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
2.管理的手段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4.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管理的兩重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管理的職能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五種。
按管理層次劃分:1.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基層管理人員
按管理領域和專業劃分:1.綜合管理人員2.專業管理人員
管理學有以下特點:1.一般性2.綜合性3.歷史性4.實踐性
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就是管理學研究的對象。
泰羅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亨利*法約爾出生于法國,是歐洲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被稱為“管理過程理論之父”。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人際關系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梅奧。
決策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計劃,亦稱謀劃、籌劃或規劃,是指在工作或行動之前,通過科學的分析、預測與決策,對未來工作或行動作出全面籌劃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動。
計劃的基本特征是: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實踐性5.效率性
計劃工作的任務就是預先決定做什么(what),為什么要做(why),何時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說的
所謂決策,就是對未來的行為確定目標,并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決策的具體內容:
1.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
2.決策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
3.決策要做分析評價。
4.決策要進行優選。
5.決策要進行實施的。
決策的作用
1.決策是管理的基礎和核心。
2.決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職能。
3.決策在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戰略決策又稱宏觀決策或全局決策,戰術決策也稱作微觀決策或局部決策。
網絡圖的編繪規則
1.兩個事項(結點)之間,只能出現一個作業。
2.表示作業的箭線之間,不能直接接觸。
3.網絡圖中不能出現循環閉合路線。
4.每個網絡圖只能有一個起始事項和一個最終事項。
5.設置虛作業只表示作業之間的相互關系。
6.盡量采用平行作業和交叉作業。
所謂組織是人們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統集合,它有一個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組成,有一個系統化的結構。
組織的特點:1.組織要有既定目標2.組織要進行分工與合作3.組織要有權債制度。
組織工作是指根據一個組織的目標,將實現組織目標所必須進行的各項活動和工作加以分類和歸并,設計出合理的組織結構,配備相應人員,分工授權并進行協調的過程。
所謂組織結構是指組織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組織目標的人員、工作、技術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1.統一指揮原則2.有效管理幅度原則3.權責對等原則4.柔性經濟原則5.精干高效原則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成反比例關系。
組織結構形式
1.直線制組織結構。適用于技術較為簡單、業務單純、規模較小的組織。
2.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對中小企業比較適合。
3.事業部制組織結構。適用于采用多元化、國際化經營戰略、業務范圍比較廣、市場范圍大的大型組織。
4.矩陣制組織結構。適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專業人員集體攻關項目或企業。
5.網絡結構。
所謂授權就是指上級給予下級一定的權利和責任,使下屬在一定的監督下,擁有相當的自主權而行動。
人員配備的原則:1.經濟效益原則2.任人唯賢原則3.因事擇人原則4.量才使用原則5.程序化、規范化原則6.人事動態平衡原
【湖北自考服務中心】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隨時隨地手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