這部分外匯收入時,才會動用這部分外匯;
(5)從使用方向上講,一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動用這部分外匯。反之,當其為逆差時,反映的是本國通過增加負債或動用外匯儲備而增加的當期對他國真實物質資源的支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