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
1、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是五四運動。
2、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是民主與科學。
3、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4、魯迅發表的《狂人日記》是新文學運動中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5、李大釗是最先在中國大地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
6、李大釗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比較全面系統介紹了馬克思的學說。
7、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
(1)北洋軍閥用封建專制思想禁錮民眾的頭腦
(2)尊孔讀經的復古逆流甚囂塵上
(3)一部分民主主義知識分子開始從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8、李大釗謳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
9、五四運動發生的時代條件和歷史條件是
(1)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所開辟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
(2)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力量的進一步壯大
10、北洋政府迫于五四運動的壓力罷免的親日派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11、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運動發展為全國規模的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愛國政治運動,包括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2、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
答:五四運動是在新的時代和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所不具備的歷史意義。
(1)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表現了反學反封建的徹底性。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
(2)五四運動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了群眾,是一場真正的群眾性的革命運動。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是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運動后期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3)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準備。一方面,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充分領略了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從而促使他們在行動上探縈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工人階級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別一方面,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實際斗爭中經受了鍛煉,并自覺進行了自身的改造,逐步轉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中國革命逐漸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發后,無產階級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成為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者。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標志是中共一大的召開。
2、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是中國第一個地方共產黨組織。
3、成為中國共產黨后備力量的組織是社會主義青年團。
4、上海機器工會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的第一個產業工會。
5、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6、黨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務是開展工人運動,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工人。
7、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8、中共二大選舉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陳獨秀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9、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直接同帝國主義勢力進行的有組織較量是香港海員罷工。
10、1921年8月,黨在上海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領導工人運動的專門機關。
11、中國二大提出了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從沒有采取過的革命方法是群眾路線方法。
12、沈定一在浙江省蕭山縣衙前村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
13、中共一大選舉產生中央局作為黨的領導機構,其成員包括陳獨秀、張國燾、李達。
14、中共二大指出革命的動力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5、在1923年“二七慘案”中共產黨員林祥謙、施洋被害。
16、中國共產黨二大的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及其意義?
答:(1)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當前階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可超越的一個階段。
(2)中共二大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歷史證明,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才能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打倒列強、除軍閥”逐漸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
第三節 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1、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集中討論的問題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
2、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
3、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革命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是新三民主義。
4、黃埔軍校同一切舊式軍校根本區別在把政治教育提到和軍事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
5、1925年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中心議題是如何領導即將到來的革命高潮。
6、五卅運動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風暴。
7、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對大革命的高潮形成起了重要推動作用的是省港大罷工。
8、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的共產黨創始人是李大釗。
9、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疑義失敗的標志是“七一五”分共。
10、改組后的國民黨成為革命聰明的政黨,包括的階級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11、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主要內容有
(1)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
(2)提出了工農業聯盟的問題
(3)制定了開展工農運動的計劃
(4)決定在全國建立和加強黨的組織以適應革命形勢的發展
12、北伐戰爭直接打擊目標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3、在北伐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反帝斗爭鄧得了重大勝利,收回的租借地是九江、漢口。
14、1926年3月、5月蔣介石打擊共產黨員和工農革命群眾力量的事件是中山艦事伯、整理黨務案。
15、到1927年春,北伐勝利進軍,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黃河流域。
16、早期共黨組織成員與反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的論戰主要有
(1)同胡適圍繞“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2)同張東蓀、梁啟超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戰
17、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及經驗教訓是什么?
答:(1)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
客觀上,一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剛剛興起的革命聯合力量,敵我力量懸殊;二是革命統一戰線內部出現劇烈化,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分裂統一戰線,制造反共政變,使革命力量遭到嚴重損失。
主觀上,以陳獨秀為著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斗爭的領導權。當時的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缺乏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深刻認識,缺乏革命經驗尤其是處理同資產階級復雜關系的經驗,還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直接受共產國際的指導。對釀成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有直接影響。
(2)國民大革命的失敗得出的教訓是:
第一,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反對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第二,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還必須建立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妥協退讓只會斷送革命。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