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考試,它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最開放、社會化程度最高,這就是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稱的自考,即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這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這種方式為包括落榜生以及廣大工作人士在內的所有渴望求知的人,提供了寶貴的受教育機會。在全國,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的考生踏上艱難的自學之路。自考是艱辛的,淚水和汗水澆灌出的成績只有自己知道;自考又是幸福的,自考生們在努力開啟知識改變命運的同時,也逐步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采取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是我國教育制度的一項創舉。自學考試設專科、本科學歷層次,本科畢業生可以申請學士學位。自學考試的學歷國家承認,全國通用,40多個歐美國家也承認中國的自考學歷。自學考試畢業生享有與普通高校同類畢業生相同的待遇。
發端于北京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跨過了30年征程,它“寬進嚴出”,學員不受年齡、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設入學考試,但質量要求高,考試難度大。高自考以開放性、靈活性著稱,通過一科考試,即可取得該科的合格證書,考試時間、考試次數不受限制,一次不及格可考多次,直到合格為止。
30年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北京誕生。30年來,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的高自考催發桃李芬芳:僅北京市累計參加自學考試的學員就以達800萬人次。
延伸閱讀
▲ 1988年國務院發布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 對高教自考的性質、任務、考試機構、開考專業、考試辦法、考籍管理、社會助學、畢業人員的使用與待遇、考試經費、獎勵和處罰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使高教自學考試制度成為我國一項有法可依的制度。
▲ 目前,除臺灣省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全國累計已經有2.1億人次參加自學考試,920萬人獲得學歷,約1000萬人獲得各種非學歷證書。其中,僅2009年一年,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1042萬人次,62.5萬人取得畢業證書。
一種新制度應運而生
首批考生2686名,只考一門哲學課
改革開放大潮初起時,百廢待興,國家急需大量人才,大批青年求知欲望強烈。而當時北京普通高校的錄取率僅為5%,面對巨大的供需矛盾,怎么辦?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社會的活力,激發了政府的創造性。1980年10月29日,經報中央批準,北京市政府公布了《關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學考核制度的決定》,3天之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標志著一種嶄新的高等教育學歷考試制度誕生了。
63歲的張昭華至今還珍藏著一張發黃的舊紙,上面“自考考場 東安門190中學 023號”等字樣,每每把他帶回到1981年的6月7日。
這一天,北京市率先在全國舉行了首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市2686名考生走進設在18個區縣的80多個考場,參加哲學課考試。從此,高自考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張開熾熱的雙臂,歡迎所有熱愛學習、向往知識的人們。
自學考試開辟的成才新途徑,激發了廣大青年的自學熱情,報考人數猛增。到1983年,全市年報考人數突破6萬。北京市自考辦原副主任李平回憶說:“在海淀區的自考報名點,報名現場非常火,考生隊伍一直排到黃莊,很多人早上6點不到就來排隊。”
30年來,北京自學考試先后聘請了22所主考高校,1100多名專家學者主持命題、閱卷、論文指導等。北京各區、縣都設有專門的自學考試機構,每年組織4萬多場次考試。
實踐證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是發展中國家辦大教育的有效形式,是中國教育制度的一項創舉。
適應社會創新發展
設計開考新專業,探索育人新模式
緊隨國家進步,適應社會需求,自學考試30年來經過了3個發展階段。自學考試建立之初,主要幫助“文革”中錯過讀大學的青年補償學歷,多為在職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上世紀90年代,高考落榜生成為自學考試的主體,他們大部分參加民辦高校的全日制學習,通過自學考試取得大學學歷;進入新世紀,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社會急需技能型人才,自學考試培養方向側重于應用和職業技術教育。
北京教育考試院黨委副書記張泉利說,北京自學考試開考的專業目前已達186個,其中,許多專業是適應現實需求創造性開設的。198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與中組部、中宣部聯合設計、開考了黨政干部基礎科專業,幾年間,北京有近10萬名干部參加這個專業學習。2004年,開考了地鐵運輸與管理、地鐵通信系統等專業。近幾年,大力發展本科專業,引入50多個崗位資格證書考試項目,中外合作開設采購與供應管理等專業。
順應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北京自學考試勇于創新,大膽探索了雙證書、訂單式、銜接式、合作式4種培養模式。雙證書就是學歷證書與崗位資格證書相結合;訂單式即根據行業或企業需求量身定做專業,突出實際應用,力保培養的學生用得上、留得住;銜接式就是自考與在校生、畢業生、肄業生相銜接,與高職、中職、本科、研究生相銜接;合作式則是依托多所高校、利用行業或企業優勢進行合作培養。
除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外,自學考試的創新還體現在功能拓展方面,北京教育考試院自考辦負責人趙玉鳳說,自學考試機構先后舉辦成人高校學歷認定考試、檢驗電大學生的考試,外語中級水平證書考試、48所民辦高校17萬學生參加的學歷文憑考試等等。創新也體現在實踐環節,比如外語口試與聽力、實習實驗、畢業設計與答辯等。
展望未來,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徐寶力認為,自學考試應從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型向為學習型社會服務轉變,從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向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轉變。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西平說,從長遠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需要拓展教育評價功能,著力加強實際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測評。將自學考試制度與非正規教育認證和學分積累結合起來,允許將各種相關的職業資格和技能資格折合為學分,替代部分科目的考試。
