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領導科學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0320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鄧小平論述了社會主義領導的本質即( C )
A.領導就是管理 B.領導就是指揮
C.領導就是服務 D.領導就是組織
2.領導科學和管理科學的關系是( B )
A.領導科學就是管理科學
B.領導科學從管理科學中分化出來并形成一門獨立的科學
C.領導科學與管理科學是根本對立的
D.領導科學接近于硬科學,管理科學接近于軟科學
3.“引導”作為領導的一般職能,其核心是( B )
A.正確地提出任務 B.正確地規劃目標
C.科學地制定領導方法 D.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4.“實事求是”是我國領導工作的一條總原則,它要求各級領導者( C )
A.為保護地方利益可以拒不執行上級正確的方針、政策
B.不顧當地情況貫徹落實上級正確的方針政策
C.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把具有普遍意義的方針政策與當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創造性地貫徹執行
D.條件太差可以放棄發展
5.下列關于依法治國的觀念,不正確的是( B )
A.法治的對立面是人治
B.依法治國就是按上級領導的講話治國
C.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
D.依法治國要特別強調依法治“官”
6.領導者要敢于善于破舊立新,推陳出新,要有永不滿足的態度,這屬于現代領導的( C )
A.競爭觀念 B.信息觀念
C.改革創新觀念 D.效益觀念
7.現代領導要樹立大局意識,所謂大局,最重要的是( C )
A.恪盡職守,做好本職工作
B.改進技術,提高經濟效益
C.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D.學會妥協,搞好領導班子團結
8.漸進決策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國人( B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澤奧尼 D.杜拉克
9.下列說法中屬于經驗決策的是( A )
A.“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B.“謀”、“斷”分工,“外腦”輔助
C.信息優先,科學預測 D.程序科學,方案優選
10.現代決策理論大師西蒙提出以“滿意標準”代替“最優標準”作為選擇方案的原則,這是( B )
A.否認決策的優化 B.強調決策在一定現實條件下的優化
C.強調決策的主觀隨意性 D.否認決策的客觀標準
11.領導者實施領導活動的載體是( C )
A.領導方法 B.領導職能 C.領導體制 D.領導作風
12.集權制的最大優點就在于( A )
A.統一政令、指揮靈活 B.具有彈性和應變能力
C.激勵下級的積極性 D.有利于聯系群眾
13.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影響人們積極性的內因主要是指( C )
A.社會交往 B. 物質待遇 C.人生觀 D.生活挫折
14.領導活動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領導選才用人的( D )
A.封閉性 B.主觀性 C.情感性 D.公正性
15.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動的人才使用制度是( B )
A.世襲制 B.聘任制 C.任命制 D.終身制
16.領導者對人才考核的內容,最重要的是( D )
A.德 B.能 C.勤 D.績
17.作為一個領導者來說,首要的素質條件是( C )
A.生理素質 B.身體素質 C.政治素質 D.知識素質
18.領導活動中“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做法屬于領導指揮職能的( C )
A.命令方式 B.說服方式 C.示范方式 D.協調方式
19.領導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是( A )
A.轉變職能 B.組織協調 C.統籌規劃 D.信息引導
20.下列答案中正確的調查研究方法是( A )
A.“解剖麻雀”,舉一反三 B.蜻蜒點水,浮光掠影
C.先入為主,按圖索驥 D.編造信息,取悅于上
21.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領導班子團結的思想基礎是( C )
A.“一把手”的意志 B.共同的利益關系
C.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 D.領導者的氣質協調
22.領導者在需要準確了解總體的真實情況時,須主要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C )
A.抽樣調查 B.重點調查 C.普查 D.典型調查
23.下列選項中,對基本領導方法與日常工作方法的關系,不正確的敘述是( C )
A.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 B.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C.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D.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
24.領導藝術的最突出特點是( B )
A.綜合性 B.創造性 C.經驗性 D.穩定性
25.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定的對象,就是( B )
A.理論 B.人 C.實踐 D.機構
26.既是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中心環節,又是科學預測的基礎的是( C )
A.整體協調,學會“彈鋼琴” B.抓兩頭帶中間
C.調查研究 D.召開會議
27.在事情復雜多變、被授權人精明能干、而領導者又對情況不太熟悉時最宜采用的授權類型是( B )
A.剛性授權 B.柔性授權 C.模糊授權 D.惰性授權
28.領導效能考評方法中最能體現黨的群眾路線的是( D )
A.目標考評法 B.模擬考評法 C.比較考評法 D.群眾評議法
29.下列答案中,屬于運用領導動力原理的方法是( B )
A.目標規劃法 B.發揮機構人員效能的方法
C.信息溝通的方法 D.安排工作時間的方法
30.領導作風的內在基礎是( A )
A.領導素質修養 B.領導方法 C.領導決策 D.領導方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人類領導活動的歷史演變呈現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過程,表現為( D E )
A.領導-領導者-被領導者
B.經驗領導-科學領導-經驗領導
C.奴隸社會的領導-封建社會的領導-資本主義社會的領導
D.原始集體領導-個人專制-社會主義集體領導
E.原始平等-充滿階級剝剝和壓迫-社會主義新的平等關系
32.在社會主義國家,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應該是(A B C D E)
A.相互信任的關系 B.相互促進的關系
C.相互轉化的關系 D.相互支持的關系
E.相互監督的關系
33.群體路線原則,要求各級領導者樹立(A B C D )
A.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和創造者的觀點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全社會服務的觀點
C.一切向群眾負責的觀點
D.相信和依靠群眾的觀點
E.嚴格管治群眾的觀點
34.領導者在決策活動中的主要職責是(A B C E)
A.考慮決策目標的確立 B.組織決策方案的制訂
C.負責決策方案的抉擇 D.包攬與決策活動有關的所有事情
E.領導決策方案的實施
35.領導者采用相宜授權的意義是( A B C D )
A.調動下屬的積極性 B.增強下屬的責任感
C.減輕領導者的負擔 D.培養鍛煉下屬的能力
E.免除領導者的責任
[NextPage]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領導者的含義及其在領導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答:(1)領導者是指在社會共同活動中,在一定的職位體系中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個人或集體。
(2)領導者領導活動的主體。其主體作用表現在:
①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居于中心地位。憑借其綜合影響力,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被領導者圍繞在自己周圍。
、陬I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起發動作用。代表組織的根本利益,進行科學決策,發布指示命令。
、垲I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起統率作用。確定組織的發展目標,決定機構設置,選人用人和工作安排等。
37.當代領導基本職能的含義和內容?
