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外教育簡史試題
課程代碼:00464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西周諸侯所設大學稱( )
A.辟雍 B.泮宮 C.東序 D.上庠
2.中國古代的私學產生于
A.西周 B.漢代 C.春秋后期 D.商代
3.下列觀點,由荀子提出來的是( )
A.性無善無不善 B.性三品
C.性善論 D.性惡論
4.“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確立于( )
A.秦朝 B.西漢 C.東漢 D.西晉
5.“五經”是指( )
A.《詩》、《書》、《易》、《論語》、《孟子》 B.《詩》、《書》、《易》、《禮記》、《春秋》
C.《詩》、《書》、《易》、《孝經》、《春秋》 D.《詩》、《書》、《易》、《周禮》、《爾雅》
6.國子學創設于( )
A.漢朝 B.東晉 C.西晉 D.南北朝
7.南宋四大著名書院是指( )
A.岳麓、白鹿洞、麗澤、象山 B.岳麓、白鹿洞、麗澤、石鼓
C.岳麓、白鹿洞、麗澤、茅山 D.岳麓、白鹿洞、麗澤、嵩陽
8.《師說》、《進學解》的作者是( )
A.顏之推 B.董仲舒 C.韓愈 D.柳宗元
9.朱熹編著的教材中,影響最大的是( )
A.《四書集注》 B.《小學》
C.《近思錄》 D.《性理精義》
10.《海國圖志》一書中,明確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這部書的作者是( )
A.龔自珍 B.林則徐 C.魏源 D.馮桂芬
11.京師同文館是清末新式學校,它的創立者是( )
A.太平天國 B.洋務派
C.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 D.資產階級維新派
12.1872年—1875年有120名幼童留學美國,率領他們赴美的是( )
A.曾國藩 B.李鴻章 C.丁日昌 D.容閎
13.1891年,在廣州長興里創辦了萬木草堂,它的創辦人是維新派人士(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嚴復 D.譚嗣同
14.清政府下詔“立停科舉”是在( )
A.1901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15.壬戌學制規定的小學—初中—高中的學制結構是( )
A.5—4—3 B.7—3—2 C.6—3—3 D.5—3—4
16.柏拉圖認為理想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應當是( )
A.軍人 B.哲學家 C.手工業者 D.農民
17.在中世紀,西歐教會學校主要有三種類型,修道院學校、大教堂學校和( )
A.主教學校 B.座堂學校 C.社區學校 D.堂區學校
18.“騎士教育”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育形式,而是中世紀的一種特殊形式的( )
A.學校教育 B.宮廷教育 C.教會教育 D.家庭教育
19.在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中,創辦“快樂之家”的教育家是( )
A.維多里諾 B.佛杰里奧 C.委基烏斯 D.瓜里諾
20.1755年莫斯科大學的建立,是在( )倡導下設立的。
A.彼得一世 B.東正教會 C.莫斯科公國 D.羅蒙諾索夫
21.在日本幕府時期,一般把寺子屋的學生稱為( )
A.騎士 B.武士 C.學子 D.寺子
22.英國教育家洛克重要的教育代表作是( )
A.《世界圖解》 B.《國家教育論》
C.《教育漫話》 D.《教育論》
23.赫爾巴特認為教育過程應當有一定的順序,應當通過( )三個階段來完成。
A.教學、管理、訓練 B.管理、教學、訓練
C.管理、訓練、教學 D.訓練、教學、管理
24.在近代教育中,被稱為“幼兒教育之父”的是( )
A.夸美紐斯 B.盧棱
C.裴斯泰洛齊 D.福祿培爾
25.聯邦德國各州擁有( ),主管各類學校教育。
A.地方主權 B.經濟主權 C.文化主權 D.教育主權
26.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頒布過一項直接影響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教育法案,它是( )
A.高等教育法 B.職業教育法 C.生計教育法 D.國防教育法
27.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前蘇聯經歷了( )次教育大改革。
A.2 B.3 C.4 D.5
28.歐洲新學校最早出現在( )
A.意大利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29.( )是社會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馬卡連柯教育體系的核心。
A.紀律教育 B.勞動教育 C.集體主義教育 D.道德教育
30.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校長想不忙于應付各種亂子和矛盾,就必須下苦功夫去研究( ),否則就談不上科學的領導。
A.教學 B.管理 C.教師 D.學生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先秦儒家提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____________”。后世稱為“五倫”或“五常”。
32.明清科舉考試采用的一種專門文體為____________。
33.漢代私學學生分做兩種,稱為:____________。
34.中華民國時期,國家頒布的主要學制有兩個,它們是____________和壬戌學制。
35.蔡元培主張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養成健全的人格”,這種教育內分四育:“____________。”
36.在____________教育心理學理論指導下,桑代克首創了成績測驗及量表。
37.戴高樂政府在1959年連續頒布兩項教育法令,即____________、《國家與私人學校關系法案》,特別是前者,至今仍是法國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礎。
38.古羅馬教育是在逐步接受了____________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39.1833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提案“____________”,以資助發展教育,表明國家控制教育開始成為英國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40.法國教育家盧梭的兒童觀是應當把____________當做兒童看待。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41.教學相長
42.監生歷事制
43.“蘇格拉底法”
44.《民主主義與教育》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5.何謂“蘇湖教法”?