選擇我喜歡的專業
受訪人:周麗萍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本科
17點下班,18點30分上課,每天匆匆忙忙往返于公司和學校之間的周麗萍不得不拿著牛奶和面包充饑。而采訪,也只好約在她上課的教室。
這是一個活潑開朗,充滿自信的女孩子。談到參加自考的原因,麗萍則不假思索:“完全是興趣所致。四年前,我考入了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那個時候年紀輕,閱歷尚淺,學校和志愿都是父母幫我選的。入學后,才發現這個專業根本不適合我。”雖然也由于成績優秀,并連任三屆班長而獲得了不少榮譽,但是善于溝通,喜歡自由的她更偏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這個時候,一個幼兒園在我們學校招聘兼職,我想都沒想就去了。在幼兒園里,我不僅要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游戲,還要給他們上課。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互動中,我漸漸喜愛上了幼教這個職業。”
畢業實習時,整天面對枯燥乏味的工作,麗萍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趁著年輕轉行,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報考了華東師范大學的幼兒教育專業的自學考試。除了修完所有課程外,目前我最主要的任務是考出教師資格證,那樣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幼兒園教小朋友了。”在談到學習心得時,麗萍顯得信心滿滿:“教育是系統性和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東西需要理解和記憶。我就把一些重點和難點記在小本子上,每天有空的時候就翻出來看看。重復記憶多次之后,就很難再忘記了。現在,每周一、周三的晚上和周六下午,我都要來上課,而且有些內容回家還要慢慢消化。花三年修完所有的課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是一場對耐心和恒心的考驗。不過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不僅要順利畢業,還要爭取每門學位課程都達到70分,那樣就可以既拿學歷證書又拿學位證書了。”
門關上了卻開了扇窗
受訪人:陳趙瓊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
陳趙瓊現在已經是華東政法學院的一名法律專業研究生了,但是你也許無法想象,她是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文憑,繼而再考上研究生。
有句話說“上帝在此處關上門,必然會在彼處開了窗”。大專畢業后,陳趙瓊希望繼續深造,于是去尋找上帝為她打開的那扇“窗”,她從浙江慕名來到華東政法學院成教院,踏踏實實地走上了自學考試的道路。
當時華政脫產班的條件不像現在這么好,不解決住宿,陳趙瓊和幾個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房子,最多的一次,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里一共住了12個人。回憶起自考的日子,陳趙瓊依然感慨萬千,自考生學習非常辛苦,不像在校的本科生那么輕松,所以大家在一起經常是相互鼓勵,討論的內容大多是學習。每次考試前一段時間,不少自考生會聚在一起復習。在很多同學高呼“60分萬歲”的時候,陳趙瓊的平均成績達到了84分。
自考帶給陳趙瓊最大的收獲是自學能力提高了,這在她的研究生階段充分得到了體現。她是去年年初考上研究生的,當時的升學比例為8:1,陳趙瓊硬是靠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實現了在校讀研的愿望。班級里有18位同學,其中不少是在校本科生考上來的。研究生階段與本科不同,大量地需要靠自學才能過關,這些對于原來的那些在校本科生來說相對比較累,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對于通過自考拿到本科學位的陳趙瓊來說,卻是小菜一碟。
陳趙瓊說,她的那些自考的同學出去找工作也沒有外界認為的那樣受歧視的情況出現,相反,有些外資企業還更看重自考生,認為他們有社會經驗、吃得起苦,所以認可度很高。陳趙瓊的浙江同鄉也有不少人已經通過或正在參加自考,他們中有一些人是把自考作為第二專業,想學點法律知識,因為浙江地區有不少家族企業,懂點法律,回去工作后可以派上用處。
30年中3個考生素描
自考磨練意志,群星閃耀京城
為了豐富知識儲備、適應工作需要或出自個人興趣,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和已獲得學位者也投身北京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他們表示,能否拿到自考文憑不重要,學到專業知識才是關鍵。
2005年,張斐然獲得清華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博士學位時,也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工商企業管理、心理學、金融學三個專業的本科文憑。她說,新型人才既要有專業深度,又要有知識廣度,選擇自考就為擴展視野。博士畢業后,她被電力系統一家國企高薪引進,如今又開始自己創業。
一邊讀博士,一邊自學,回首4年的自考生活,張斐然用“艱辛、壓力大、時間緊”幾個詞來表述。現在,她利用業余時間開設了公益性“終身學習網自考論壇”,為自考生免費提供信息、資料、心理和法律服務。
自學考試為進城務工青年提供了學習進步的平臺,許多人以此改變了人生軌跡。
6年前,初中畢業不久的徐亮從安徽省阜陽農村來京打工,他把在餐館工作18個月的工資攢起來,用于自學考試。由于只有初中基礎,他付出了更多汗水,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拼搏、通過了26門課程的考試,2007年7月,他獲得商務管理專業本科文憑。徐亮說:“我把自考機會當作‘救命稻草’,自考抬高了我這個農村孩子的人生臺階。”
如今,24歲的徐亮已晉升為中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的客戶經理。他在日記里寫下了一段和母親的對話:“媽媽,兒子并不比別人差,別人做得到的,我通過努力也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快更好。自考學習磨練了我的意志,于是我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走出了自己夢想的路。”
民辦高校是自學考試的重要社會助學單位,就讀民辦高校的大學生積極參加自學高考,獲取學歷證書,證明自己的實力。
王永卓,2007年自考金融本科畢業,這彌補了他所讀北京民辦高校沒有國家承認學歷的缺憾。他說,人不怕笨,怕的是不堅持。為了自考本科,他辭掉了文曲星公司策劃總監的職位。
4次英語學習與考試的經驗教訓讓他萌生了開辦英語培訓學校的念頭。2007年8月愛口秀英語培訓學校成立。經過幾年發展,已培訓學員2000多人。學校核心團隊5個人中4個是自考畢業生,不少員工和學員都是自考生。
現在,王永卓又擔任了馬來西亞一家上市公司創辦的香港e立方公司的總經理。對于剛起步的事業,他會拿出參加自考的勁頭,堅持下去。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