答:(1)領導的基本職能是指領導活動所承擔的基本職責和具有的基本的社會功能,它貫穿于各種領導一般職能的始終。
(2)當代領導基本職能的主要內容有三項:
、贈Q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領導工作的過程就是制定和實施決策的過程。
②用人。領導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人的得失。
、鬯枷胝喂ぷ鳌H魏晤I導活動都是通過對人的組織和激勵,達到對世界的改造。
38.現代領導者樹立依法治國觀念的基本要求?
答:(1)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各級領導者樹立依法治國的觀念,其基本要求有:
、偈姑裰髦贫然、法律化。
②強調法律的極大權威,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把立法、守法、執法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堅持黨的領導,保證黨在依法治國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39.領導者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
答:政治素質是領導者素質的首要條件。其基本要求是: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時時牢記黨和人民的利益。
(2)要有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
(3)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對人民、對國家負責。
40.領導者理事藝術的要點?
答:(1)掌握原則性和靈活性的辯證統一。
(2)掌握抓住中心和統籌全局的辯證統一。
(3)掌握領導積極性與廣大群眾積極性的辯證統一。
(4)掌握明晰性和含糊性的辯證統一。
(5)掌握創造開拓與和諧平衡的辯證統一。
(6)掌握寬與嚴的辯證統一。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領導活動中必須實行權責一致的原則?
答:(1)權責一致原則要求各級領導者都應具有一定的職務、權力、責任和利益。
①職務:是指領導者所處的一定的職位和由此產生的職能。
②權力:包括履行職責所需要的各種權力。
③責任:是領導者必須承擔的與其權力相對應的義務和履行義務的行為后果。
④利益:是指與職務相聯系的一定報酬形式。
(2)職、責、權、利是實現有效領導的必要條件。領導者必須實行權責一致原則的必要性在于:
①職務與權力分離,就會使領導工作出現工作的“虛位”。
②權力與責任分離,往往是官僚主義產生與泛濫的基礎。
③職務與利益相脫離,會使領導工作缺乏必要的動力。
42.試論領導者在選才用人過程中衡量人才的標準?
答:(1)人才標準問題,是領導者選才用人的核心問題。領導者衡量人才的標準,就是指衡量一個人是否屬于合格人才的標尺或準則。這個標準就是德才兼備。所謂德,是指思想道德品質;所謂才,是指才能和智慧。
。2)德才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同社會、不同階級對德才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在社 會主義條件下,所謂德,最主要的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所謂才,就是要有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的本領和才干。
。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將人才的德才標準具體化為“四化”方針,這就是干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干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它們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4)由于人才標準的不同,便形成了任人唯賢與任人唯親的兩條根本對立的人才路線。我們要堅決貫徹任人唯賢的人才路線,反對以“派”劃線、以“親”劃線的任人唯親的路線。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3.某區政府領導擬將一長期虧損的國有副食冷庫基地改造成一個副食品批發市場。為此進 行了一系列前期準備,包括項目審批、征地拆遷、建筑規劃設計等。不曾想,外地一開發商已在離此地不遠的地方率先投資興建了一個綜合市場,而綜合市場中就有一個相當規模的副食品批發場區,足以滿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對這種情況,區政府領導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繼續進行副食品批發市場建設,必然虧損;如果就此停建,則前期投入將全部泡湯。
請用上述材料分析說明領導科學的有關知識和原理。
提示:
。1)這一案例涉及哪些領導科學知識和原理?
(2)你認為造成這種境地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該區政府領導,應該如何作出決定?
答:(1)此案例反映了領導決策中信息原則的重要性。造成這種兩難境地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很好地堅持領導決策的信息優先原則。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充分、及時 、全面、有效的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前提。某區政府領導在決定副食品批發市場項目之前,顯然缺乏全面細致的市場調查,不了解在建的綜合市場特別是其內部的副食品批發場區。因此盲目決策,匆忙上馬,陷入困境。
(2)此案例反映了追蹤決策的重要性。當原有決策方案實施后,主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有的決策目標無法實現時,要對原決策目標或方案進行根本性修訂,這就是追蹤決策。
(3)走出兩難境地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一種是迎接挑戰,繼續興建。但要調查研究,對原決策方案進行修訂和完善,使得所建批發市場在規模、設施、服務和管理等方面超過競爭對手,以期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另一種是及早決斷,對原決策方案進行根本性修訂,重新考察、確立和論證新的項目,實行轉向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