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專升本這個詞是在高考失利以后,當時成績不理想,只能上個專科,這大概是所有選擇專升本同學心頭的痛,當然,我也早就從這個傷痛中走出。當時擺在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復讀,二是讀專科。當時我已經被打擊得沒用勇氣復讀了,班上好多同學選擇了復讀,親戚朋友也勸我去復讀,畢竟底子不錯,讀個大專有點劃不來。父母都是農民,對我很是關心,雖然不向某些家長那樣,把孩子的道路鋪的很平很寬闊,爸媽對大學什么的這些也不了解,他們給我最多的就是寬容與理解,所有我做出的決定他們都支持,只要我愿意讀下去,不管是復讀也好,讀大專也行,爸媽都隨我的。至于選什么專業,朝哪個方向發展,爸媽都不清楚,都是由我自己說了算。我當時也許是為了逃避,不敢面對復讀一年后未知的結果,或許是因為班主任的那句話:“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讀大專也沒什么,只要你自己肯努力,將來還是可以專升本的,效果跟復讀一樣的,不必非要走復讀這條路。以前我是認為能做鳳尾就不做雞頭,爭取向前看。然而現在做不了鳳尾了,那就好好的做個雞頭也不錯嘛!于是我選擇了讀大專。我想離家越遠越好,所以省內的學校一律不予考慮。我家是開封的,所以河南省內的學校看都不看,當時一心想著專升本,當時考慮到湖北省教育資源豐富,還聽說可以升武漢大學(其實當時已經不能了,不知道而已)。于是就選報了湖北武漢的一所大專(校名就不說了,專科學校都是那么回事),學習我向往的計算機專業,當時分數486,在我們那招480,而且每年都沒招滿,當時報的態度就是反正都是大專,在哪上都一樣。這就是我對專升本最初的認識,它是我給自己的一個心理安慰吧!
當真正到了大專里讀書學習以后,專升本這件事情也漸漸的被淡忘了,在大一、大二的兩年時間里,專升本這個概念從來沒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感覺每天心思都不要學習上,這個你懂的。
真正專升本再次出現在我腦海里的是大三上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大致有兩個原因,我們大三時安排實習,我選擇留在本校的機房實習,機房上課的老師都是教過我的,平時比較熟悉,課余閑聊的時候,每次聽到他們回想自己上大學時候是多么多么的充實,尤其是他們畢業的時候,為了搞畢業設計,弄畢業論文,多么的累,多么的辛苦,當然也是最有收獲的。再看看自己現在的大學生活,簡直不是一個境界,整天過的稀里糊涂的。這一切都喚起了我對本科大學生活的向往,是不是就是因為我們是大專學校,學校氛圍不夠好,我一直想感受一下真正的大學氛圍是什么。于是我決定要專升本,學校里有自考班,收費6000多點,畢業就能拿到本科證。我就去咨詢了一下,經過詳細的了解,我發現自考專升本普通專升本要簡單的多,如果是對口專業升本,還有很多課程免考,而且可以報自己喜歡的名牌大學,哈哈,武漢大學,我來了。考試起來也很簡單,周末上上課,臨考突擊一下就過了,再把畢業論文做做(其實就是個形式),不久就拿到了武漢大學的自考本科學歷。現在想起來,感覺跟著老師的節奏和安排走,還是很容易拿到本科文憑的。如果單為拿個本科文憑,在學校報自考和社會自考都是不錯的途徑。
其實每個人參加專升本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被父母逼迫的,并非自己愿意;有的是考慮到就業困難,想拿個文憑再充充電;有的是自從高考失利后就把專升本當做自己的一個目標來奮斗了;有的是想感受下本科大學校園的氛圍,不枉讀了一二十年書!
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原動力也就不一樣,對待的態度和付出的努力也會不一樣,最終的結果更會不一樣。
最后談一下這個本科學歷,還是很有用的。至少在找工作時,你不會被“要求本科以上學歷”的招聘門檻擋住。我的很多同學由于沒有報專升本,到現在還是個專科文憑,找工作時明明能力夠,但是由于學歷不夠很多理想的崗位應聘不上,只能做一些基礎工作。所以,我覺得能力重要,還得有學歷支撐,學歷有從側面證實你的能力。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