46.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新式學堂的主要類別及其辦學特點。
47.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8.簡單概括現代發達國家各種教育管理體制的優缺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9.簡述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論的主要觀點,并加以比較分析。
50.以法國郎之萬—瓦隆法案為例,分析西方現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全國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外教育簡史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46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B 2.C 3.D 4.B 5.B
6.C 7.A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D 15.C
16.B 17.D 18.D 19.A 20.D
21.D 22.C 23.B 24.D 25.C
26.D 27.B 28.B 29.C 30.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朋友有信
32.八股文
33.及門弟子和著錄弟子
34.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學制也算對)
35.德智體美
36.行為主義
37.《教育改革法令》
38.希臘
39.教育補助金案
40.兒童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4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日深。
42.明代國子監生的實習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年)。國子監生學習至一定年限后分撥至政府各部門實習吏事,亦稱“撥吏”。歷練事務三個月,勤謹的送吏部附選,仍令歷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歷練;才力不及的,送還國子監讀書;奸懶的發充下吏。這是掛職實習的雛形。
43.也稱“助產術”,是蘇格拉底創立的一種師生共同探討和交流的對話教學方法。蘇格拉底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傳授現成的知識,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思考,自己得出結論。蘇格拉底法包括三個步驟:(1)諷刺即連續的詰問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認識中的錯誤;(2)歸納下定義,使學生掌握明確的定義;(3)助產術即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結論。蘇格拉底法可視為啟發式教學法和發現法的萌芽。
44.此書為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著,寫于1916年,系統論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體系,闡述教育與民主社會、(科學實驗方法、進化論和工業改造)的關系,強調教育必須適應社會需要,提出了“教育無目的”、“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等基本觀點。該書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國有廣泛影響。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5.“蘇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蘇州、湖洲二地辦學,使用的一種新的教法。這種教法改變當時重辭賦的學風,而重經義和時務。他在校中設“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學習研究經學基本理論,治事齋則以學習農田、水利、軍事、天文、歷算等實學知識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范仲淹當政興學時,曾取其法,“著書令于太學”。此謂“蘇湖教法”。
46.當時創辦的新式學堂大致分為三類:
(1)外國語性質的學堂,如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1866年后增設算學館,成為綜合性學堂)上海廣方言館等。
(2)軍事學堂,如福州船政學堂、北洋水師學堂等。
(3)技術學堂,如上海機械學堂,天津電報學堂等。
辦學特點:與傳統官學相比,這些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譯人才、軍事人才、技術人才等;教學內容有西學,如西文、西藝等;采用了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分年課程和班級授課制等。
47.(1)提出和論述了教育的內發論的思想。
(2)提出了教育適應人的發展的思想。
(3)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4)提出了全面的學校教育體系。
(5)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教學和學校管理思想。
48.(1)教育管理體制大致為三種:中央集權制、地方分權制和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2)中央集權制是指教育管理權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級政府服從中央政府的一種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其代表如法國。優點是便于集中領導,缺點是容易缺乏靈活性、多樣性和適應性。
(3)地方分權制是指教育管理權力主要在地方行政,中央只起協調等作用。其代表如美國。其優點是具有靈活、多樣和適應的特點,缺點是難以統一集中。
(4)中央與地方結合指的是既有地方分權,又有中央集權。其代表如日本。這種制度既能保證一定的統一、集中、穩定,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二者之間關系的處理是難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9.(1)簡述孟子的“性善論”,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擴充善端”,“求放心”。
(2)簡述荀子的“性惡論”,人性本惡,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偽”,“積偽”。
(3)孟子、荀子都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孟子從倫理學的角度解釋人性,強調教育的作用主要是發展擴充人性。
荀子從生理學的角度解釋人性,強調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改造人性。
孟子、荀子從各自的角度都得出了通過教育人人可以學為圣人的結論。
孟子、荀子都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
50.(1)《郎之萬——瓦隆法案》是法國戰后教育改革的基礎,也是法國現代教育制度建立的重要基礎。
《郎之萬——瓦隆法案》的主要目標是現代化、民主化。
主要內容:六條教改原則
(2)現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①重視和加強教育,延長受教育時間,學前和繼續教育。
②民主化:a.天賦平等 b.職業平等 c.根據學生才能,建立不同類型學校。
③多樣化:多樣化的學校類型。
④加強對學生的全面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